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首先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中医药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和绵延永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中医药学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命脉,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围绕让“文化瑰宝”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实现价值,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完善相关体系,推动中医药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在发展中服务人民。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传承精华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离开传承谈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再次向世界证明了来自中国的担当和力量。然而,中医药的精华沉淀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流传在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中,散落在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中,如果传承不足会让多种中医技艺面临失传,必须认清形势,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加大力度培养大批中医“专才”,使“国宝”代代相传。要坚持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之中,靠师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为“草根”中医打开一扇门,让岐*之术代代相传。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发展薪火相传。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正本清源;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医圣张仲景著出《伤寒杂病论》流传千古,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再到现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突破。让中医药老树发新芽,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要把“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有力支撑,利用多学科、跨行业合作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研究设立国家中医药科技研发专项、关键技术装备重大专项计划,深化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研究,开展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推动研发中药新药、中医器械和中药制药设备。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智慧体现价值。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应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完善相关体系,推动在发展中服务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要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节,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新冠肺炎的中医药防治,弘扬中医药学术精髓、传承中医药文化,为提高中医药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要强化中医药人才交流合作,定期开展人才培训、考核、评审,采用现代研究方法,深挖中医药宝库,坚定文化自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要聚焦品牌理念,引导中医药生产企业完善产品的质量标准及生产工艺,指导药监部门优化服务质量,减少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拓宽服务范围,让企业能更快将新标准、新工艺运用到生产中。要借助互联网形成的智慧医疗模式,深入思考现代环境下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大命题,扩大中医药医疗受众面,优化治疗方式多样化,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推动中医药事业走向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更好地肩负起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