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294211.html75岁《大连日报》
75载光阴故事
75年间
《大连日报》从历史的大江大海走来
亲历和见证大连从向海而生到向海而兴
一代又一代的“大报人”
忠实记录时代的每一次华丽转身
郑重记录大连的每一次惊人跨越
今天,《大连日报》创刊75周年
穿越风雨亦见证彩虹的“大报人”
讲述凝聚了几十年的感悟
有坚守,有荣光,还有憧憬……
点击视频↓
09:40
01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大连日报编委王晓飞
年6月初的一天,我正在跟随市里的拉练团采访全市的农田基本建设,突然接到报社办公室郭大姐的电话,告诉我火速赶回报社,有重要任务。在回市内的火车上,我一直在想,会有什么样的任务如此重要,居然让我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往回赶?到了报社我才知道,再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报社决定派我作为特派记者去香港采访。我一下子蒙了,报社的大记者名记者有很多,我只是一个跑农村战线的小记者,领导是不是搞错了?郭大姐说,领导们经过认真研究,认为你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能吃苦,写稿快,是不错的人选。接着报社总编辑找我认真谈了话,说,大连这些年和香港的经贸往来逐年增多,我们的读者需要更多有大连元素的香港信息。因此决定派出特派记者去采访,但是中宣部已经明确要求,除了广东的记者外,地方媒体不准派记者到香港采访,所以我的身份只能是香港大连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的业务人员,而国家相关部门也明确规定,6月15日之后,严格限制内地人员进入香港。也就是说,我必须在6月14日之前办好所有的手续并进入香港。
在兴奋与不安之中,我开始马不停蹄地办理各种手续,没想到却一波三折。作为外贸公司的业务人员,我需要办理各种驻外手续,而这需要层层审批,好在有多位贵人相帮,手续基本办齐了,护照也拿到手了。我准备买机票去北京向英国驻华使馆递交护照,办理签证。因为使馆签证需要7个工作日,所以我必须在6月7日晚上十点前赶到北京,但是机票只剩下一张,而且还是头等舱。待请示了领导同意后,我平生第一次乘坐头等舱飞往北京,准时递交了签证手续。三天后,我拿到了香港的签证,但是人家明确指出,英国对香港的管辖权只到6月30日24时,如果需要延期,需要到香港移民局续签手续。管他呢,先进香港再说,我不信回归后的移民局还刁难同胞。后来办理延期手续时果然一路绿灯。
6月14日,我第一次出境,就来到了东方之珠香港。没等我看几眼璀璨的香港风景,便投入了忘我的工作。报社为我专门开辟了“港九传真”专栏,在20多天的时间里,我共发稿22篇,照片十余幅。圆满完成了报道任务,我因此体重降了7公斤。
当我在大雨中看到英国的王子和末代港督乘船离开添马舰码头,年的英国统治终于结束,满身的疲惫一扫而光,当我在7月1日香港街头看到处处飘扬的五星红旗,感到无比自豪。当我完成了全部采访任务,我才登上太平山顶,俯瞰美丽的维港,这时我想起央视记者水均益的一句话:作为记者最自豪的是,能够看到历史从眼前走过。
时值《大连日报》创刊75周年,我由衷地祝贺大报生日快乐!是《大连日报》把我从一个新闻的门外汉,培养成为高级记者。我为能够成为大报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02
此中有真意
大连日报编委罗丹
《大连日报》生日快乐!问候亲爱的读者、合作伙伴,感谢您们的陪伴和支持!
最近一段时间为庆生翻阅旧报纸,找出城市重大节点在《大连日报》上的呈现。时间跨度75年,会很自然的生发一种感触:新闻每天不同,报纸每日出新,新闻会变成旧闻,报纸会翻篇儿,究竟什么东西可以留下来?究竟什么样的文字可以打败时间?究竟什么样的新闻故事可以穿透岁月迷雾,依然动人、有力量?那些真正脚上带泥的,那些诚实、诚意的作品,那些在某一刻,因既偶然又必然地与时代精神际会而刹那永恒的瞬间。75年的报纸,是旧,但不是故纸堆。那里有我们城市的过往,有我们老一代报人的青春年华,有我们的来路。所有过往,皆为序章,有尊重,才有理性。
过生日讲究有里有面儿。以庆生为由,让新闻人从幕后走到前台,小编让我回忆一段新闻从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事,哪个合适呢?一桩桩一件件想过去,不知不觉间嘴角含笑,心底暖意涌动。事儿都过去了,但那些可爱的人,真挚的情谊,宝贵的传统,在记忆中依然生动可感。我记得入职的时候,在报社校对科唱校一个月,是对白纸黑字职业敬畏的第一课;在民勇商场卖糕点的一个月、在凌水镇走村串乡的三个月,是培养对基层的感知,与现在的“走转改”新闻理念一脉相承。我记得,报社的老领导会到分管部门的新记者家中家访,一杯清茶,大人们聊天,而我像一个学生被班主任家访一样局促不安,现在想想这是多么弥足珍贵的情谊。部主任会给你改稿子,改到红字比你写的还多(一想起就脸红);我记得采访心潮澎湃、稿子写得眉飞色舞,老编辑(那时他们都还是年轻的)从黑框眼镜上边给你一个审慎质疑的眼神,逼得你把新闻踩得更实一些、再实一些。我记得从采编到经营转行时,心下忐忑和不舍,老总编一句“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是草好回头也无妨”,宽厚包容,给了年轻人足足的安全感。我记得在报社资料室大书架后面,我结交到一生最好的朋友,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知道咱们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吗?元!”天哪,她怎么知道我最想知道的事儿!认定,这是一个最有新闻敏感的人,事后证明确实如此。很多很多事,新闻的高光时刻也有,那些是成就感荣耀感,欲辨已忘言。最该被惦念、最值得继续做下去的是,真。
75年的《大连日报》。此中有真意,有风骨,有传承。衷心祝愿《大连日报》,永远年轻,永远风华正茂。守正出新,蔚为大观。
03
我的选择是……
大连日报体育部主任姜末
转眼间,我来《大连日报》快三十个年头了,感谢《大连日报》给我提供了不仅是工作的平台,更是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有人说,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恰恰是自己所热爱的事业,那是最幸运的,所以我是幸运的。
《大连日报》七十五周岁生日之际,同事们建议,各自写一段在报社最难忘的经历。我最难忘的是来《大连日报》入职前一天的经历,或者说是入职的前一夜。那一夜,为了一个选择,我辗转反侧。
年10月末的一个晚上,大概是八点钟左右,时任大连日报社编委孙友深敲开了我的家门,他开门见山地问我,想不想到《大连日报》工作?当时我是一名工作了九年的小学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我经常给报社投稿。能去报社工作,当然是我的一个梦想。孙友深的到来,于我是一个惊喜,但也给我带来一个选择性的难题。
早在孙友深到来之前,我已经答应现代女报总编朱莉,并办好手续,准备明天入职。女报给我的条件相当诱人,除了工作条件的满足,生活上承诺一处两室一厅的房子。我当时一家三口住的是学校借给我的只有八平米的居室,除了一张床,连一个写字台或饭桌都放不下,而且在我离职前必须搬离。可以想象,《现代女报》承诺我的两室一厅,无异于天堂啊。
友深很遗憾地说,《大连日报》不能给你任何承诺,非但如此,入职前还要签署一个“五年之内不向报社申请住房”的个人承诺书。我记得他临走前还说,大报不能承诺你生活待遇,但可以承诺给你更大的舞台,请明日九点前给我答复。
在8平米小房子里占据了五分之三空间的床上,我翻来覆去几乎一夜没合眼。天亮前,老婆说,从你的事业发展角度去考虑吧,你做任何决定我都支持。她还说,没有房子,我们可以搬回父母家住。我感动的眼泪都快出来了,我父母家房子也不大,不到四十平米,我们搬回去后,晚上睡觉只能拉上布帘和父母隔开。
第二天早上八点,我来到女报编辑部,熟悉的编辑记者以为我是来报到的,笑盈盈地和我打招呼。我说我是来辞行的,他们赶快找来朱莉总编,我们推心置腹地谈了近一个小时,她表示尊重我的选择,并祝福我在更大的平台上有更大的发展。分手时,她哭了,我也哭了。
《现代女报》报社在鲁迅路,与世纪街上大连日报社不到五百米的距离,我在九点钟,准时出现在孙友深的办公室,我说我的选择是《大连日报》。后来《大连日报》给了我很多荣誉,工作上我也从不敢放松,稍有懈怠,我都会觉得对不住老婆的支持、《现代女报》朱莉总编的期待和大报给我提供的无限大的舞台。对了,来大报入职前,我确实签了“五年内不申请住房”的承诺,但报社领导考虑到我与父母“拉帘睡觉”的困难,不到三年就解决了我的住房,也是两室一厅。
04
坚守初心必有回响
大连日报文教部记者张丽霞
年1月22号,腊月二十八,应该是我永远都不会忘的一天。年初,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这一天,大连通报了第一例确诊病例。作为《大连日报》医疗战线的记者,当天下午,我就把办公桌搬到了卫健委,开始了24小时随时在线的疫情报道模式。
别说大连刚开始出现确诊病例,那时候全国都是懵的,知道要开始防控了,但怎么防,怎么控,还在探索。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又度过了这40多年最难忘的一个除夕。大年三十下午,我去发热门诊采访,我们前脚刚走,就有一例确诊病例通报出来了。当时我一门心思就是赶紧回去写稿,什么也没想,回想起来才开始后怕。
傍晚,医院采访,交稿后一抬眼已经快到新的一年了,除夕的饺子也没来得及吃一口。后半夜开车回家的路上,全程一个人、一辆车都没有。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把稿子交上去了,可以回家了,后方刚刚拿到稿子的领导、编辑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工作了。我只是因为角色分工,完成了最前线的采访写稿,但在疫情的新闻战场上,从始至终,都是报社上上下下凝聚的一支团队在战斗,也正是这支团队,一年天,一天24小时无休无眠地带给全市百姓最及时、最权威的报道。
这几年,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真的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传统媒体,尤其我们纸媒受到的冲击是方方面面的。但是,透过这场疫情报道,我深刻体会到了,无论媒体的呈现形式、传导过程和媒体的格局与生态怎么变,我们对内容的深度挖掘、对质量品质的追求都不会改变。《大连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我们每一个大报人的职业责任感,在这种历史性时刻,会显得尤为重要。
在《大连日报》工作17年,成长的痕迹有时候会看不到,但今天回头一看,好像也蔚然成荫:年,《大连日报》上第一个以记者名字命名的专栏“丽霞健康工作室”开栏;年,《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