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逐步取消编制,不过,医学始终是高考中比较受欢迎的专业:做一名医生,工作稳定,比一些文科类,工科类毕业生的收入高,在相亲市场上,医生一直是“丈母娘喜欢的职业”。
不过,“受欢迎的医学专业”的往往是西医,对待中医,很多人会选择性遗忘。有位中医专业的学生,五年本科毕业后,今年刚刚读研一。
但是,医院里,每天的工作多是收病人、写病历、整理病历、帮医生跑腿,没有找到一位有深刻中医功底的医生跟随学习,也没有见过多少疑难杂症。
想一想,大家同样都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医花费时间一点不比西医少,可是在工作时没有比西医学生更有优势,入学不到半年,心灰意冷,现在想放弃“做一名中医”的理想,退学重新考研,转行西医专业。
中医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也会接触和学习一些临床方面的知识,不过,中医博大精深,西医丰富琐碎,两者兼顾的中医专业学生,往往在五年的本科时间内,有一些理论知识学得不够扎实、深入。
中医与西医虽然都是医学,但中医的针灸穴位,与西药的手术刀,形如“南拳北腿”,彼此理论根本不相通。中医讲究中药的作用机理,配药医治追求辨证施治,强调依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治疗方法,有时为了保证病疾的治愈效果,考虑到患者的病症轻重,会建议患者中西药并用。
所以,这名学习中医专业的学生,转行考研,学习西医专业并不现实。虽然在学习中医时,他也学习过西医知识,但是重新考研,已经错过今年报名的时间,等待明年参加考试,成本巨大,更何况西医专业的学生,如果毕业后想当一名医生,最好硕博连读。
无论是中医专业,还是西医专业,在大学的时候学习非常累,一本书比砖头还厚。西医学生本科毕业,如果不改行,医院,硕士毕业,如果运气好,医院。进三甲的医生,博士毕业时已经三十岁。
医院后,日常工作不比中医轻松。安医大一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一名医生,因突发腰间盘突出无法站立,为了在大雪封路前给5名西藏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让孩子们健康平安地回家,不得不躺在病床参加多学科会诊,讨论西藏患儿的手术方案。
其实,无论学中医,还学西医,对这名研一的学生来说,最关键的是信仰不能崩塌。中医纵然不能取代西医,但在某些疑难杂症方面确实值得去研究探索。从大学毕业到三十岁之前,要有坐冷板凳的准备,只有沉下心去钻研,才能学有所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先生,年发现了青蒿素,潜心研究四十年,终于掌握青蒿素的抗疟机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当然,如果感觉做医生太辛苦了,也不必退学,大可以在毕业后转行,做医疗保健工作,还可以到金融投行做投资工作:医疗的投资专业门槛非常强,中医学生“科班出身”,做专业的事情是很有优势的。对于这名学习中医的研一学生来说,不值得退学转行学西医,你是否还有其它建议?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