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编辑说书写尽红军英雄志王愿坚文集
TUhjnbcbe - 2023/4/2 8:45:00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当我在编辑《王愿坚文集》的时候,有相熟的朋友或同行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总会告诉对方我在编王愿坚的文集,有的人听后便会继续向我发问,王愿坚是谁?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告诉他,王愿坚是小说《七根火柴》或者电影剧本《闪闪的红星》的作者,对方往往会“哦”的表示知道,不过几乎没有人再继续说点什么,对我的这项工作表示一下肯定。当然也有不发问的。不发问,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王愿坚其人;二是不知道,但也不打算再问。

这种情况在当下并不少见,比方说你提到一个过气的歌手,没有人知道,但是你再提一下他或她当年的成名曲,人们就会想起。一个歌手或作家,以作品名世自然是一种荣誉,然而一个曾经著名的作家不再被世人所熟悉却总显得尴尬。这里我想说的并不是王愿坚先生,因为王愿坚先生身后的寂寞不是一种尴尬,而是当下读者自身阅读选择的迷失,抑或文化出版界宣传引导的失位。不夸张地说,王愿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涌现出的众多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中成绩最突出的一位。

在编辑《王愿坚文集》的时候,我常在想,为什么是王愿坚写出了《*费》《七根火柴》《珍贵的纪念品》《老妈妈》这些作品而不是其他和他同时代的革命作家?是因为王愿坚年就参加了八路*?是因为王愿坚童年时的文化积淀?还是他听到的、遇到的革命战争故事比别人更多?后来随着我阅读了王愿坚的全部作品,我才发现,这些都是,又都不是。王愿坚能写出这些传世的作品,是因为他和其他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相比,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王愿坚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的宣传员,他在《我的创作道路和体会》中说:“我不是作家,我是一个宣传员,我从十四五岁参加革命就当宣传员,现在快五十岁了,还是一个宣传员,我在年从敌占区跑到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先在干校学习了一下,就到部队当宣传员、文工队员等,一直干了三年。年底,调到报社当记者、编辑,直到解放战争胜利。然后在部队做文艺干事之类的文艺行*工作。这个生活经历与我以后的创作有很大关系,我参加过战争,整个华东战场上的几个大的战役,我都参加了。宣传员的经历、宣传员的职责,使我进行了生活的积累和文化的学习。”此外,《在湖北省会计学会〈财会通讯〉通讯员会议上的讲话》《踏着前边的脚印》等理论文章中,王愿坚都反复提及,自己是一个*的文艺宣传员,是一名思想战线的战士。

王愿坚是真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作家,无论是在抗战前线,还是在和平年代,生活都是王愿坚文学创作的源泉。在《在革命前辈精神光辉的照耀下》一文中,王愿坚曾详细回顾了他创作《*费》的背景。年秋天,王愿坚去福建东山岛采访,有机会接触了几位经历过这段生活的老同志,听到了较多的革命斗争故事。他们向王愿坚讲起了—年间,他们在红*长征以后留在老根据地山林里苦苦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情形:没有衣服穿,只好把香蕉叶子捆在身上御寒。没有房子住,撑起把雨伞挡风避雨。一个游击队员负了重伤,在临死的时候,对*委只说这么一句话:“派人到我家去,叫我妈妈把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给大家吃吧!”有的群众为了给山上的游击队送粮食,在碰到巡逻的敌人时,父亲让自己的孩子舍上生命去用脚步声吸引敌人的注意。有的*员自己跑到城里去给有钱人家当丫头,省吃俭用把薪水交给*作为经费。有的家庭父亲牺牲了,母亲领着儿子推倒了一堵危墙,掩埋了亲人的遗体,然后把一个衣服包递到儿子手里:“去吧,接着干!”……听了这些故事以后,王愿坚的心情难以平静了。故事的片段经常在脑子里转来转去,慢慢地王愿坚想:把这些故事用文字转述出来,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受到感染和教育不是更好吗?于是,王愿坚就开始了他的创作。日后已经成名的王愿坚依然保持着他的这一作风,他曾几次重走长征路,访问当地群众和红*老战士、老赤卫队员;他采访了多位第一次授衔的老将*和9位元帅,并在其中几位元帅身边生活了一段时间。只要是有关红*题材的资料,他都要借来抄写成册。在他著名的《脚下要有块土地》一文中,王愿坚写道:“‘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还是应当强调‘深入生活’,还是深入生活好。不错,生活到处都有,但是生活却不相同。同样是水,有奔腾的江河,也有小溪,还有沤得冒泡的泥塘。同是江河,有的是激流险滩,有的地方却平缓无波。还是应当中流击水,到人民生活最沸腾的地方去。当然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作家个人的身边生活,自然不能说不是生活,但是,以一颗心为圆心,以一个人做半径,能画多大个圈圈呢。老是面向自我,面向内心,在平庸、琐碎里挖,是挖不出多少珍宝的。永远保持和写作对象的联系,在深入中寻求新的高度和深度,才能突破别人,也突破自己。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而我们干的又是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

王愿坚只活了62岁,他是因创作积劳成疾的。在我的印象中,有两位毕生为人民而写作的作家一心创作,不计身体,英年早逝,一位是路遥,另一位就是王愿坚。在王愿坚的文艺评论中,提及最多的是文艺为人民服务,而阅读王愿坚的作品,我们总是能被他对*和人民的热爱所感动。在王愿坚去世后,他的夫人翁亚尼一直致力于宣传王愿坚宝贵的文学富矿,弘扬王愿坚为*和人民写作的革命精神,在年《海燕》杂志纪念建*90周年专刊上,翁亚尼在《跟随你闪光的足迹——忆愿坚》一文结尾写道:“在愿坚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说他一生的愿望是要‘写尽红*英雄志’,他已经把红*长征三部曲上中下,在工作的空隙中写出了提纲。他是把他的一生完全交给了革命的文学事业。王愿坚的一生是实践了他的理想和愿望的一生。愿坚说,他永远是*的宣传员。”

这就是王愿坚,一个我们*最优秀的宣传员,一个思想战线的战士,一个决心写尽英雄志的作家。

文章作者:春风文艺出版社姚宏越

编辑审核:辽宁出版集团宣传工作部

1
查看完整版本: 编辑说书写尽红军英雄志王愿坚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