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品读不要小觑你随口说的那句话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1/5390504.html

「本文来源:半月谈网」

文〡孙道荣

来源:《品读》年第12期

一位做语文老师的朋友要去对口援疆了,临行送别,她忽然很认真地对我说,这次我能入选援疆老师,还得感谢你呢。

我有点受宠若惊,这话从何说起?她真诚地说,因为你的一句话。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她说,十几年前,有一次参加你们报社的笔会,在座谈之后的闲聊时,你对我说,要好好练一练普通话,因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的普通话实在不够标准。

说实话,这事,我已经记不得,完全没印象了。

她是萧山本地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带着浓浓的萧绍平原口音。我当时提醒她练一练普通话,可能就因为她是个老师,而且还是语文老师。

我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她听进去,记住了。

她是我们的副刊作者,也是我的朋友。我好奇地问她,难道那次之前,就没有人提醒过你普通话不标准吗?

她说,当然有啊,而且学校有要求。但那时候,我们大多是本地老师,学生也大多是本地生,都能听懂。再说,就连校长自己也说不好普通话,所以我们明知道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但也没当回事。

直到那次你指出我这个毛病,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就听进去了,记在心里了,此后暗下决心,努力练好普通话,几年下来效果很明显。现我说话已经没有萧山口音了吧?

是的,她现在口齿清晰,发音标准,字正腔圆,没有一点点口音。

她又说,如果连普通话都说不好,这次我就不可能入选援疆的老师团队。所以说,我能去援疆,可不得感谢你吗?

随口一说的话,并不值得感谢。不过,我倒是心生感慨,有时候还真是这样,别人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我们认真听进去,并牢记在心,甚而影响了我们的人生。

我有个朋友胃口非常好,他特别喜欢吃肉食,很少吃蔬菜,因而成了一个胖墩。

他的父母很焦虑,跟他苦口婆心说,你要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这样对身体有益。亲戚朋友也都劝他,少吃肉,多运动……

同样的,他不但听不进去,还不耐烦:这是嫌我吃多了呗,不吃了,走人!于是没辙,只能由着他继续胡吃,身上的肉像气球一样。

有一天他去参加一个活动,晚上回到家竟主动拿了一个苹果吃。再和朋友聚会,他也是严格控制饮食,从前最喜欢吃的肉类很少再碰。

后来才知道,那次活动上,跟他坐在一起的一个小姑娘,见放在他面前的果盘动都没动,就说了一句,吃水果好处多多哦。又瞄了他一眼,笑着问,你平时一定很喜欢吃肉吧?

就是这个陌生姑娘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他不但听了进去,还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

有次闲聊,我好奇地问他,怎么那个姑娘的话,他就听进去了,而他的家人以及我们这帮朋友,说了那么多次,他却一点不为所动?

他说,其实父母和朋友平时说的那些道理他都懂,可就是听不进去。而那个陌生姑娘的一句话,也不知怎么让他醍醐灌顶,一下子就入了心。

就像这位语文老师说的,很多时候,那些大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不愿意接受或改变,而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说的某一句话,我们却会被深深地触动。

那么,明明是忠言,是善意,为什么我们说的话,别人却听不进去?很可能是说者把自己摆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以一个导师的姿态在指手画脚。

比如很多孩子最听不进去的,正是最亲的父母的话,就是因为父母端着架子,认为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所以我说的话你就得听。久而久之,孩子反而听不进去了,哪怕他明知你的话是对的,是真理。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某一句话,就被对方听进去了。听进去,就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所以,不要小觑了你随口说的那句话。

文〡孙道荣

来源:《品读》年第12期,原标题:《听进了你的一句话》

责编:张初

校对:秦黛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