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个人越活越高级,源于懂的三七定律
TUhjnbcbe - 2023/6/30 20:39:00

文/鲁西西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

林语堂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年少时,不论是感情还是事业,我们总想拼尽全力、做到极致。而时光匆匆,浮生过半,蓦然回首才发现:生命最好的状态,不是圆满,而是留白。

《菜根谭》有言:“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生活如画卷,七分浓墨重彩中,留三分空灵自由。如此,更能相得益彰。

人到中年,最高级的活法,不过是三七定律。

七分热闹,三分孤独

这些年,越来越多人提倡“孤独力”。

在他们看来,能够利用独处的时光,心无旁骛地打磨和提升自己,是一种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小鱼和莉莉是大学好友,毕业后又进了同一家广告公司。

莉莉喜欢独处,没事就琢磨国内外的获奖广告,还一直在读各种专业书籍。

小鱼则是个社交达人,进职场后更是把社交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总是想方设法结识客户和业内大咖。

业余时间里,她不是跟着领导应酬金主爸爸,就是挤到各种社交圈里打酱油。每次和牛人合影,她都不忘晒到朋友圈里。她还笑话莉莉只会埋头苦干,一点人脉都没有,方案做得再好也没人赏识。

不久前,公司接了个房地产广告的案子。小鱼满以为这个案子会落到自己头上,因为她和这家公司老总喝过好几次酒,对方直夸她情商高。可后来,客户却指定了莉莉,因为看过她之前做的几个方案都很满意。

小鱼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她努力结交的人脉,关键时刻却派不上用场。

余秋雨曾说:“不要一味在朋友中寻找价值,年轻人更应守住自我,安安静静地工作和学习,未来的你才会比现在的你更精彩。”

上世纪70年代,当同龄人都为调职、提干而奔走时,余秋雨却躲在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

年,凭着一系列戏剧学术著作,刚满40岁的余秋雨,被破格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

人有了成就,朋友自然就多了。彼时,余秋雨家中总是宾客如云,到哪都有追随者。可他却没有在如云的追捧中迷失自己。

年,余秋雨辞去上戏院长职务,远离人群,独自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址,写出了震惊文坛的《文化苦旅》。

三毛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适当社交有助于个人发展,但能让你成长的,却是那些独处的时光。

与其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社交上,不如留三分孤独,静下心来打磨自己。

不论是努力提升专业技能,还是好好学个一技之长,都能让你自带光芒,吸引更多人的注目。

当你变得越来越优秀,无需刻意经营人脉,自然会有更多优秀的人与你同行。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热闹的人群中,为自己留一隅独自成长的空间。

独处时向阳生长,才能在人群中熠熠生辉。

七分忙碌,三分清闲

常听人感叹:“现代人活得太累了!”

越来越多的人活成了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日复一日高速运转着。明明是为了生活努力赚钱,却离美好越来越远。

同事大李设定的人生目标,是在35岁前实现财务自由。

前阵子,他接了个分成很高的项目。为了赶进度,他通宵达旦地加班,困了就一杯接一杯地灌黑咖啡。

项目做成了,他却开始严重失眠。一连两个月,他几乎每晚都睁着眼睛到天亮。

老板看他上班总是没精打采,甚至趴在办公桌上打盹,劝他休个长假,也不敢再指派新项目给他做了。

梁实秋说:“忙碌就像憋气,憋久了自然脸红脖子粗,适当放松,工作才能长久。”

日子越忙,越要学会忙里偷闲,寻找遗失已久的那份清欢。

丰子恺先生,就是一个懂得忙里偷闲的人。

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的故乡石门湾就有小火轮了,到杭州不过三小时路程。可他在两地间往返时,却常选择慢悠悠的航船。

白天,他欣赏沿途两岸的农舍风光。夜里,枕着河水安然入睡。兴致来了,就上岸游玩一天。

彼时的丰子恺,要写散文、画画,要做学术研究,还要出书,何尝不忙?可他没有匆忙赶路,而是刻意放慢脚步,花上两三天时间,细细体味这份悠闲。

这不仅让他在忙碌中得到片刻休憩,还获得了新的创作灵感。那幅著名的漫画《三娘娘》,就源于他坐船路过塘栖时的所见。

《礼记》有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弹簧压得过久会反弹,琴弦绷得太紧易断裂,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你感觉节奏太快、压力太大,不妨按下暂停键,给自己一点缓冲的时间。

哪怕只是到公园走走,看看云卷云舒,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都有助于平衡身心,保持清醒而积极的状态。

古人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忙碌的日子里,留三分清闲。

在忙闲之间自由切换,既从容务实,又不失生活情趣,这才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

七分努力,三分随缘

前阵子,好友小舟发了条朋友圈:“拼尽全力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好难过。”

两年前,为了老板承诺的经理职位,小舟放弃恋情,到外地辛苦开拓市场。可回到总公司后,她却发现经理的位置早被老板的亲戚顶了。

小舟不甘心,她觉得自己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小舟的遭遇,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确实,不是所有努力,都能获得预期的回报,但也无需气馁,因为命运自有安排。

听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年轻人非常热爱写作,他立志成为一名作家,每日笔耕不辍,还不时给各大报社杂志投稿。可他投出去的稿子,却总是石沉大海。

年轻人不气馁,还是坚持写作、投稿,终于有位编辑给他回了信。编辑说:“您的稿子我都看过了,坦白说您缺乏写作天赋。但我发现您写了一手好字,可以考虑往书法方向发展。”

梦想破灭的年轻人,并没有怨天尤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写作,转攻书法。后来,他成为了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老师,慕名而来的学生络绎不绝。

南怀瑾曾说:“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没有为梦想拼过的人生,是遗憾的。但有智慧的人,却懂得人生七分靠争取,三分靠随缘。

与其执拗于结果,不如多几分豁达。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后汉书》有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努力或许换不来预期的结果,但付出却从来都有收获。毕竟,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要有努力争取的勇气,也要有顺其自然的豁达。

此处耕耘,彼处收获。人生柳暗花明,你的付出和努力,或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于你。

有人说:“国画的最高境界,是留白。一纸之上,浓淡相宜,疏密有间,交相辉映,顿生美感。”

人生的最高境界,又何尝不是如此?

于喧闹的人群中,留三分宁静,打磨优秀的灵*。

于忙碌的烟火中,觅三分清欢,安置疲倦的身心。

于汲汲的追逐中,多三分随缘,静待彼岸的花开。

最高级的活法,不过是三七定律。动静相宜,有忙有闲。努力不执拗,洒脱不颓丧。如此,恰是圆满。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人越活越高级,源于懂的三七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