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学评论丨好的报告文学是行走出来的
TUhjnbcbe - 2023/6/17 20:53:00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者:尹红芳

责任编辑:只恒文


  近读《湘路》,既感喟作者跋涉山水、视通万里的艰辛与执着,又惊叹于作者炉火纯青、思接千载的笔力与宏阔,更欣羡于作者锦心绣口、披沙沥金的细腻与洞见,掩卷沉思之余,几点拙见,与读者分享。


  首先,全景观照,打通了过去到现在的时光隧道。


  在《湘路》一书中,作者方欣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向我们展现了一部大气磅礴的湖南公路成长史,其间有筚路蓝缕的艰辛,有开山劈水的气势,有琤琤淙淙的斧凿,有呼啸喧嚷的机械,这一切,无不完美诠释了力与美的融合。欣来以温婉又充满力量的笔墨,用心用情书写了湘路的“前世今生”,并巧妙地融合了地域历史和公路历史,历史和现实完美融合,展现了其采访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


  在对公路历史的书写中,她又不是简单地粗糙地写历史,在时空转化的态度上,又显得特别自然、融洽。比如,书中写道:“仿佛又回到30多年前,听到叮叮当当的斧凿声,看到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正站在桥头眺望,这个老人就是田云跃……”作者善于以这样娓娓道来的方式,带领读者实现时空的自然穿越,让读者随着她细腻的笔墨,走向历史的深处。


  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的文学,好的报告文学是行走出来的,报告文学作家要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实地勘察、现场采访,才能创作出一部好的作品。阅读《湘路》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每一笔书写,每一处内容的呈现,都是用脚在一步步坚实地丈量,作者也在书中真实地书写了她的采访行踪,如实地展现了她的“归去来”。阅读这本书,读者就好像坐在舒适的影厅,伴随着作者的解说,身临其境地融入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其次,情真意切,架设了情感到理性的七彩天桥。


  作为一名湖南公路人,作者对湖南的每一寸公路的建成都满怀欣喜,对每一位公路人都充满了孺慕之情。这是她用心去感悟“湘路”的原动力,也是成就本书厚重与深沉的最好注脚。


  报告文学作家要写出好作品,只有先感动自己,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去感动别人。这部作品,欣来是先把自己感动了,采访中的那些感动的人,感动的事,常在不经意中触动着她那颗柔软的心。正如作者写道:有多次,她内心汹涌,有多次,她想流泪。正是此般深情,此般用情,促使她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饱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温度。


  采写中,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突然明白了采访时他靠在椅子上那副疲惫的样子,拖着受伤的身子,一天到晚在外奔波,有那么多的事需要他操心,劳累的程度,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人叙事的方式,已然走出了千年不变、千人一词的旧式农耕文明乡愁与田园式牧歌的咏叹,区别于那种哀歌般呻吟和苦难血泪般挽歌式的惆怅,作者善于写情,但却又恰到好处地融入了理性的思维、客观的视角,如此情真意切,又合情合理。


  第三,造微入妙,打造自然与人文的空中画廊。


  与一些报告文学作品不同的是,作者极为擅长用诗意的渲染和细腻的笔触去铺垫烘托,娓娓道来,让人深深沉浸在她精心编织的情境中难以自拔,并可时时撷取葱茏的美感和内心的触动。


  作者写矮寨大桥:“在蓝天之下,峡谷之间,似一根优雅的琴弦,等着谁的手来弹奏?上面是漂浮的白云,下面是蜿蜒的河流,白墙黛瓦的村寨,四周是层层叠叠的青山,天地人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


  写雪峰山顶的雪峰道班:


  “窗外是沅水,在阳光下像蓝色的绸缎,浩渺,空茫,顺着山势千回百转。随着车的快速行驶,两边的山峦越来越窄,有些地方似乎触手可及。隔着窗玻璃,望着窗外一一掠过的木屋、橘园,收割后如母亲袒露了胸脯一样的田垄,不知为什么,内心那种对于此行的期待,像蜜一样变得越来越浓。”


  可以说,这些闲笔的表达,增添了真实、生动、鲜活、趣味的效果。有些细节的描写,自然巧妙,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前后呼应。


  第四,宏微结合,开辟了文学与纪实的高速通道。


  如果仅仅只有宏观的俯瞰,作品不免显得空疏,作者既然如此善于诗意的渲染和铺垫,那么,细节的挖掘和书写自然也不在话下。


  对于报告文学作品来说,细节的书写尤为重要。《史记》千百年来被一代代文人墨客奉为民族的信史与文学圭臬,在于那些珍珠般的经典细节,令人过目不忘,千古咏叹。


  可以说,报告文学的细节化、经典化,其实就是文学化。报告文学当下最受人诟病的就是文学性的缺失。而《湘路》这部作品,细腻地书写了诸多细节,那些过目不忘的场面、故事和情景,在动人的描述中展现了情感的温度;不仅如此,全书俯拾皆是的诗化语言,更如熠熠闪光的珍珠,令人常有着意外之喜。


  我认为,作者欣来这部《湘路》,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她在书写中,常常将自我巧妙地置身其中,展现了在场的体验之真;常常巧妙地融入自我对人物和事件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思想之美;常常引用采访对象原生态的语言,展现了文本的朴素之美。


  翻开这本已经出版的书籍,看到她的厚实,她的大气,她的精美,说实话,我有些被感动。


  作为一个深深热爱报告文学并一直致力于报告文学创作的作者,我深知,欣来写出这样一部好的作品是多么的不易,其间,日复一日走访的艰辛,一分一秒创作的坚持,一点一滴情感和心血的投入,对创作者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我知道,欣来以前主攻散文,在很多纯文学大刊名刊发过很多作品,其文笔清新、隽永,笔耕不辍,向来为我钦仰。她曾和我交流这部书的初稿创作过程,那是从春节开始,她每天没有出门,埋头深耕,忍受持久的孤独和寂寞,终是成就一部如此高质量的作品。她的心血、她的深情、她的才情,深刻而淋漓地展露在书的一章一节、一字一句中。

丨审核:杨月

丨复核:周伟

《中国青年作家报》为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报社主办,周报,每期16版,设有新青年文学、对话名家、文学评论、当事人说、志愿文学、我的亲朋、大美河山等板块。

来稿字数不限,视频、漫画、摄影作品等也欢迎,因为我们有容量无限的新媒体平台:中国青年报App创作频道。题材不限,因为我们不想限制你的想象力。年龄不限,因为青春不老。

欢迎文、图、音视频投稿:zgqnzjb

cyd.cn

审稿周期:两至三个月。

审稿周期:两至三个月。

订阅《中国青年作家报》,请联系毕老师,,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评论丨好的报告文学是行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