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浅谈企业统计工作的管理方式18057
TUhjnbcbe - 2020/6/30 10:47:00

浅谈企业统计工作的管理方式


摘要:企业统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准确,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及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但目前企业统计工作尚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负面影响,提高统计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强统计工作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方式,以期使统计工作真正为企业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中国论文


关键词:统计 管理 方式


1引言


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企业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统计数据反映了企业经济的总体情况。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是企业管理中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准确及时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实事求是是企业统计工作的核心。目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决策带来消极影响。


2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2.1思想认识不高,重工作、轻统计


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在企业基层中认为完成实际任务是所有工作的重心,统计工作只是例行公事,存在马虎应付思想。所有的人力、物力均投入不够,造成统计工作成为企业行为实施中的一项可有可无的边缘工作,造成统计工作不严谨、不科学、不及时,严重影响了统计的基本职能,给企业经济情况的分析和决策带来极大的不便,极大的降低了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的发挥。


2.2人员素质不高,人员不稳定


基层统计工作薄弱,队伍不稳定由于基层统计员调换频繁,队伍不稳定,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是新的统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不熟,缺乏工作经验,法律意识不强。二是部分领导对基层统计工作重视不够。部分领导从思想上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三是基层统计工作任务太重。有的基层安慰统计员仅有一人,但身兼数职,影响了统计信息的质量;四是基层统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低,难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五是是在队伍建设方面,有的统计员业务刚熟悉就被调换掉了,有的是刚培训完又被调换掉,培训没有换的快,形成了年年培训年年新。


2.3存在行*干预,影响统计工作的真实有效性


在企业中各基层单位统计数据往往受到行*干预,所有的统计数据均经过加工和改造,以达到完成目标、应付差事、邀功请赏之目的,从而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使得统计工作流于形式和表面,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济的真实情况,给企业的决策者带来了诸多干扰和误导,严重影响企业的战略方针的制定。


2.4统计手段单一、技术落后


统计是一项严谨科学技术,但在实际企业管理中,统计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数据表格的填报,基层单位只是为填表格而填表格,死搬硬套,不去客观分析数据。在统计相关数据是只是从纸面到纸面,缺乏调查研究,缺乏对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且大多数数据没有经过客观分析而得,缺乏统计相关技术的应用,易于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使统计数据失真,而失去统计的意义。


3企业管理中统计工作的管理方式


3.1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首先,领导者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特别是各基层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要彻底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会使用数字的领导是不会工作的领导,不重视统计的领导者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其次,统计人员应树立以统计服务质量求生存的观念。克服消极思想,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旧思想,旧观念。所以必需下大力度,真正地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这样统计工作实施起来就有了基础。


3.2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一是要有的学习精神。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对层统计人员一定要发扬学习精神,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加强统计业务及相关知识学习,要学懂、学精、学活,增强理论功底,提高*治素养,扩大知识储备。要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为创新思路、举措、增强信心、决心提供不竭源泉。二是提高自身素质,统计工作过程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五个阶段。无论是制定方法制度还是组织调查实践;无论是统计分析还是进行统计预测,都要求统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统计业务知识、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具备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统计人员要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报表、文字处理和统计资料的综合开发。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具备有业务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统计是一门科学,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日益扩展。我们从事统计工作,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而且要熟悉掌握一定的统计技巧,这样才能成为统计行业的行家理手。


3.3稳定统计队伍


稳定统计队伍,保持基层统计队伍的稳定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应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使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有声有色;二是用*策的方式规定哪一级统计人员应参加哪些生产、经营和决策活动,应享受那一级的*治和生活待遇,从*治和物质上提高其地位;三是基层领导人员要支持统计人员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四是统计人员要树立信心,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用自己优秀的工作来提高地位,相信“有作为就一定会有地位”;五是认真抓好培训工作,特别是职称考试工作、计算机技术和英语学习鼓励统计人员全脱产和半脱产培训,使统计人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队伍素质,稳定队伍,增强动力。


3.4加强基础统计工作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做到数出有源,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卡片、单据等形式,对劳动工资情况所作的第一手数字或文字记载,是未经过任何加工整理的初级资料,它直观真实的反映情况。若将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资料比作源,统计报表数据则是流,只有源流,方可流长。因此,要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从源头入手,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劳动统计台账。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内容要全面、详细,能够容纳劳动统计报表全部的指标内容,这样才能做到领导需要什么时候的数据就能随时提供,不至于因时间仓促而编造统计数据。同时上级业务部门要对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加强检查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保证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能够及时地如实填报和登记。


3.5丰富统计手段,提高统计的科技水平


统计工作技术手段上要不断创新,适应信息时代需要。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当前的形势下,统计工作的主要职责就是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数据和统计服务,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形式和内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络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统计方式进行全面改革,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统计手段、统计制度方法、统计体制的全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和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性,,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决策层对统计信息服务的迫切需要。要改变有些统计工作人员知识陈旧、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状况,加大对调查技能、络信息、宏观经济研究等有关方面知识的学习,增加新知识,增强新观念,不断丰富统计手段,利用当前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统计工作服务,达到统计真实、迅捷、准确、有效之目的。


4小结


通过对统计的管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丰富企业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技术应用,使统计工作能真实、准确、有效地反映当前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为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使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使企业在当代经济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企业统计工作的管理方式1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