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家都知道中医里面的望闻问切。其中望是中医四诊里面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一步。
我们前两天讲的五脏的脏,它是藏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是藏在身体内部的器官,我们看不见。
但是古人特别的聪明他们通过观察身体外在的生理,病理现象就能判断内在的生理脏腑特点。
所以细心的父母在孩子得了病之后,他们就能够马上发现孩子脸色和平时是不一样的。
其实只要掌握了望诊的方法,不但能看出病因而且还能先知先觉准确预防。1到3岁的孩子,还都不太会说话,或者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感觉。父母能望出疾病变化,孩子疾病就可以被扼杀在摇篮里。
二
望孩子的面相可知五脏的症状。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五脏在体内不可望见,但是五官作为人体经络的心之苗就像镜子一样,把藏在体内的五脏的状态显示出来。
比如面色红紫表示心有热;而面色淡白,说明体内虚弱。鼻准与牙床是脾之窍,鼻红燥,表示脾热,这时就要泄脾经;鼻惨黄,表示脾虚弱;牙床红肿,表示脾胃有热;牙床破烂,表表示脾胃火盛。
唇是脾胃之窍,红紫表示有热;淡白表示脾胃虚;如果漆黑的话,脾胃虚极了。嘴往右边歪是有肝风,往左边歪是脾胃有痰。
鼻孔是肺之窍,干燥,表示有肺热;流清鼻涕表示肺有寒气。牙与齿是肾之窍,耳鸣肾气不和。
眼睛是肝之窍,爱盯着人看,眼睛又转来转去表示有肝风。
眼皮属脾胃,睡觉时,眼睛总是合不上,表示脾胃极虚。
三
脸上有五个部位,也与五脏相对应。
额头属心,左腮属肝,右腮属肺,唇属脾。
四
五脏与六腑是表里关系。
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的状况会通过小便反应出来,小便短黄涩痛表示心有热。小便色淡而多表示心虚。
脾与胃相表里。呕吐而唇红表示胃热;呕吐而唇白表示胃虚;呕吐,而唇色正常,表示饮食不当伤胃了。
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表示肺有火,如果肺无热而便秘,一定是血少枯竭,所以大肠得不到滋润,而导致排便不当。
肝胆相照,口苦表示肝火旺,闻声就容易受惊吓表示肝虚。
肾与膀胱相表里。筋肿筋痛,抽筋,表示肾的寒气进入了膀胱。
五
面有五色,也与五脏相对应!
红,病在心。面红表示心热;青,病在肝,同时也表示身上有疼痛的地方;黄病在脾,面黄表示脾伤。白病在肺,面白表示肺有寒气。黑病在肾,面黑而无润泽表示肾气虚极。
用这个办法如果看到孩子面色跟平常不一样,辨别脏腑的虚实,没有不灵验的。
六
印堂色泽也很重要。
印堂在两眉头的中间。印堂部位出现青红黄白黑五种色。
红色属心。小孩印堂颜色发红的,为肺热。色紫说明热度已经很严重。凡是印堂有红筋,红色都是心肺之病。
根据热则清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热病适合用泄法。
印堂红清心经,肺经。我们在清心经一般用清天河水来代替。
青色属肝。印堂色青者表示肝风内动。肝为将军之官,可平不可补,虚则补其母,用补肾经来补肝,肾为肝之母。
黑色属肾,印堂色黑,说明风寒入肾。惊风必须拿列缺急救,按摩到出汗,风邪即散。
白色属肺,肺为肾之母,印堂色白,肺有痰,天河水能清热,重推,痰马上就散。
黄色属脾,印堂色黄者,表示孩子多脾胃的病,饮食不节,乱吃生冷食物就会伤脾。孩子腹泻多因脾胃虚弱喂养不当而引起。这时推大肠穴就可以痊愈。(火生土,虚则补其母)
印堂泛黄的孩子多半会便秘。便秘多因脾热燥。可以用泄脾经。
大肠与肺相表里。便秘是因为肺燥。必须用泻大肠。
流鼻涕的孩子也可能印堂发黄,这是因为外感风寒。用黄蜂入洞。鼻孔为肺窍,可发汗去风寒。
七
小芳说:“今天课程内容有点多,得回去好好内化一下。包括五行生克,脸上的颜色。不过我知道孩子便秘是因为脾燥热,要泄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