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上海街头
你有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有一份报纸
记录了你的青春
记录了父母,甚至祖辈的青春
今天,她70岁了!
70年前的今天
新中国第一张公开出版的青年报纸
《青年报》诞生在上海
70年来,青年报人在多期报纸里
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
见证着上海的光荣与梦想
也伴随着年轻人的成长和青春
*浦江边、世博轴上…
上海那些绚丽的霓虹灯中
都传递着同样的祝福:
《青年报》,生日快乐!
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暮然回首
邂逅那无比熟悉的名字
追溯历史、勇于尝鲜、绝不墨守
这是《青年报》和青年报人最鲜明的特质
这种内生的创造力
也是今天的我们传承火炬、接续发展
的重要支撑和精神力量
↓这个视频,让你发现青春↓
03:52今天下午
新老青年报人集聚一堂
共庆《青年报》70华诞
纪念青年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
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
“《青年报》的70年,是充满青春记忆的追梦之路,是洋溢青春热情的担当之路,是释放青春活力的奋斗之路,是激荡青春思想的创新之路。”座谈会上,青年报社*委书记、社长李清川作了题为《在新时代旗帜指引下,向着全媒体时代进发》的主题汇报。
李清川
自今年1月23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融媒体中心成立以来,呈现出积极变化:中央厨房逐步成型,新媒体平台继续壮大,融合创新产品持续涌现,融合报道的青年特色更加突出,媒体经营持续向好。初步形成“青春上海NEWS”即时新闻播报+“青春上海两微”重点内容整合传播+短视频产品网上传播+《青年报》纸媒呈现的多层面的传播模式,实现了“先网后报”和移动互联网优先。
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已经逐步成熟的基础上,青年报社将加快推动青年报青春上海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产品布局,持续完善配套改革。
70年峥嵘岁月稠,新时代秉笔写春秋。《青年报》70年的发展是一代代青年报人接续奋斗、呕心沥血的成果。作为老报人,丁法章在年至年担任《青年报》总编辑。现场,他以几个小故事,带着大家一起走进《青年报》的回忆中。
丁法章
和《青年报》结缘是从初中开始,读初中时我的课外读物最主要就是《青年报》。我喜欢写文章,不断向报纸投稿,《青年报》是最主要的一家,屡投不中。直到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半夜敲门叫关灯》,写的是一位退休老爸爸挨家挨户说服居民关灯省电的故事。没想到中了,还配发了插图!我至今还记得刊发的编辑和美编叔叔的名字,那是我第一次和《青年报》有了交集。
从年到年,我在《青年报》任总编辑,这5年对我锻炼太大,使我的新闻理想得以实现,是让我在工作各方面都有所长进的非常好的平台。
青年报社融媒体中心“青春上海”编辑部首席编辑唐昱霄是年纪最大的一批“90后”,在青年报工作已经第8个年头。他作为青年报年轻员工的代表,分享了这8年的工作感受。
唐昱霄
年春节过后,团市委成立了青春上海媒体中心,报社组建团队入驻团市委运维“青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