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周喜俊
中医植根于中华大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医就不会消亡。
——题记
国粹中医重在传承原文出自:红色文化网。未做任何文字改动;如涉嫌侵权请通知本作者。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路的中医诊所,条件虽然简朴,却名声远播。诊所开办二十余年,始终门庭若市。这里是“国医大师”李士懋学术思想传承基地,也是李士懋亲传弟子工作站。
杨巧欣是李士懋的亲传弟子,也是这个诊所的经营者和坐诊医生。
李士懋先生去世已经七年,来找杨巧欣大夫看病的人仍络绎不绝。在患者心中,她是美丽善良的天使,是妙手回春的神医,是救苦救难的善心菩萨。她靠一把银针,几味中药,为无数绝望中的患者打开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面对众多治愈者的赞誉,杨巧欣总是谦虚地说:“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师父把我托举到了中医的殿堂,让我亲自体验到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神奇。把师父的学术思想传承下去,把中医事业发扬光大,是师父的遗愿,也是我们这些弟子应肩负的责任。”
“与中医结缘,就决定一辈子以病人为中心”
杨巧欣在为病人针灸杨巧欣给最后一批患者起了针,已是凌晨两点多。从诊所回到居住的小区,整座楼房只有她家屋里还亮着灯。她这才突然想起,傍晚保姆打电话有急事请假,说让她早点儿回来照顾两个孩子,她答应了,可到门诊看病的人太多,忙起来就把家里的事全忘了。
杨巧欣匆忙进屋,看到12岁的女儿躺在沙发上睡着了,胸前放着语文课本。8岁的儿子歪着脑袋趴在书桌上,胖嘟嘟的脸蛋儿在灯光映照下红彤彤像是熟透的苹果,摊开的作业本上放着一张字条:“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给我看看作业好吗?”
她鼻子一酸,俯身去亲吻儿子,一股灼热感扑面扑来:“儿子,你发高烧了!快起来,妈妈给你扎两针。”
儿子软软地靠在他怀里,梦呓般呢喃:“妈妈,我没事儿,你搂着我睡会儿就好了。”
杨巧欣的泪水潸然而下。
她叫醒女儿回卧室去睡,又给儿子扎了针,这一折腾已到凌晨三点多。
在诊所忙乎了一天,又累又困,头挨枕头马上进入了梦乡。睡梦中听到儿子说喝水,她忙下床端来水喂儿子,记得还把杯子放在了床头柜上。早晨醒来,才知道这是在做梦。
儿子已经退烧,依偎在她怀里央求:“妈妈,今天别去给别人看病了,在家陪陪我行不?”
她正不知怎么解释,女儿耸耸鼻子“哼”了一声回应弟弟:“别想好事了,妈妈对病人比对我俩亲多了,整天没明没夜在诊所陪病人,就是没有时间陪我们!”
杨巧欣一时无语。
是啊,她是患者交口称赞的好中医,却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她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病人,却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希望她能像别人的妈妈一样,按时回家,陪他们写作业,和他们玩耍,给他们做可口的饭菜,可这只能是奢望。
在青海工作的丈夫是她河北中医学院的同学,虽然后来转行做了行*工作,但她理解爱人对中医的痴迷,也理解她对病人的感情,每次打电话发视频总要反复叮咛:“不要总是熬夜看诊,按时吃饭,按时休息,你有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孩子们正在成长期,你要多给他们些陪伴!”
这道理杨巧欣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她无数次答应两个孩子,晚上早点回家,陪他们写作业。一次次在她的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