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宜章县稳步推进落实分级诊疗 [复制链接]

1#

宜章县稳步推进落实分级诊疗,确保“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宜章县卫生健康局

(年11月)

近年来,宜医院、做实基层卫生院、做稳村卫生室,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落地落实,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3.7%,名列全省前茅,被新华社等媒体推介。

今年11月28日,宜章县岩泉镇中心卫生院作为全省唯一基层卫生院荣获年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提升亮点机构”,该院院长谭善法走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重庆召开的“优质服务基层行”经验交流暨总结大会讲台作经验交流发言。

壮大优势科室,医院

优化医疗机构设置,培育壮大优势科室,逐年提升弱势科室,医院、医院、县妇幼保健院3医院为重点,强力形成县级城区医疗核心。近年来,医院、医院创建儿科、护理、骨伤科、针灸科、脑病科等5个省级重点专科和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妇科、肛肠科等6个市级重点专科,并引进9名高学历、高职称学科带头人。年以来,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省内外5医院组成医联体或专科联盟,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可让县域内患者在当医院专家教授的优质资源和医疗技术服务,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

同时,加大卫生项目建设,启动建设医院二期项目,提升危、急、重和肿瘤诊治能力和住院服务水平;新建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业务大楼,提高中医服务质量和提升妇产科、儿科服务水平。

一六镇百堆村李毛凤,双膝关节反复肿痛长达6年。11月10日,医院关节科曹学伟教授亲临宜章指导医院医师实施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与在大城市就医节省医药费用3万多元。

强化人才培养,建设好卫生院

近年来,宜章投入2.3亿元加大对全县23家乡镇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力度,特别是医疗设备的更新、购置,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保障广大农村群众健康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通过定向培养、在职教育、务实进修、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素质,建立健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以来培养的95名全科医生充实了医疗队伍,为今后基层医疗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打牢基础。

通过“医院、专家带动小专家”举措,医院与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了医联体。医院选派业务能手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分期分批到医院跟班学习,医院采取教学查房、人才培养、远程会诊等方式,帮助乡镇卫生院培养专家、提升技能水平。

建成医院、医院、19个建制乡镇卫生院等21处远程诊室,开展远程诊疗和“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极大发挥乡镇卫生院的首诊功能,让患者诊疗更安全、就诊更便利,防止“小病大医”,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的目标,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11月5日,一六镇卫生院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卜献春进行网上会诊,对十二指肠重度水肿患者、一六镇坪家塘村民吴桥水老人进行线上线下治疗,患者现已康复,同比省城就医节省10余万元。

建设村卫生室,打造民生小平台

宜章县通过推进“小平台、大民生”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让农村百姓实现了“就近看病,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目前,村卫生室的药品及各功能诊室齐全,可以满足村民们的基本就医和用药需求,尤其对老年人、儿童的常见病治疗有效、便捷,避免了村民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垮全家。县卫健部门通过乡村医师本土化培养、一村多室调剂使用、乡镇卫生院服务派驻等方式对村卫生室“空白村”配备合格乡村医生,切实提升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极大地方便了边远山区群众看病就医。

年4月,杨梅镇李家塘村的标准化卫生室正式投入使用,村里的老人们隔三岔五就会过来量量血压、测测血糖,做做免费体检。76岁的曾丙旺老人一直患有高血压,但有时会忘记吃药,村卫生室医生谷陟伟每次帮老人测完血压都要细心叮嘱她一番。里田镇里田村村民黄柳英老人深有感触:“在我们村里看病好方便,到卫生室也很近,想来就来;就是半夜打电话给村医,他也会赶来的,真的是随喊随到。”

年,全县17个村卫生室“空白村”已全部配备合格村医。目前,宜章县个行政村均配置了标准化村卫生室。

共享医疗资源,上下转诊科学化

年以来,宜章县扎实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逐步提高。年1月至10月全县总门急诊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与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9.6%、30.2%。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3.7%。

医院、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完善分级诊疗运行机制,坚持制度化安排、长效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同时,完善实施细则,明确双向转诊具体要求、标准、流程和考核办法,上下级机构间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书,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发挥信息化作用。利用移动技术支持各类服务信息采集和档案利用,将查阅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基层医生开展服务的首要程序,实现基本公卫服务信息与基本诊疗信息有机整合,逐步做到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查询。

今年11月24日,一六镇沿河村村民曹磊头部意外受伤,立即赶到该镇卫生院进行手术治疗,住院三天伤情稳定后,转诊到沿河村卫生室进行康复治疗,既减少了医疗费用,又达到了康复效果。

全县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引导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落实基层首诊;畅通机制,完善医保、价格等配套政策,医院参与分级诊疗。同时,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分工更加合理,医疗资源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就医秩序将更加有序,医患关系也将得到有效改善,缓解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