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璐怡
在第23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今天(6日)下午,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举办的江坪同志从事新闻工作70年座谈会在杭举行。
江坪,新中国第一代新闻人,也是浙江老一辈新闻人的杰出代表,从年起,历经《浙江工人生活报》、《浙江日报》、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多个岗位。从普通记者、*报总编到记协主席,70年来他始终笔耕不辍、硕果累累,诞生了《中国讲师和西德博士帽》、《企业家之歌》、《推荐鲁冠球的一封信》等诸多名篇佳作,还出版了《在甬江怒潮中》《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等书。
在今天的座谈上,江坪和老中青三代新闻工作者、学界代表围坐一起,交流媒体融合大时代下的传承与创新,共话新闻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整理摘录了江坪前辈和部分代表的发言,与读者共飨。
浙江日报原总编辑、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省关工委副主任江坪:
热爱、坚守、创新
记者董旭明摄
70年的新闻生涯我有很多感悟,概括起来是6个字,热爱、坚守、创新。
第一,热爱。只有热爱自己本职工作,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如果你不爱新闻工作,怎么能够写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作品呢?是不可能的。
年我接受了一个重要采访任务,就是写宁波工人运动领袖王鲲烈士的事迹,我到杭州、宁波、上海去采访当年的老工人,花了一个礼拜写了5万多字,叫《在甬江怒潮中》。写完后在报纸上连载,之后被人民出版社出版,宁波市又改编了舞台剧,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次采访我认识到,新闻推动社会进步。怎么推动?用你的作品在社会产生影响。我感到新闻工作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从此开始,我就爱上了新闻事业。
第二是坚守。坚守是热爱的延伸,你热爱才能坚守,才能守住我热爱的新闻岗位,当好记者。我刚到浙江日报时,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你到报社不要想当官,要当好记者。所以我坚守新闻岗位,当好记者。省委三次想调我去相关部门岗位,都征求了我的意见,我最后都留在了新闻岗位。
第三就是要创新。新闻工作者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对事业来讲是发展的动力,对个人来讲,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于个人发展的命运。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我们新闻工作和“新”字是连在一起的,我们要推动社会进步,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