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5岁海宁小伙获全国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创业 [复制链接]

1#

-01-:52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陈潇实习生沈依雯

“我们通过研发生产花果饮、本草煎等一系列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新兴的健康食品……”年1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礼堂内,一位年轻小伙身着深蓝西装、打着领带、戴着眼镜,看上去温文儒雅,正对着台下的评委与观众侃侃而谈,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位年轻的小伙名叫陈轶伦,年出生于海宁,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现在已经创立了一家公司——杭州古道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去年11月,陈轶伦从个报名团队中脱颖而出,进入在北京举办的“新奥杯”首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最终拿到了铜奖。

过五关斩六将北京决赛夺铜牌

说起那次比赛,陈轶伦说他们准备的项目名称是《对传统药膳配方的现代食品形式的再开发》,看着感觉很拗口,但是他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红糖在古时是作为一种药膳,现如今,经过人们的加工、配方升级,制作成一种携带方便、可作为速溶饮料的食品,方便食用。还有金银花、菊花等,在古代可能只是作为一味药,现在制作成茶饮,已成为流行趋势。而陈轶伦他们现在要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在确定了选题后,陈轶伦和团队成员、指导老师一起,以学校为单位,在个报名团队中脱颖而出,通过校级初赛,全国共产生个项目入围网上评审,最终个团队进入总决赛,于年11月参加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的总决赛。

决赛是采用路演的形式,就是每个参赛团队代表上台通过PPT将自己的项目汇报展示出来,这需要很强的现场表现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台下坐有金融、投资方面的专家,对选手的项目进行评估和提问,如果真的是值得投资的项目,还可能直接获得“天使投资”!

在比赛中,有一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专家问陈轶伦:“古道集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后来由于比赛时间有限,这个问题没有聊完,赛后陈轶伦与老专家进行了私下沟通。老专家当时就嘱咐陈轶伦一定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摸索出好的经营模式,拿出一个不容易被复制的拳头产品,多与行业里的大家联系,合纵连横。这让陈轶伦受益匪浅。

经过激烈角逐,陈轶伦的团队进入全国前20名,获得创业组铜奖。说到这个比赛,陈轶伦说这是团队的力量,要感谢导师的指导与团队的协作。在比赛中看到的那些实力强劲的对手,让他收获颇丰,全国中医药大学的人才相聚一堂,大家把各自的创新创业点子生动展示,无疑给自己以后创业的道路增加了更多的思路。

大学生创业要认清是生意还是事业

其实陈轶伦参加比赛的项目,就是他们公司在做的事,为什么要创办这么一家公司?陈轶伦说自己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受中医养生氛围的熏陶,在读书的时候他就一直想创办这么一家公司,希望能够尽自己所学,研发健康、天然、有温度和底蕴的健康食品。

陈轶伦说,“古道集”三个字是从《道德经》来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掌握自古以来的规律,去理解今天身边发生的所有事,能够古往今来无所不知。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古道集就是希望能够不断融汇古今,创造出更优秀的符合当下的优秀的健康产品。”面对记者的询问,陈轶伦说出了自己创建公司的初衷。

于是,年6月毕业后,陈轶伦先在相关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期间就开始筹备公司。年6月,陈轶伦正式注册了杭州古道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公司有核心团队,有研发团队,主要成员都是校友,也有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出来的运营人员,也有医学专业的高材生。大家都是因为兴趣和使命感聚集起来的同行者。目前他们已经有四款黑糖、两款冰糖上市,以后还会有中草药代茶饮的研发。

看了陈轶伦的创业之路,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其实并不简单,对于大学生创业,陈轶伦说圈子里经常说的是,失败是正常的,成功才是奇迹。所以大学生创业真的十分困难。

“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一条很考验能力的路,并不如我们想象的辉煌。它需要我们充分去协调人际关系,组织管理能力,决断能力和专业知识。所以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我希望能够多思考自己的决心是否坚定,判断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旦走上创新创业的路,就充满了挑战。另外,同学们也要充分分清楚,以及决定去做的事,到底是一门‘生意’,还是一项‘事业’。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东西,经常被大家混为一谈。”陈轶伦希望大家能够考虑清楚,然后一旦有了决心,就坚定不移地去努力。也要注意和其他创业的同龄人多交流,交换经验,这真的很重要。

从小处于“放养”状态居然还是个“诗人”

虽然走上了创业之路,并且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始,但其实,陈轶伦从小到大的文化课成绩很一般。据陈轶伦的父亲介绍,他们对儿子的教育主要在德育方面,其他方面处于“放养”的状态,几乎没有辅导过他的文化课,也从不上补习班,学习完全靠他自己。不过陈轶伦身上有一点很突出,就是他的情商从小就很高,交际能力很强。

比如,陈轶伦从小人缘就很好,能说会道嘴又甜。陈轶伦的父亲告诉记者,陈轶伦每天上下学都会和小区传达室的爷爷打招呼,整栋楼的居民几乎都认识他、喜欢他,从小善于交际的能力,为他将来自主创业打下了良好的人际基础。

在大学里,陈轶伦还创立了浙江中医药大学醴泉诗社,他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组成浙江高校诗词联合会,吸引20多个大学的文学社团加入联合会,大家一起写诗创作。陈轶伦本人的诗作获得许多人的青睐,还因为自己写的诗被采访过呢!来看一下他写的诗吧:

《那天,阳光正好》

住回我的小城

没什么钱,没什么权

都没关系

周一,我种下一尾小树

浇浇水,施施肥

在我的二十五岁

过我的五十二岁

周二,我去桥边走走

闲棋散步,醉卧江南

我有临河的房子

它有盈盈的凉风

周三,我就不出门吧

我那阳台正对你的窗子

那天,阳光正好

你一抬头就看得到我

周四,周五,周六

我活在岁月的油画里

照顾树,照顾屋,照顾父母

没事的时候就去听戏

像我爷爷那样

周日,我要返老还童

穿上我的白衬衫

换上我的白球鞋

打开我的阳台

让我出去走走

兴许你也推开窗子

那天,阳光正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