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养生吗不吃保健品的那种 [复制链接]

1#

女人不补很容易老

不知道各位宝妈会不会像我一样,产后明显地感到自己身体变化很大,特别是生完孩子的那几天感到全身痛整个人好像快废掉。

本来以为自己年轻,恢复应该没问题,但我错了,产后明显发现睡眠质量下降,容易掉发,轻微运动很容易觉得累……这种种的症状都一次又一次地在提醒我—要开始注意养生了!

中医的力量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中医的量力不得不让人折服,记得我产后恶露一直排不干净,产后42医院检查,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胶囊,颗粒服用,用至恶露干净了再回去复诊。

听话的我每天根据医生指示服用,药都快吃完了,还没停下来,这时候我开始慌了,因为拖的时间真的太长了,不知道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

后来在妈妈群里求助,一位生了第三胎的宝妈给了我一条方子,照着喝了一次,第二天就停了,医院b超等项目恶露已经干净了,真不得不佩服中医的力量!

养生的秘诀就在家里的厨房

很多人印象中的养生,可能就是吃一些什么保健品,一开始我也这样以为,大瓶小瓶的胶囊找代购找朋友买回来,但吃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坚持,不是忘记了,就是没有吃的动力,不仅浪费钱还没什么效果。

自从我通过一位宝妈,认识了御医厨房,才发现养生的秘诀原来就在家里的厨房!

御医厨房的池医师是池氏家族的后人,有着传承余年的宫廷御医背书,世代相传宫廷的食疗秘方,他告诉我通过食疗、汤水、膏方等调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很多问题。

所以管理好你家里的厨房,医院,他教我首先从一煲老火汤开始!

用料

池医师说,一煲好的汤,要用好的药材才能发挥出功效,从来出去看病,没效果都会怪医生没用,从来没有人想过去怪药材,要方开对了,也要用好的药材才会事半功倍!

在市面上很多药材其实都不够“坚”(货真价实),很多药材都还没出那条村就被垄断,根本不会流出市面,所以很多药材都是通过池医师多年到当地赠医施药,和药民打好关系得到珍贵的药材资源!

煲汤秘笈

我请教了一下池医师,问他最近的天气煲什么汤比较合适。他给我煮了子午线汤,只需要准备发菜、广陈皮、鸡和鲍鱼,制作很简单。

在煮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煮汤的小秘笈(偷偷记笔记了!)。煮汤时表面一层白色的泡沫99%的人包括我也会撇掉,原来这层才是精华所在。

然后灯芯火煮1.5小时就可以了。

养生其实很容易

另外池医师还教我用白瓷保温杯,随手冲泡养生茶,这比较方便带娃没时间煲汤的妈妈们!

白磁杯比不锈钢的更为适合宝妈们使用,更健康。用久了也不会有那股铁锈味道,也相对容易清洁。

例如,池医师推荐的元肉黄精饮,就很适合妈妈们补气血。

准备10g黄精和10g元肉

加入白瓷保温杯中

加入开水

浸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这个杯的密封和保温都做得不错,不用担心会漏水,而且温度能保持到6小时左右,保持温热的状态,很适合平时给自己泡点养生茶饮。

除了汤水、养生茶,御医厨房还有推出适合妈妈们吃的红糖话梅、红糖马蹄粉,还有一些养生膏方、汤料包,十分方便。

写在最后:

有时候我们把养生想得太简单,以为吃几颗药丸,就是养生!有时候我们把养生想得太过复杂,以为煲汤很麻烦,要找食材,去药店买药材。

池医师说女人过了28岁,男人过了32岁,身体的造血功能就会下降,人的血管好比河流,水满的时候,底下的淤泥看不到,显不出问题,但水少了,淤泥浮出水面问题就来了,所以30岁前是人欺负病,30岁后是病欺人!

所以注意平时的调理,行气活血是很重要的,不要等身体发出警报才来注意。让我们一起养生吧,不是吃保健品的那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