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熄灯号丨又是清明四月天人民武警 [复制链接]

1#

涨工资那天,我兴冲冲地回到家里,把工资条递给86岁的老父亲看。

他老人家看着那上面一串长长的数字,嘴里不住地念叨着:“不少!真不少!”然后抬起头看着我,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无限感慨地说道:“从前的苦没白吃,几十年的兵没白当。还是和平年代好啊!”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你这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好政策,要是搁在战争年代,炮火连天,你一个军人,天天要上战场,除了打仗就是打仗,不要说涨工资了,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是啊,我也觉着很幸福了。不过,听爹这话音,好像您也经历过打仗似的。”看着若有所思的老父亲,我问道。

“嘿嘿。”爹笑着说,“你爹我是个老农民,仗是没打过,但我见过打仗的啊。”

父亲的话勾起了我的好奇:“这事儿我可从来没有听您说起过呀,您见过的打仗是啥时候的事?在哪儿打的呢?”

于是,父亲对我讲述了记忆中,那场离他最近的残酷战争。

那是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一天,生活在豫中山村上白峪的父亲,跟着大人们到附近神垕镇上去走亲戚。

走到半路上,看到有不少人匆匆忙忙从神垕镇往外跑。他们看见父亲一行正往神垕方向去,就一边跑一边慌慌张张地好意劝阻说:“不能去神垕了,你们赶快往回走吧,那里要打仗了。听说是北乡驻的新四军,要来打驻在祖始庙的日本人和伪军了。”

父亲听了这话,不但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快速度继续往神垕街上走去,因为当时我的奶奶,还在神垕街我姑姑家住着呢。

父亲担心她们是否知道要打仗的消息,他要去找她们,如果真要打仗的话,他就把自己的母亲和姐姐,从神垕接到北乡的宋庄去,那里驻扎着新四军,是最安全的地方。

父亲还说,解放前兵荒马乱的,他小时候经常听到枪炮声,有两次亲眼看到日本鬼子从村子里过,乡亲们都吓得跑到大刘山半腰的山洞里躲藏起来。

那天,父亲接上我奶奶她们往宋庄去的路上,迎面遇见不少新四军战士,扛着枪排着队往神垕赶去。

当天夜里,神垕后面的祖始庙山上,就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驻扎在宋庄的新四军,出动一个连的兵力,对祖始庙山上的日军伪军发动了偷袭。

那次偷袭,据说因中途发生了意外情况,快要到达山顶的新四军,提前暴露了目标,就在通往山顶的99级台阶上,与日伪军接上了火。一时间炮声隆隆,子弹横飞,火光照彻了山镇的夜空,十几里外都能看到。

敌我双方从傍晚激战到天亮,虽然新四军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也遭受了很大的伤亡,父亲说他亲眼看到抬回宋庄的重伤员就有二三十人,他们一个挨一个躺在地上,等待医生包扎治疗。还有不少阵亡了的新四军战士,最后就地埋葬在了祖始庙的山坡上,解放后那里被建成了烈士陵园。

我问父亲:“你们怎么知道那些打仗的是新四军?”

“是听大人说的,因为那时候各种部队走马灯似的换,但老百姓们知道,凡是身上背着蓑笠的,就是新四军。”父亲很肯定地说。我想想也有道理,无论当时参加作战的是新四军还是八路军,在群众的眼里,他们都是人民的军队,都是保卫乡亲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英雄。

父亲说的那座始祖庙山,在我记忆中是有着清晰印象的。记得上初中时,每到清明节,学校就会组织学生们,到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

那时年龄小,对战争与家乡的概念理解不够深,总想着打仗是电影和故事书上的事情。所以,当班主任老师神情悲痛地给我们讲述烈士的英勇事迹时,我只记住了那一个个惨烈的故事,却没有记住先烈们的名和姓,更想不到,埋葬在那里的一个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是为了保卫我的先辈们而壮烈牺牲的,那场早已硝烟散尽的战争,正是今天父亲述说的,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它离我老家的村子和我的至爱亲人,也就三四公里的路程,原来,战火也曾荼毒燃烧过我的家乡啊。

初中时听老师讲过的烈士英雄事迹,曾在我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中毕业之后,我毅然参军入伍来到部队。几十年过去了,我没有机会再去为那些牺牲在家乡的抗日烈士们扫过墓,不知母校的同学们,是否每年还去祭奠忠魂?

如今听了父亲回忆的往事,我完全理解了“还是和平年代好啊”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如果是在战争年代,我能安然居住在这大都市里,天天按时上班下班,每年都可以涨工资吗?战争年代,我一定是每天在战火中冲锋陷阵,在生死都没有保障的时候,谁还会想到自己的工资哪一天会涨?

想到这里,我就又想到了那些为了赶走日寇而牺牲在我家乡的烈士们,他们正青春年华,梦想刚刚起飞,但为了不使山河破碎,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生命都没有了,谁为他们涨工资?而他们才是最该涨工资的人啊。

父亲讲述的、发生在我家乡的那场战斗,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来说,是一场局部的,可以说是极小的战斗。前不久,为了挖掘一段抗日历史,我和武警报社的杨敏社长,到山东枣庄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采访,讲解员告诉我们说,仅台儿庄一战,我军牺牲的官兵就达五万人之多,我听完之后震惊不已,五万人啊,他们都是最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阻止日寇的铁蹄,毅然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歼灭日军两万人的战斗胜利。

那是在武力和战力都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这五万将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血溅沙场。像这样的战例,在14年的抗日战场上,并不鲜见,可以说中国军人是明知前进一步就是牺牲、就是死亡,仍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最终以牺牲三千五百万中华儿女为代价,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这三千五百万人中,就有四百万是中国军人。仅这些人的名字登记造册,就是煌煌大观撼人心魄的雄文长卷。他们有的留下了后代,有多少人甚至没有留下后代,那么应该由谁来记住他们呢?

作为后来者,我们当下的每位公民,都责无旁贷,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烈,因为他们是为了我们美好的今天而牺牲的,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啊。

在首都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清明节每年都过,可我因种种原因,很少在这个节日里回河南老家为母亲扫墓,但我每年的清明节都会来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一个长久的、标准的军礼,来表达我对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人民的和平、安宁和幸福而牺牲的先烈们,发自内心的敬意。

祭扫自己的祖坟,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怀念祖先、追思过往、不忘根本的最好方式。但作为一名军人,缅怀自己祖先的同时,也应该缅怀所有为国牺牲的先烈们,因为先烈们无私无畏的牺牲,才使我们今天能将清明作为一个缅怀先辈的节日,从容地为逝去的亲人祭祀、扫墓。

又是清明四月天,我身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兵,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和那些准备归乡或出游的人们一样,惟有铭记为赶走侵略者而浴血战死的先烈们,铭记为保卫和平安宁而牺牲了的烈士们。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为国尽忠,才使得今天人欢年丰、岁月静好,山河牢不可破、长城坚不可摧。

可能还喜欢

1、熄灯号丨今晚,不说我爱你

2、熄灯号丨母亲,这些年您辛苦了!

3、熄灯号丨这不仅是一封军嫂家书,更是爱情的样子…

4、熄灯号丨民兵爷爷的未接来电

5、熄灯号丨每一个有伤疤的女兵都是有故事的人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张金岭、孙延东

主编:王文、魏国荣

编辑:冰晶、经纬、别特、方方、云鹏

邮箱:wjxinmeiti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