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篇——
历史由我们记录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在贵州新闻战线,有这样一支“拼命三娘”采访战队:白天,她们经常跋山涉水,到脱贫攻坚最前线去捕猎“新闻活鱼”;夜晚,她们又常常熬更守夜赶写稿子,再厚的粉底也盖不住熬成的“熊猫眼”。她们就是贵州日报报刊社农业农村新闻部的“娘子*”队伍。这支采访战队,14名采编人员中,有女同志12名;12名女记者中,90后占了10名。这支年轻“金花”队伍,主责主业却是当下紧急繁重的脱贫攻坚采访报道任务。践行新闻“四力”,她们责无旁贷地是“排头兵”。黔山贵水,是她们工作的主战场。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打仗的采访战队。围绕中心工作抓原创,围绕社会民生抓爆款,弘扬时代主旋律,唱响社会好声音,成为她们乐此不疲的职业追求。面对一处处边远贫困乡村,尽管道路曲曲折折,但她们勇毅笃行,负重爬坡;尽管旅途舟车劳顿,但她们胸怀理想,锲而不舍;尽管她们“金钗”属性力量微弱,虽然她们初涉传媒,“四力”尚浅,但她们用“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搏痴情追梦……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风雪砥砺,绽放巾帼芳华。这是一支佳作迭出的采访战队。之前,她们拿下4个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10余个贵州新闻奖一等奖;去年,她们又斩获了一个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和4个贵州新闻奖一等奖。《青春花儿映山红》《三省交界看巨变》《决胜牛栏江》《高铁进乌蒙》等一批脍炙人口佳作,为读者奉献了精美的精神大餐。今天,我们选取7位“娘子*”的所思所悟,讲述她们用“大蚂蚁精神”抱团奋进、负重前行的精彩故事——
赵勇*:踏进乡村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我叫赵勇*,年开始从事扶贫报道,一直坚持战斗在新闻第一线,全省88个县(市、区)的很多乡村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见证并亲历了贵州大扶贫的昨天与今天,写下了一篇篇属于这个时代的责任和担当。14年里,印象深刻的采访经历很多。第一次,是10年前冬天去武陵山区印江自治县杉树乡采访。因为山高路陡,天寒地冻,所乘车辆的车轮打滑歪倒路旁,一个轮子已悬空,险些坠入山谷,但我仍坚持继续到现场采访收集第一手资料。脚上沾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力度。通过长达3年的跟踪采访,我清晰完整地报道了大规模减贫的“印江经验”,有力助推贵州脱贫攻坚进程。如今的杉树乡,早已旧貌换新颜。作为一名扶贫口记者,我感到很欣慰,辛苦付出是值得的。第二次,是6年前的一次蹲点采访。我到遵义市大坎村蹲点采访家住半山腰的一名贫困户。他患高血压病多年,对于一筹莫展的生活很无助。我鼓励他,现在扶贫*策好,日子一定会好起来。采访后,我与当地村干部做了详细交谈,提出帮助脱贫路子。次年3月,我再去时,在*府引导下他家种有五六亩高粱,保价回收。多次蹲点采访后,老人彻底打开心扉,他告诉我打算养50只土鸡,但缺少启动资金。我立即拿出口袋中为数不多的钱,塞到老人手中。我与当地干部积极商谈,在村里的大力支持下,老人的小儿子来到了村企务工。蹲点结束时,老人抱起家里唯一能卖钱的老母鸡要送给我。婉言谢绝后,我深深体味到,作为一名记者,为贫困群众哪怕能带去一点点帮助,也是欣慰的。这也是我13年坚守扶贫报道的动力源。最近的一次,是去年5月的一次全产业链跟踪采访。在集团主要领导的策划下,我创新尝试了一次全程跟踪“乌蒙鸡蛋”如何出山到广州的整个产业链的采访,探寻黔货出山可复制的破题路径,回来后迅速写成《毕节乌蒙鸡蛋出山记》一文,天眼点击率很快突破十万+。这次采访,让我更加坚定做好扶贫报道的信心和决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作为一名多次获得各类新闻奖的扶贫报道记者,我将更好地践行“四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典型经验报道,为精准脱贫树立引路标杆,书写好伟大时代的新篇章。
方春英:我在“三农”采访中汲取养分
我叫方春英,是贵州日报报刊社山地新农业专刊的记者。小时候,我不爱说话,身边的朋友没有几个,我的父母总是让我学习别人家的孩子,要活泼开朗些,多交朋友多条路。而现在,我是一个话痨,和谁都能侃大山,什么话题都能聊得风生水起,从厅局干部到村支书、从耄耋老人到小学生、从高校教授到种水果的农民,我身边多了很多很多的朋友,由此我终于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不再让父母感到操心。这样的改变,是从我当了记者之后开始的。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我,虽然学的是新闻专业,但是对业务还是不懂,我总是静静地听着别人说什么,不敢插话,生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年,报社安排我到安顺驻站,我身边再也没有了庇护,我必须硬着头皮,自己去采访,和别人对话。我不懂农业也不懂基层,我总是很害怕自己问的问题很弱智,总是逃避采访。直到我采访了一位辞掉贵阳工作到村里做村支书的律师,他告诉我,人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老师,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且努力去学习去改变就很好了。我终于认识到,以往人生中的沉默,是源于自己知识水平和思想眼界的受限,我的世界太小了,必须勇敢走出去。走出去之后,我发现了辽阔的天地,当我采访不同的人,就是在学习他们过往人生中最精华的知识和最深刻的领悟;当我采访不同的人,讨论的过程也让我开阔了思路形成新的认识。就这样,我的世界越来越大。年开始,我专门从事农业农村和林业的报道,渐渐地对这两个领域有了较为专业的认识。我发现,面对采访对象我不但不再害怕说错话,甚至能够进行思考,和他们讨论问题的原因、*策的利弊、解决的途径。在脱贫攻坚报道中,我还认识了很多贫困户和农民,相较于专家和干部,他们或许不能给我太多技术和知识,但是却给了我最珍贵的精神养分,面对困苦的生活,他们的坚持、乐观、质朴,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成为一个更加宽厚的人。未来的人生中,我仍然是无知的,但我会努力无畏,去拥抱更大的世界。
邓钺洁:辽阔乡村守花开
年成为记者至今,我采访足迹几乎遍布贵州的88个县(市、区),头发比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少了,热情却丝毫未减。还记得我刚进报社时,脱贫攻坚的冲锋号正吹响于贵州大地,作为职场小白,我要在这个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战场上完成自己的每一篇写稿任务,对于在城市长大的我来说,不是易事。最开始,我连行*村和自然村的概念都很模糊,建档立卡怎么建,产业扶贫怎么扶,经济作物有哪些,套种有什么讲究,“大比武”又有哪些奇招?陌生的领域,每一个文字细节都需要花费时间去多学多问。年,“双百三同”大型蹲点调研采访活动开启,我被分到绥阳县太白镇富裕村蹲点一个月,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一次深入了解农村的宝贵经历,在这里,我报道了村民张敬礼的故事。他几年时间在荒坡上种出了千万身家,还带动了几十位村民发展竹笋产业。这个村的村支书是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女生,她不时跟我分享自己要带领村民致富的梦想。对村里的各种情况,她总是了如指掌对答如流,我内心对她敬佩不已……几年来,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上个月,见到坚守乡村24年的村医石世琼,我问她:“如果时光能倒流,你还会不会当村医?”她沉默了一会流着泪说:“就是太对不起家人。”我置身于她的故事,也跟着流泪。前两天,见到爬着行走的致富残疾人王昭权,我被脆弱而又顽强的生命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返乡创业的张万登,“一生只为一条渠”的*大发,人民小酒的当家人余留芬……山里人耐住寂寞,在艰苦中揉碎艰苦的一个个故事,组成了我的一篇篇稿件,这其中有获得中宣部阅评表扬和贵州新闻奖一、二、三等奖的稿件。这些故事积蓄了我的一笔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在困境中坚强面对,在挫败时乐观向前!今年疫情期间,我联系到蔬菜集团的车辆,帮汇川区村民把捐献的10吨蔬菜运往了湖北恩施。村民们说:“真谢谢你,小邓。”我心想,其实是我要谢谢我的一个个采访对象,是他们丰富了我的情感和智慧,让我在乡村迅速成长。是他们让我更加坚信,唯有扎根基层,才跟得上这个伟大时代的节奏!
金忠秀:情牵“三农”逐梦前行
我是金忠秀,贵州日报报刊社农业农村新闻部的一名记者。年茶学专业毕业的我,在去年7月幸运地进入报社,走进新闻行业。一年的经历和收获让我对新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记者这个神圣的职业带给我的是一份使命和担当。选择做新闻记者,就是选择了奔走和忙碌,选择了勇敢和责任。而跨行来到这个行业也就意味着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新闻专业知识到采访写作技巧,再到时事*治的学习和积累,我不断努力。记者要对自己写出的稿件负责,写出的新闻作品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引导大众思考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每次采访写稿时我都会认真考虑。感恩新闻记者的身份,让我结合所学,用一纸字卷为新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关于茶,我依旧保持着热情和兴趣,在采访相关主题的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茶农、茶商、茶专家,从源头上掌握了大量生产一线的一手资料,对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一年来,我也不断思考自己所学的专业如何在新闻行业得以运用,有迷茫也有困惑,报社的老师一直鼓励着我,告诉我:“思维要打开,不能局限,当把关于‘农’的方方面面都把握清楚的时候,再反观茶,你会有不同的发现。”是啊,正是因为这个机会,我接触到了农业、农村、农民,也正是因为这个机会,我可以用更广阔的视野解读茶行业。感恩新闻记者的身份,让我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见证了千年圆梦的历史时刻。新闻工作者用笔和镜头讲述着贵州全省上下奋力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和成功经验。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让我也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脉搏。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返乡创业开启致富路……都是我采访报道的主题。期间,多少次触动和感悟都让我坚定了理想,坚持扎根生活和群众,深入一线捕捉“活鱼”,传递着新时代的好声音。我深刻感受到,记者不仅是一种岗位,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崇高的事业。我很骄傲地说,我是一名记者,时刻准备着,时刻记录着,时刻守护着,时刻在路上!
刘蓝婴:深入前线砥砺脚力
国庆节,回了家。临走前,妈妈帮我刷鞋,边刷边念叨:“这双鞋才穿了半年,就磨破成这样,工作还是辛苦哈?”工作一年多了,习惯了报喜不报忧,这回算被抓了个正着。22岁,我大学毕业,无缝连接地考进报社,正好赶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班车。离开校园的前一个晚上,大学同窗问我工作上有什么规划,我说,想和范长江写《中国的西北角》一样,记录贵州的脱贫故事。于是,我怀着“保持热爱,奔赴山川”的“热鸡汤”上了路。这一路,我遇到了遭遇车祸后弃车赶往群众会的年轻女干部宋冰,参加了倒在扶贫冲刺路上的扶贫队员李清平的告别仪式,看到了威宁牛栏江边的农村妇女忆苦思甜后留下的眼泪,听到了成贵高铁在毕节试验区响起的第一声鸣笛……脱贫攻坚,这场举全国之力的伟大实践,正在深刻改变着各方土地。贵州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如何真实反映这段历程,作为一名记者,我个人认为,应该客观地打量,深入地体察。从业一年多,说实话,许多门道我都还没摸清楚,现在采访前心里还是会不停打鼓。要谈感受呢,还是去牛栏江采访印象最深,因为这段历程,走的路最多,思考的也比较多。山高谷深、人背马驮、抓阄入学、溜索过江,这是牛栏江沿岸群众曾经的生活图景。那里的景象,天然有种悲情。那里的村民,天生带着股劲。人与自然环境的博弈历史,让太多故事在此上演。作为记者,我兴奋不已。当我在采访时,一次次把采访对象的伤疤撕裂开来,多少是有些自私的。我矛盾过,但我坚信,这些新闻就像刺破云层的阳光,会是脱贫攻坚最有力的诠释。历经5个月的打磨,《决胜牛栏江》一文在光明日报整版刊发,说实话,挺过瘾的。当成就报道成为了脱贫攻坚最主要的报道题材之一,如何采访以及怎么表达,是个难以拿捏的问题。或许,所有的好故事结局,都是幸福欢乐的。但并不意味着苦痛的消失,而是化作新生活的动力,不断向前。总之,一年多的时间,只能谈得上体验和尝试。在媒体行业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我依然庆幸,经历过传统媒体的磨练和洗礼。
吴采丽:用脚步丈量时代变迁
生于贵州,我对贵州却并不熟悉。山,是过去我对自己家乡的唯一注脚。而走出大山,也成了我从小的梦想。也许很多人像我一样,曾一度想“逃离”自己贫穷的家乡。过去近10年的求学岁月里,每年我像候鸟一样,从贵州出发,“迁徙”到省外各地。一路变迁,对比着家里与家外,见证着过去与现在。家乡的努力举目可见,家乡的变化可赞可叹。脱贫攻坚如火如荼,全面决胜小康胜利在望。在这历史的节点,新闻人该去被需要的地方。转身,回乡,用脚步丈量时代变迁,用笔尖留下可爱的人们一起撕掉绝对贫穷标签的温情。年的7月1日,我正式进入贵州日报,这也是我入*5周年的日子。选择聚焦农村,不仅是因为这里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或许是因为一种小情怀。真正认识贵州的山,应从贵州高地乌蒙山区开始。第一次出差,第一次深入威宁自治县牛栏江畔,连绵的石山,横亘眼前,不曾给人喘息的缝隙。一条碧绿的江,深深嵌进红*色的沟壑。一根根锈迹斑斑的溜索,低语呢喃。也不知人们哪来的勇气,生生挖开了一条蜿蜒的毛路,供车通行。左边是峭壁落石,右边是江底相迎。那一次,我终于读懂了那句“掉下去,能接住你的只有牛栏江”的悲凉;那一次,我终于体会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绝望;那一次,我也明白了易地扶贫搬迁*策的重要性。从乌蒙山到武陵山,从麻山到瑶山,攻破一座座大山之困,离不开一群可爱的人。在乌蒙山区的毕节金沙县龙山村,我了解到脱贫攻坚队“18罗汉”为全村46名大龄剩男招亲的故事。清一色的男子汉阵容,他们是人子、人夫、人父,在脱贫攻坚一线,暂舍小家,只是为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在武陵深处的松桃自治县,两个“门当户对”的兄弟村,两个指挥长“巾帼”“须眉”相比拼,在脱贫攻坚战场,两支队伍一路互相提携互相勉励,分秒必争,奔向胜利。在麻山腹地,我看到了望谟县以“一棵树”(板栗)壮大产业带民富的传奇。过去,山是贵州之痛,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州财富万千。脱贫攻坚的决心,在贵州大地上,铿锵有力。
刘悦:讲好“三农”故事是天职
我通常把自己当成一个记录员,记录别人的故事、经历和人生,却不常记录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贵州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农业农村题材内容十分丰富。从种植能人到产业工人,从产业坝区到物流基地,从农村危房改造到易地扶贫搬迁,从各类蔬菜瓜果到家禽牛羊养殖……每一个新的题目我都满怀热忱,用心用情去体会,去记录,去书写。不曾在农村长大的我,小时候分不清禾苗和普通草苗的区别,闹出“这片草长这么好,为什么不放牛来吃”的笑话。这件事虽然过去20年,我仍然记忆犹新,不断提醒着我,脚踏实地,在这片土地汲取知识。不怕脚下有泥、额头有汗。真实、真诚、真心对待每一次采访。这几年,深入乡村采访的我,见证了太多的感动与不懈。年,长顺白云山社区居民王文华大爷离开了住了大半辈子的木板楼,搬进了了县城楼房,我有幸记录了他们一家打开幸福门的一刻。两年后,我回访王文华老人一家,孙子在县城小学就学,儿子在搬迁点就业,老人自己在小区里当环卫工,与两年前不同,他们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与对未来的希冀。记录有温度的瞬间,是我在采访广大农民时心中的坚持。在各项脱贫*策的实施和各方社会力量的帮扶下,贵州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餐馆老板张加美搬出大山自己创业,开启新人生;凤冈县土溪镇曾令本通过养殖肉牛,带领周围群众增收致富;从江县下江镇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赵春平常驻肉鸡养殖基地,手把手教授当地群众养殖技术……每一个不同身份的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自己或者他人摆脱贫困,向着小康目标不停奋进。作为一名农口记者,把自己扎根泥土。冬天去最冷的地方,夏天去最热的地方,见证了农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用镜头记录下了精准扶贫战略下受益农民喜悦和激动的笑脸,这是件幸福的事。 永怀初心,热爱土地,讲好“三农”故事是我的本职。只有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与农民交朋友,用真心、真情、真爱去感受农村、感悟农业、感激农民,写出真正有“温度”的报道。
编辑游正兰唐怒娇
编审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