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态文学四川行4丨胜境瓦屋山生态环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disease/a_v6o6eo3.html

编者按:年11月10-14日,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办,中国环境报社、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作家协会承办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活动走进四川省眉山市。作家们行走诗意山水,感受生态文化,体悟绿色发展,聚焦攻坚一线,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创作主题,用热烈而深切的情怀和灵动细腻的笔触,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故事。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将陆续刊载采风活动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胜境瓦屋山

杨献平

说来汗颜,我常年居住成都,距离瓦屋山仅仅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但一直没怎么注意到这一座别致而深邃的自然存在,这很遗憾,更是不恭,就像是两个相互站立许久,但从不相互打望的朋友。当然,以我之卑微渺小与瓦屋山之巍峨幽深相提并论,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滑稽色彩的无聊假设。年,随“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团一行再度来到眉山,行游东坡区、丹棱等奇地胜景之后,转道洪雅。于一个早晨,攀登瓦屋山。远远看到,一座高山,却犹如一张阔大敦实的平桌,巍然屹立在天地之间,以沉静的姿势,哲人一般兀自高耸。

这种奇特的地貌,令人讶异,也倍感新鲜。眉山之地,端的是地理别致与灵秀之处。文化上的“三苏”,自北宋一直到现在,为无数人敬仰与学习。青神之王弗,即苏轼第一个妻子的娘家也有着极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惜,王弗早逝,令人唏嘘。“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对她锥心刺骨的怀想之心,真可谓千古情感,动人肝肠。

由洪雅县城进山,正行之间,忽然大雾并小雨,这也是生态良好的一种表现。如此的天气,在眉山的大多数地区很常见。天地有好生之德,万物生,物物更替,再生万物,如此循环,永无休止。我们一行到雅女湖岸边停车,却没有看到更多碧蓝的、幽深的,涟漪不断的大水,只见裸露的湖边长满了青嫩的绿草,像极了光洁的姑娘头发,美妙而纤柔,一会儿集中散开,一会儿又兀自耸起。这种自然的陈设和铺排,充满诗意,好像仙境中的地毯,再配上两岸山坡根部散落的白色民舍,这种情境,令人想起美好的隐居。在一家小卖部前,我抱起一个不满两岁的女孩照相,并逗弄她,让她叫我爷爷,正兀自高兴,忽听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太大声说,爬呦,啷个要叫你爷爷呦!

四川话中的“爬”,就是“滚”的意思。南方和北方的区别,方言上也巨大。一粗鲁而直接,一则柔绵隐晦。就像这瓦屋山,若是在北方,肯定是一派刚雄之姿,尽管也会草木葳蕤,但绝不会如此丰饶。在索道上俯瞰,山体陡峭,草木葳蕤,不见岩石与土坡,只有翠鸟的鸣叫,在沟谷和树林之间穿梭,仿佛温柔的响箭,令人心神宁静而又澄明。沿着木板铺排的幽静道路前行,可以看到一些古树,苍苍郁郁,弯曲的和挺拔的,像极了人世间各个不同的人生。有些枝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粗大的根部甚至开着红色的妖艳花朵。我不知它的名字,只觉得,事物之间的相互依附与成就却是匪夷所思,看起来朽而无用的,却对其他生命来说,是肥沃的生身之地甚至一展风采的疆场。

如这般良好和带有原始性的自然生态,是我们全人类的福祉,更是万物的生息、行藏之地。瓦屋山之所以深藏,多年来不为人知,不是因为它藏得太深,而是人们对它的重视与理解不够。尽管附近的峨眉,为普贤菩萨道场与举世无匹的“秀”,宛若仙女般为人敬重和钦慕,远近之人,慕名而来,络绎不绝。而瓦屋山则如一个稳重而略显严肃的得道之人,令人望而生畏。人都是喜欢“柔”的和“秀”的,这也体现了道家“柔弱胜刚强”之理念,也反映了瓦屋山自身的神秘、妖娆与环境保护的极致到位。

史书记载,在蒙昧年代,瓦屋山乃是古蜀国的边境之一,蚕丛(杜宇)死后,也被安葬于瓦屋山;老子在此隐居修行多年,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彻悟大道;张道陵也曾立碑瓦屋山顶,以为修行的绝佳之地;传说甚多的张三丰行游到瓦屋山,数年之间,创立道教“屋山派”……如此之多的久远之事,令人心思飘渺、浮想不已。蜀地之山,多幽深清秀,水绕雪照,适合冥想与隐居,更适合怡情和生活。《道德经》中说,“清静为天下正”,又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类瓦屋山这样的庞大与幽绝之地,当然会使得在其中修行的人不断觉悟,洞彻天地大道,超然物外。

在山中行走,空气发甜,似乎可以荡涤身心。沿途之间,偶尔的小风吹过,这轻微的动作,惊动了树叶上的水珠,一颗颗地,如同银子跳将下来,噗然作响,转瞬又在湿润的土地上无声而灭,好像乌有。远处白雾包裹一切,就连在其中的我们,也都成为这瓦屋山当中的一部分,和这山里的野猪、猴子、大熊猫、牛羚、林麝、黑熊等动物,同样有着休戚与共的生命与精神联系。蓦然的瀑布,飞流直下,轰隆隆的声响,好像这山在持续不断地自我捶打胸脯,并以此来进行一种锻炼或者向所有有灵性的事物进行诉说。

这浩浩之水,竟然来自山顶,真令人难以置信,山顶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水呢,而且不止一处,无休无尽。在一面瀑布前站定,闭上眼睛,那种持续的砸地的声音,忽然就到了身体里面。古人说,人体本就是一个小的宇宙,那么,我们的肉身之内,当然也会有这样的一些瀑布。到瓦屋山最大的瀑布为兰溪之下,仰望这总高米的巨型瀑布,方才觉得万千事物,不过是稍纵即逝。人世滔滔,不过是后来继往。如此循环往复,无有休止。

自然时常给予我们的灵性与觉悟,向来是了不起的,也是唯一的,也都是适宜于所有生命和物质的。下山时候,落日彤红,犹如堆满明亮火星的炉火,余晖照耀的瓦屋山,呈现出一种幽秘与莽苍之色,还有一些难以表述的深邃和丰饶,自在和逍遥等意境。

同行的人纷纷感叹说,这样的地方,实在适合生活,终老一生。我也觉得,瓦屋山之自然生态,是一种伟大的收藏与孕育。瓦屋山也是一种无限的敞开,向着所有的动物,当然也包括我们每一个人,更向着这个由来已久的世界,乃至徐徐降临的未来。因为,地球是人最好的生存生活场所,也是我们心灵与精神所寄的阆苑仙葩、美境胜地。夜间,再从县城的高处眺望瓦屋山,苍茫之间,庞然之山,巍巍而立。而高处的繁星,似乎飞舞的墨点,使得这山和天空浑然一体,优雅深远。

作者简介

杨献平,中国作协会员,四川文学杂志社副主编,作品散见于《天涯》《中国作家》《人民文学》等,曾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首届三毛散文奖10万大奖等数十项。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