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济南市*协人资环委与农工*联合承办的第二十三期“商量”专题——“唱响扁鹊故里,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把目光聚焦到医宗扁鹊的故乡济南市长清区,在这个孕育希望的时节里,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凝心聚力、建言资证、双向发力,“商量”平台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平台”。此次“商量”中,*协委员、专家学者、部门相关负责人和群众代表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主线,围绕运用中医药助力疫情防控、促进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和打造济南“扁鹊故里、中医圣地”金字招牌等话题,开展调研和现场商量。
“山东是孔子、孟子故乡。儒家思想对中医认识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产生了深远影响。”“齐鲁中医药文化地域特色鲜明,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扁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姓名可考的民间医生。”“山东中医药大学发韧于长清灵岩……”在山东中医药博物馆,调研组详细了解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不时交流和探讨着,对中医及中医药的发展不断产生思想碰撞。
在随后的现场“商量”座谈中,气氛更为热烈,*协委员、专家与群众代表踊跃发言,纷纷表达自己观点,为唱响“扁鹊故里”、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建言献策。
“在疫情防控面前,中医学贡献出了中医智慧和中医方案。”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振国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疗中,中医药参与救治的比例达到了85.2%。中医药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守”什么?“正”在哪里?在王振国看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把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充分挖掘和阐释中医药文化内涵,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打造出“扁鹊故里”文化品牌。
“在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中医在‘未病先防’、诊治、康复等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山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医师阎兆君认为,要认真整理好中医在疫情防控中起到积极作用的经验,形成更多的成果,不断延伸和拓展中医体系,尽快把经验转换成成果和文献。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容蓉介绍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牵头组建的中医药抗病*协同创新中心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她介绍,近2个月来,中医药抗病*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科研力量,积极主动出击,发挥多学科交叉、平台资源共享、团队协作的优势,夜以继日开展科学研究,努力在传统中药中寻找有效成分和组分。目前,已经取得积极成果。
据了解,“商量”将继续坚持边调研、边商量、边梳理、边整理、边小结、边提炼的思路,根据与会委员、专家和群众代表的不同体会和认识,下一步将继续发扬扁鹊文化,培育中医药产业;深化产学研融合,引进人才,加快载体建设,为高校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条件;做好医养结合的文章,凝聚各方力量,听取多方建议,让“商量”平台发挥更大作用。(记者姜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