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其他类学科文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bdfyy999.com/

本文乃作者宝宝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小编带大家说说医药学。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都摸索、总结和掌握了-些防病治病的医药学知识,只是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因而医药学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甚至显示出悬殊的差别。解放前不少民族仍停留在经验医疗阶段,只有一些感性认识,而没有医药学理论,仅能称之为“医药经验”。如普米、哈尼、拉祜、布依等少数民族,虽有草药、民间草医,但还未发展到系统的民族医药学体系的程度。

在医药学方面,藏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彝族、傣族、瑶族、苗族、白族等民族都有较高的科学成就。藏医学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几世纪,藏族先民就认识到动物、植物、矿物的某些部分具有解除人体疾病的功效,并认为“有毒就有药”,许多疾病都是可以治疗的。藏族牧民很早就懂得了热酥油止血、青稞酒敷贴外伤患处、柏枝艾蒿熏烟防治瘟疫等方法。唐初,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汉医医书、医疗器械等,这些书后来被译成藏文,并结合藏医传统,整理成《医学大全》。

医学大全

目前存世的最早的藏医学书籍,是汉族医生马亚那和藏族翻译家别鲁札那根据8世纪金城公主进藏时带去的大批医药书编着的《月王药珍》,其中收有大量中原地方的医方、藏医的传统经验和民间验方。公元年,藏族医圣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等完成了《四部医典》(又称《医方四续》),藏语称《居悉》,该书收载方剂方,单药种。该书的完成,可看作是藏医学体系确立的标志。全书分四部一百五十七章,对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药物制作、卫生保健、临床实践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述。

四部医典

公元17世纪,第司●桑杰嘉措完成了《四部医典》的注释本《四部医典蓝琉璃》,明细注释多条,并将原书的种药物扩展为余种。年,西藏名画家又搜集藏区各地的药物标本,绘制出79幅约张图解,分药物图、人体解剖图、脉诊图、尿诊图、卫生防病图、器械图六个部分,使《四部医典》更容易被藏医掌握。年藏医帝马●丹增彭措所着的《晶珠本草》,集藏药学之大成,书中对各类药物的形态、特征、产地、性昧、功能、用法等都详加论述,其价值几可与《本草纲目》媲美。解放后,藏医药学受到保护,得以进一步发展,除西藏、医院外,成都、北京等城市也有藏医门诊。

晶珠本草

蒙古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编着了许多医学着作,流传很广的有《蒙藏合璧医学》、《蒙医学大全》、《脉诀》《医学四部基本理论》、《蒙医药剂学)、《药五经》等数十种。蒙古族历史悠久的牧业文化,使其在兽医学方面亦突显成就,唐代匈奴后裔刘禹锡所着《传信方》,收有几十个药方,其中芒硝再结晶的工艺等,都是现存最早的记载。回族医药学,早在元代就有很大影响,元政府设有专门的回回医药机构。中统年间开始设置西域医药司,后改为广惠司,专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合剂,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元朝还在大都和上都分别设立了回回药物院。主持回回医药机构的都是回族或其他色目人医生。《辍耕录》载,有的回回药“可治一百二十种症,每症有汤引。”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不少回回药物和医法,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在元秘书监的回回书籍中,有一种医书叫作“忒毕医经十三部”,据考可能是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的巨着《医典》。北京图书馆藏有《回回药方》残本四册,是元末由阿拉伯文译成中文的。该书包括有内科、妇科、儿科、外科、正骨、针灸及药剂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其中属于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内容,显然是译者增编的。

蒙藏合璧医学

彝族医药学虽未形成完备的体系,但其长期积累的医药经验却有重要科学价值。据彝族史书《勒俄特依》载,彝族先民很早就对动、植物进行了大概分类,为后来彝族动物药系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汉代,汉族的《名医别录》记载了哀牢山和楚雄一带的彝族先民用犀牛角粉末医治刀枪创伤。东晋时,彝族先民已发明了针刺放血疗法。南诏时期,彝民已能用“独自草”制度间,并知道解药。南诏后期,汉族的五行五脏学说、关于人的血气等医药知识传入彝区。元代用彝文记载的医药书有《寻药找医》《医算书》、《献药经》,后来又有《明代彝医书》(又名《双柏彝医书》)、《指路经》等。清末,彝族民间医生曲焕章创造发明了云南白药(百宝丹)。

医算书

满族医学家文通着有《百一三方解》,奇克唐阿着有《厚德堂集验方萃编》四卷,都以汉医学知名。元代维吾尔人答里麻是着名医生,曾主持过元政府回回药物院的工作。元代维吾尔族忽思梦(慧)编写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饮食卫生与营养学的专着。明代白族李星炜的《奇验方书》详细记录和总结了古代医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傣族的《腕纳巴微特》(医经)是用贝叶经形式刻写的精装医书。瑶族医生在诊断上除望、闻、问、触外,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面诊等方法。彝医诊病一般只看舌头和耳朵。傣医也有类似汉族中医的望、闻、问、切。

奇验方书

我国各民族在医药学上的相互影响、学习和吸收是广泛和久远的。各族在医药上的科技和经验共同构成了中国医药学宝库。各族民间普遍存在利用草药治病的草医和方法,除与疾病进行斗争的需要之外,与我国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是分不开的。历经10年的我国中药资源普查于年3月25日结束。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天然药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堪称天然药物王国。

“目前我国有中药资源种,其中药用植物种,药用动物种,药用矿物80种。中药资源蕴藏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种常用大宗植物药材和29种常用的动物药材野生总蕴藏量为万吨,家种药材年产量为30多万吨,野生药材蕴藏量最多的是新疆、黑龙江、内蒙古。”丰富的中药资源为我国医药学的进--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汉族地区相比,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中药资源更为丰富,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参考资料《中国少数民族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