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经历让我变成多媒体人士访中国蓝新闻客
TUhjnbcbe - 2023/3/29 20:18:00

编者按:全媒体时代,怎样成为一名好记者?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新闻学子在沈爱国院长及老师带领下,走出课堂,走近老一辈新闻人,与老新闻人一起重温激荡人心的岁月,并通过这种访谈实践和融媒体实践大练兵,增强新闻学子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此致敬前辈、继承传统、赋能未来。记得来时路,不忘梦归处。重温传统、锤炼四力,助推新世纪新闻学子真正成为胸怀大局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01

采访组:钱老师好,非常荣幸能采访您,可以先跟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历吗?

钱黎明:好的,首先感谢同学们今天采访我,正好给了我一次认真回顾职业生涯的机会。

我的新闻工龄接近40年,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从事报纸的经历,大约25年;第二个阶段是做电视,4年多一点;后面的10年左右就是做新媒体。在浙江新闻界,在我这个年龄,像我这样多种媒体待过的人不多。我的经历让我变成了一个“多媒体人士”。

25年的纸媒经历,最早要从浙江日报说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浙江日报,当了一名时*记者。我一直感恩浙江日报领导和老一辈编辑记者当年对我的培养和带教,使我年轻时打下了比较好的业务基础。我记得刚进报社时,一位老编辑对我说过一句话:当记者最初的三、五年是很关键的。我还算争气,当记者的第三年已经能够独立地承担各种急难重的报道任务;又过了几年,当上了新闻采访组组长,成为部门的主要业务骨干之一。在浙江日报的这一段时光,对于我,无论是业务磨练还是人生修炼,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钱黎明在联谊报担任总编辑时的办公照片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被组织上选调去联谊报任职。这张报纸是我省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协统战系统的报纸,创办不久,我调过去先是担任该报副总编辑,4年后被省*协*组任命为该报总编辑,开始独当一面主持报社工作。那一年我刚好36岁。这一段经历主要锻炼了我的领导组织能力。

我在纸媒做了20多年,没想到还有机会去做电视。年后我进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先是担任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总社副社长兼广播电视报总编辑,4年后又被领导派到浙江电视教育科技频道担任正处级副总监,开始接触电视媒体。做电视这段经历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对活跃我的思维起到了很好的帮助,感觉做电视更需要形象思维,懂得视觉艺术。

时间到了年,全国广播电视机构陆续开始拉队伍办新媒体,我们集团也不例外。记得那年国庆节的前两天,集团主要领导突然把我叫去,要我去参与筹建新媒体。就这样,我摇身一变,成了新媒体人,任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总编辑,先是做了4年多的PC端,接着又负责创办了中国蓝新闻APP。年下半年,浙江广电集团成立融媒体新闻中心,当时大家都叫“中央厨房”,我在那里又做了一年多的值班主任,直到年初退休。

采访组:您在纸媒时间这么长,有哪些经历值得与我们说说?

钱黎明:我在前面说了,是浙江日报培养了我。对于刚刚入门的我,报社给了我很多的“第一次”。

年,钱黎明在浙江日报的工作照

第一次上北京采访。年12月,共青团十一大在北京召开,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共青团恢复生机活力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我很幸运地作为浙报特派记者第一次去了北京。尤其幸运的是,在人民大会堂我见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二、三米。在会议结束的时候,他们就从我们身边走过,中央领导同志还向我们招了招手。我一直珍藏着会议期间中央领导与全体代表以及我们随行记者合影的全景照片。

第一次采访高层领导。时隔不到一年,我再一次进京采访。浙江省委决定在毛主席诞辰90周年时发表纪念文章,报社领导指派我去采访中顾委常委、浙江省委老书记、刚刚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江华同志。江华同志那时已经86岁,穿了一双布鞋,在他居住的四合院的客厅里等我。我虽然只是一个24岁的毛头小伙子,但江老一点没有把我当小青年看待,而是把我当浙江来的省报记者接待。他让我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叫秘书给我泡好茶,要我先喝点水,他自己坐在一张宽大的写字台后面,拿了一支铅笔和一张纸,等着我提问。采访大约进行了2个小时,我每提一个问题,他都会沉思片刻,再慢慢道来。他记忆力真的很好,能够把毛主席当年在浙江的一些活动经历,包括时间地点,都能清晰地回忆出来。他听说我是宁波人,还特别告诉我,毛主席的专列有一次停在宁波附近,一天夜里,主席坐着小汽车特地去宁波城里转了一圈,算是到过宁波。

两天后的下午,我再次来到江老家,将赶写好的稿子送他过目。审稿结束时,已是下午4点多,深秋的北京天暗得早,并且有点冷。就在我收好稿子打算告别时,我听到江老跟他秘书说,让司机开车送我一下。我离开客厅时,江老还跟我握了一下手,跟我讲,回去向你们报社的同志们问好。他的话让我心里一阵热乎,眼前的这位慈祥的老人与电视上看到他在审判四人帮时的那种威严形象完全不一样。走出大门,司机已将一辆黑色大红旗从边上的车库里开出来,直接把我送回了住地。那时候,大红旗很神秘,北京马路上也很少见到,我坐在车上,心里真有一种职业自豪感。

钱黎明(左二)年12月随浙江省青年代表团访问日本

第一次出国访问。年下半年,中央领导同志邀请名日本青年访问中国。作为回访,浙江省在当年12月中旬派出了浙江省青年代表团访问日本,团员一共8人,再加4名翻译。在这之前,我已被报社推荐当选了浙江省第四届青联委员,团省委领导于是将我选为了访日代表团成员,兼随行记者。当时,浙江日报除了总编辑和一名专职外事记者出过国,其他领导、各部门主任几乎都没有跨出过国门。所以,我出国也成了报社大院内的一个新闻。我心里很明白,这是组织上对我以往表现的肯定,也是鼓励我今后更加努力地工作。

还有一个“第一次”,印象也特别深,就是我作为浙江媒体记者,第一个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年3月初,全国两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当天的中午,我正在浙江浦江县采访,部主任孟玉兔突然打来电话,让我中止采访,马上返回杭州,并且已替我买好了当晚去北京的飞机票,去参加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

在年之前,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是没有地方记者参加的。年这次两会,全国人大同意各省市可以派记者采访,但只能派一名*报记者。这个*策宣布大概比较迟,我们的省人大主任陈安羽在大会开幕后才知道,他马上叫省人大秘书长给我们报社领导打电话,赶紧派记者过来。于是,我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只提了一杆笔,就匆匆上了飞机,有幸成了浙江媒体记者采访全国两会的第一人。

说起那一次采访,最困难的不是采写报道,而是如何将稿子传回报社编辑部。那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传真机也少得可怜。白天我在人大代表和*协委员的不同住地穿梭采访,晚上写好稿子,先要等待领导审阅,而领导大多还在开会,忙着别的正事。等领导审阅好我的稿子,常常已是晚上10点多。身边没有传真机,只得坐车1个多小时,到浙江省*府驻京办事处,在那里将稿子传回报社夜班编辑部。在半个多月的会议中,几乎天天都是这样的节奏。因为时间很紧,所有的稿子都是一次性写成,根本没有誊写的功夫。以后多次工作变动,这一叠原稿我一直舍不得扔掉,那是我记者生涯中最充实也最快乐的一段记忆。

年,钱黎明作为浙江唯一的特派记者(右2)赴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与接受采访的国务委员陈慕华合影

从北京回来,值夜班的副总编辑亲口对我讲:“小钱,我发现你能力不错呀,所有的稿件能够一次写成,这么晚了我们是没有时间帮你改稿的。”我将原稿与报纸刊登的文字对了一下,几乎没有改动。省人大*组会后给报社送来了对我的表扬信。我还获得了报社总编辑的通令嘉奖。奖励的钱不多,印象中是50元,但那个嘉奖令贴在编辑部一楼走廊最醒目的位置上,大家都能看到,让我很有一种成就感。

02

采访组:您去广播电视集团工作后,又有哪些值得您回忆的经历?

钱黎明:我去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工作后,起初干的还是报纸,但与广播电视已经近距离接触,活动天地更广了,工作很有新鲜感、创新感。

记得香港回归5周年即将到来时,我们与共青团浙江省委一起策划组织了一个“浙江小记者赴香港采访”的活动。我们报社活动部主任葛继宏公关能力很强,又借助小记者们可亲可爱的形象,先后联络采访到香港特区首任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著名人士邵逸夫先生、曾宪梓先生,还访问了当时的驻港部队司令员熊自仁,去了凤凰卫视大楼与主持人吴小莉座谈。整个活动声势很大,香港媒体都做了跟踪报道。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到,现在做媒体不能只是会做报道,种好原来的那么几亩田,还要懂得借势造势,善于通过策划组织一些金点子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媒体在宣传鼓动上的优势和能量。

在香港回归五周年前夕,钱黎明以副团长身份带领浙江小记者团赴香港采访。钱黎明(右2)和小记者做客凤凰卫视与主持人吴小莉座谈互动。

到了电视频道任职后,又是另一番新天地。我在频道主要分管大型电视活动、各种电视品牌栏目和纪录片拍摄等。改革开放30周年即将到来时,我们频道与广播音乐调频一起承办了“唱响30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经典歌曲评选”活动。采访团队奔赴大江南北逐个走访了30年中那些经典歌曲的词作者、谱曲者和首唱者,请他们回忆歌曲留下的历史印记和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从一个特别的视角去纪录并讴歌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活动结合群众投票评选出30首经典老歌,还举行了大型歌唱晚会电视直播,声势和影响都蛮大。活动结束后,我和同事还根据采访整理的文字编辑出版了一本书,叫《岁月留住的歌》,这个书名还是我起的。这个活动我们在省里拿了一等奖。

与这个活动前后进行的还有:我们频道要拍摄一部全景式展示浙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三农”成就的电视专题片,片名叫“丰收”,我是这个项目的主管领导,也是具体的组织策划者。项目启动后遇到的第一个瓶颈是拍摄文本的确定。尽管我们请了优秀的写手,但文本结构需要我总把关。起先形成的文本总是感觉内容上不能很好地诠释想要表达的主题。推倒重来,怎么来?时间已不允许我们再磨蹭。

有一天晚上,我带着编导、摄像直奔杭州之江饭店,找到了正在那里开会的省农办副主任、三农专家顾益康,我们就在大堂边上的茶室里,向他说明来意,陈述困惑,请他指点。整整3个小时的思维碰撞、反复探讨,整个文本的框架在我心里终于逐渐清晰起来。文本敲定后,接下来如何运用电视艺术进行形象生动地纪录呈现,对我们团队也是一个挑战。好在文本作者与编导、摄像配合非常好,大家劲往一处使,片子很快拍成了,播出后获得各方好评,这个片子又拿了省里纪录片一等奖。

对于我这个曾经搞文字的人来说,电视这一行,越深入进去,越会感觉学问很多,让你欲罢不能。

对了,我还带领摄制组专门去海峡对岸拍摄过台湾农业系列专题片,我们跑了岛上的很多乡村,去拍摄各种特色农业,去采访一个个种粮、种瓜、种咖啡的达人。因为人手不够,采访拍摄时,我就拿着录音吊杆,在现场充当一回录音师。

年钱黎明(左二)带领电视摄制组赴台湾拍摄农业专题片

我做电视不到5年,却是我职业生涯中内容比较丰富、接触面比较广、心情也比较舒畅的一段时光。

03

采访组:请您和我们谈谈创办新蓝网的一些经历和遇到的一些问题。

钱黎明:新蓝网创办时各方面条件非常简陋,也非常艰苦,根本没有像现在有些新媒体创办,一起步就是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首先我讲人,领导班子一共3个人,总监任溯是从电视留学频道调过去的,总编辑我是从电视教育科技频道调过去的,还有一位副总监洪永和是从集团总编室调过去的。然后我们又设法从集团内兄弟单位挖了几个业务骨干担任中层干部,从电视频道广播频道借调了13名编辑记者,加上集团下属的一个网络技术公司20几名员工,总共40几条枪就开始拉起队伍办网站了。

其次,我们也没有像样的办公场地,只好在集团边上临时租用几间办公室作为网站的办公场所。开始办网站是做PC端,几乎每天晚上,我们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都要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研究网页的内容架构。我们专门买了一块白铅皮做成的板子,用一支黑笔不停地在上面写写涂涂,先确定首页用哪些内容关键词,然后再规划二级、三级页面的关键词。就是用这样一种非常原始的办法,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把网站的PC端搭建好了,完成了开网前的各项筹备工作。网站正式上线那一天,没有任何剪彩等仪式,我们的员工围坐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十几台电脑一摆,一声令下,就飞出了网页。

新蓝网创办第一年便获得浙江省文化传播创新十佳网站,

钱黎明(前排右2)代表网站领奖

今天回头去看,当时做新媒体,因为整个氛围、认识、条件远不如现在,可以说有许多难言的困苦困惑,心情时常处于一种焦虑、纠结状态。但有一点我感到十分欣慰,就是能够与年轻的员工一起共事。为了方便沟通,我把办公桌直接放在了编辑部大办公室的一个角落上,这样大家有事不用专门跑去找我,我就坐在这里,随时可以对话,有稿件随时可审阅修改。我指挥他们也更方便。当然从年轻人身上我也吸取了很多创新的思维,还有他们的那种青春活力。现在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情景,日子固然有点清苦,但也不失温馨。我与年轻员工几乎没有什么隔阂。很多年后,不管是不是还在一起工作,也不管在哪里遇见,彼此仍然有一种无拘无束的亲近感。

采访组:在新蓝网工作期间,让您印象比较深刻的传播或者报道有哪一些?

钱黎明:新蓝网初创时期,我们的队伍很年轻,没有办网经验,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但大家很争气,办网一年后我们网站就获得了浙江省文化传播创新“十佳网站”的称号;年轻人的业务能力也在快速提高,每年都有新媒体作品获得省好新闻一、二等奖和广电*府奖一、二等奖。

新蓝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非常好的机遇。第一个机遇是乌镇每年举行的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大会跟我们新媒体最接近,是我们新媒体人开展练兵、提高实战能力的最好机会。我们在PC端曾做过一个《乌镇走进互联网》的新闻专题,我们尝试怎样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搭建页面,让用户能够沉浸式地浏览新闻,内容编辑与技术人员做了一个很好的创意:乌镇是水乡泽国,它的文化符号就是乌篷船,那就在首页设计一条会游动的乌篷船,将新闻内容有序地铺设在“水乡”的四周,用户只要鼠标点击乌篷船,那船就会带着用户自动去寻找想看的新闻。一层一层的内容也都由乌篷船引导进去,喜欢看什么新闻,就把“船”停在什么位置上。这个创意在当年还是蛮有新意,体验感也好,又有趣味性,获得了浙江省新媒体年度好新闻页面设计一等奖。

第二个机遇是年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G20峰会是浙江省历史上第一次举行这么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也是媒体人首次见识如此高规格的新闻现场。我带领一支采访团队直接进入媒体驻会点,现场采写新闻,开展网络直播。我们的队伍经过前几年的摔打,这时已经比较成熟。我们关于G20峰会的专题报道,不光获得了浙江省网络新闻专题一等奖,还拿到了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三等奖。这也是我们网站第一次获得国家级新闻奖项。

年杭州G20峰会专题报道的获奖证书

04

采访组:从做纸媒到做电视,再到做新媒体,您一路走来身份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和转型对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钱黎明:就我这一生来说,我的确是在不断的转变中,好像总是行走在路上。每一次角色的变化,对我都是一个重新开始重新适应重新学习和不断修炼不断提升的过程。这其中,有些转变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

对我来说,角色变化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煎熬与冲突。因为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做传统媒体,做报纸时逻辑思维、理性思维会比较重一点;做电视后,增强了形象思维、感性思维;最后去做了新媒体,思维上的跨度和变化就不是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形象那么简单的切换。做新媒体需要的是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还有平台思维、数据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等等。对于这些思维,你如果很麻木,没感觉,甚至有些抗拒,那怎么去做好新媒体?

我现在说这些思维问题,好像很轻松,其实这些都是过去这些年曾经困扰过自己、让自己无所适从、感觉很无力甚至有点茫然的问题。当我对这些问题不再迷茫时,也就基本实现了一个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人的初步转型。

钱黎明参加在台北举行的两岸六方媒体高峰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我退休了,媒体生涯结束了,但我并没有停下步子。现在,我研究的课题已不再局限于新媒体传播,更多的是研究各种突发性事件中的危机应对、舆情处置等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其实也是得益于我在新媒体从业时的收获。因为我负责新蓝网和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把控,时常要配合省有关部门处理各种网络突发舆情,接触到大量舆情案例,有心积累,就有了一个研究舆情的富矿。

面对当下复杂的危机事件和网络舆情,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我根据以往积累和最新研究,开设了“突发性事件中的危机应对与舆情处置”、“领导干部如何提升应急处突与媒体沟通能力”等相关课程。前不久,我还应广西百色市委组织部的邀请,带着新的研究成果专门去当地给多名处以上干部讲课。

在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期,我每天浏览各种信息,分析相关案例,捕捉疫情下信息传播的各种细微变化,将研究成果及时做成了新的课件“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传播变化与表达创新”,第一讲就是为杭州市一万多名处级干部上网课。

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初我不愿意离开电视去做新媒体,结果恰恰是新媒体的这段经历,让我的退休生活依然丰富多彩,还能发挥余热。我是一个已退出江湖的人,但我希望自己还没有过气,哈哈。

人物介绍

钱黎明,男,年出生,浙江宁波人,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年获得新闻高级编辑职称,是当时浙江省新闻界最年轻的新闻正高职称获得者。先后担任过《浙江日报》新闻采访组长、浙江省《联谊报》总编辑、浙江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总社副社长兼《浙江广播电视报》总编辑、浙江电视教育科技频道正处级副总监、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新蓝网》和《中国蓝新闻》客户端总编辑;担任的社会职务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浙江省网络视听节目协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采写或主创的作品获得过浙江省好新闻评比一等奖、浙江省新闻学术论文评比一等奖、浙江省电视纪录片评比一等奖、浙江省大型电视文艺活动评比一等奖、浙江省网络新闻评比一等奖、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三等奖、全国第七届宣传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好新闻评比二等奖,全国第四届报纸副刊作品评比三等奖等奖项。

记者札记

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不破不立

■吴嘉琇

6月24日下午,伴随着从门外传来的一阵阵笑声和话语声,我见到了钱黎明老师,他身材不高,语调高亢,字句清晰,充满活力。在倾听钱黎明老师对自身工作生涯回忆口述的过程中,专业课本上对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只言片语的定义逐渐变得清晰、生动起来,汇聚、具体成眼前这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样子。

回忆新闻职业生涯印象深刻的报道,钱黎明老师对细节的记忆十分清晰,甚至记得“审稿结束大概已经是下午四点半到五点”。报道全国人大会议时,采访、写稿、发稿要几个地方来回跑,十几天下来发了将近三十篇稿子,并且基本上是原文照发刊登在报纸上,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进的专业能力,他却谦虚地说“起码这些稿子是合格的”。

谈及对老山战役英模的采访经历,钱老师一度哽咽,话语中断……窗外夕阳斜射,采访小队全员静默无声,震撼于钱老师当年采访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冲击。三十几年前,一个年轻记者采访英雄,眼里含着泪花,用笔刷刷写着,将英雄的故事认真记录。我不由感叹,这是怎样一个情感丰富、投入的新闻工作者!

钱老师直言这位伤残*人身残志坚、为人乐观的状态一直对自己有很强的激励。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乐观,在很多人为他感到惋惜,并认为他转的岗位太多,把前面积累的资本都丢掉了的时候,他依然能豁达地看待人生得失,聚力厚积薄发,并在最初涉足新媒体时能够支撑着熬过一个个沮丧的日子,度过一个个难关。

除了新闻采写的丰富实践经验,钱老师对于学界的各种前沿名词也是信手拈来,媒介融合、平台思维、短视频……;除了新闻作品高产,钱老师发表论文同样高产,这离不开钱老师的不断学习,对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每天在学习,每天做功课忙得很。”,

从记者到总编再到高校导师,从报纸到电视台再到网站,从文字报道到纪录片制作及电视剧制作再到新媒体融媒策划……按照今天流行的话说,钱老师曾是个十足的“斜杠青年”。要完成这一次次转变,并不是轻易随遇而安就能如鱼得水。按钱老师说的,转向新媒体要转变理念、转变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结构,需要“否定自己的过去来建立新的自己”。在从业生涯中一次次的破旧立新,展现出的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勇立潮头,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过程。

专业素质过硬、感性理性兼具、保持对学习新事物的热情、不破不立的勇气和毅力……在钱老师身上,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些课本上并未逐字说尽的,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具备的品质。

采访/毛含笑王淑慧吴嘉琇方芝娴

视频/方芝娴金泽宸王璇

文字整理/王淑慧毛含笑

记者札记/吴嘉琇

采访花絮H5/吴嘉琇

排版/俞丰君安

指导老师/陈荣美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历让我变成多媒体人士访中国蓝新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