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递了20年武安报
刘西海
我于年参加工作,是武安市邮*局一名普普通通的邮递员,每天和报刊杂志信件打交道。其中我感觉最亲切的,就是咱家乡的报纸——《新武安》。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和报刊杂志打交道如同家常便饭。我每日的工作就是配送*报*刊到**机关、企业、乡村、果园农场和退休人士手中,这也是每个邮递员的使命。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没有现在的智能手机,网络也不发达,报刊杂志是人们用来阅读的最主要工具之一。每次武安报分发下来的时候,我们投递员总是先睹为快。早期的武安报是四开四版,黑白印刷。报纸的纸张有点灰黑,手摸上去还有点掉色,每次分拣完报纸后,还得洗一把手上的黑墨。当时一卷报纸50份,如我们投递的道段是份的话,我们就直接拿四卷正当好。
记忆中,早期的报纸名称叫《武安市报》,后来还陆续换过几回名字:《邯郸日报·武安版》《武安时讯》《武安报》等,最后变成现在大家熟悉的《新武安》。随着时间的推移,报纸版面不断增加,由最初的四开四版变为后来的四开八版,再后来又变成对开四版。印刷方式也由最初的黑白印刷变为现在的全彩印刷。
《新武安》每周两期,原来一直是周二周五发行,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发行日期改成了周三周五。《新武安》有许多版块,头版以*务*务信息为主,其它版面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民生、法治等方方面面,还有一个深受大家喜爱的文学副刊“太行花”,每次投递《新武安》时,总有人问我,这一期报纸上有“太行花”没有?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在我配送的道段上,有一位老*员,订阅了一份武安报。每次看完报纸后,他总是认真地保存起来。在他书房的一角,从地面开始,已经积攒了一大摞,足足有凳子那么高,上面用一块大理石板压着,下面,有的报纸边角已经发*。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一位武安报的忠实粉丝。
还有一位退休教师,数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偶尔向报社投稿。他写的一篇神话故事《刘海戏金蟾》曾刊登在武安报上。对此,我记忆犹新,因为这个故事的发源地就在我的家乡。
我也曾在家乡的报纸上刊登过稿件。那是十几年前,我写了一篇鸿田旅行社热情为游客服务的表扬信,没想到几天后就在“读者来信”栏目刊登,让我喜出望外,也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我于年加入武安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成为人们眼里所谓的“文化人”。其实我心里最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家乡的报纸——《新武安》。
如今的《新武安》,从编辑到记者,从出版到发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名邮递员,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路有多远,我们的初心永远不变,那就是把每一份报刊杂志按时按点送到每一个订户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美丽的新武安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本文作者系市邮*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