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宸妈说教育
填报志愿是高考结束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关系到学生的前途。
每年高考报志愿都有报错的,滑档的,总之就是没有选到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就业方面也是一言难尽。
高考报志愿就像是决定自己以后的命运一样,一旦专业选择错了,以后的前途也就很渺茫,更不要说未来的发展了。
还有一些专业,目前市场上已经接近饱和了,总体上的趋势是供大于求,这样的专业即便是优秀也不一定好就业。
那么,有哪些专业是接近于饱和的状态呢?学生报志愿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志愿填报,已经接近“饱和”的专业,考生报考要注意
法学专业
第一个就是法学专业,法学专业也是热门的专业,但是,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以及公检法就业的饱和,市场上这个专业的学生已经明显的过多。
因此,法学专业也是目前非常不好就业的专业之一。更是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上面的连续3年的红牌专业。也就是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的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
这个专业考公务员的人比较多,相对而言上岸率能好一些。但是,这个专业的本科生想要就业太难了。
这个专业很多院校都有这个课程,也导致了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的数量增多,市场整体接近饱和状态。
就业难度很大,再加上,这个专业想要更好地就业,一般都需要高学历,学校学习的内容有比较杂,看似学的全,实际上都是一知半解,根本没有办法就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这个专业是文科中比较热门的专业,就业范围也比较广,像语文老师,电视台或者报社的编辑等,报考公务员的优势也不小。
但是,这个专业的专业性不是很强,再加上对口岗位的门槛比较低,导致很多其他专业也能从事这个岗位,并没有竞争力。
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目前也是趋于饱和状态。除非你能考上高校的这个专业,否则还是慎重选择。
分析:
像这样趋于饱和的专业还有很多,比如,会计专业、经济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等都是。
这样的专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报考人数特别多,就业面也比较广,但是就业面广不代表好就业。
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岗位的固定,也导致了这个专业的饱和。因此,学生在报考的时候也需要谨慎。
学生报志愿需要注意什么?
多方面的了解专业的“真实”就业率
专业的就业率是学生报考志愿一定会考虑的,但是,有的时候就业率也是会骗人的。比如,机械类专业的就业率就很好,但是,是男生很好就业,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很好就业。
这样的就业率就存在欺骗性。要选择哪些男女生都好就业的专业。不要选择哪些针对性非常强的专业。
了解专业的实际就业情况
关于专业的实际就业情况,最好不要问大学的老师,因为大学的老师为了就业率,可能会善意地欺骗你,实现学生的被就业,我本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可以询问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或者是通过其他渠道去了解。注意不要到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