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者节,我采访了12位记者同事 [复制链接]

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静高广超

你为什么当记者?他们笑称,这是一个“灵*拷问”。

在第22个记者节来临前,我采访了12位记者同事。他们当中,有的在新闻一线深耕几十年,有的活跃在热点新闻事件,有的在转型中不断探索前行。

采访陆续三天时间,他们将记者生涯中最深刻的报道经历和稿件外的故事娓娓道来。媒介更迭和速食主义来势汹汹,但在他们的身上“固执”地保留着十二个鲜明的大字——新闻理想,使命担当,家国情怀。

做新闻,他们是有情怀的。时间之河,川流不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比如于梅君,坚持做报纸编辑23年。她说:“报纸不只是一张纸,它有态度,有情怀,有温度,特别是对于读者来说,成为一种情感寄托和链接。”这些年来,报纸向新媒体转型,很多新闻人感到迷茫,甚至选择离开。但还有像许建立一样的新闻人,选择了坚守,并且积极转型。“从前所有的想法都凝结在版面上,现在所有的想法都凝结到视频里,凝结到每一帧上。”在这里,从报纸到新媒体,从笔尖到镜头,新闻呈现方式在变,可是他们做新闻的态度仍然在延续。

做新闻,他们是专业的。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是奔赴的现场,深入基层。哪里有故事,哪里就有挖掘的方向。为了在专门领域做出专业的新闻报道和解读,他们将整个青春投注其中。徐玉芹做教育记者近20年,刘瑞平做体育记者26年,蔡宇丹做财经记者28年。几十年专注一件事,他们成了各自领域中的专家型记者。作为报社里的前辈,他们给青年记者树立了标杆。徐玉芹说:“当你的职业是你热爱的,然后这份职业又能帮到别人,影响别人,这种幸福感会让我觉得做这份工作是值得的。”

做新闻,他们是有追求的。因为喜欢,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这群年轻人当中,有吴佳、孙远明、苑仁峰的“新”。他们在新媒体平台做着编辑记者工作,思路是新的,角度是新的,方式是新的。吴佳说:“因为社会责任感,所以要在混杂当中发出理性的声音。”新媒体人转变的是“战场”,传承的是始终的热忱。孙远明说:“作为记者,就要对每一个文字负责。”

在这群年轻人当中,还有郭春雨、巩悦悦、时培磊、戚云雷的“冲”。不管是最深的夜晚,还是凌晨的天色,只要有新闻,他们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跑出了青春加速度。他们拒绝平庸,不拘一格,有个性,有想法,追求精品意识。巩悦悦:“在记者生涯中,要始终保持一种敬畏。”“记者”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人生的事业。用郭春雨的话来说就是,“我是作为一个个体在见证和记录这个时代,我能够去记录它,我觉得是我的幸运”。

记者巩悦悦接受采访

记者时培磊接受采访

无论是情怀、专业,还是追求,他们都是齐鲁晚报人的缩影。从一纸风行齐鲁到全媒覆盖山东,齐鲁晚报创刊三十多年来,记录百姓酸甜苦辣,讲好山东故事,传递中国自强自信,真真正正地获得了“每逢大事看晚报”的口碑。而这,是一群人的“战斗”。

最初因为喜欢,越熟悉越热爱,越努力越值得,我们与“新闻理想”双向奔赴。

你为什么当记者?我想,他们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最后,祝愿大家记者节快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