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及男女观和现在完全不一样,而“男女之防”的问题对于古代女性来说极为不公平,以看病为例,古代女性在诊治过程中为了避嫌,给中医大夫带了许多麻烦,而明清时期,是妇女贞节观及其伦理道德发展最极端的时期,甚至在古代皇宫中,妃子们看病也存在着男女之防的问题,但并非以民间流传的“悬丝诊脉”来诊断病情,不过“悬丝诊脉”这种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在古代伦理观,特别是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男女之防非常严苛,男女之间为了避免身体接触而有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这种伦理观上到皇家,下至普通百姓,全都将其奉为圭臬,特别是在皇家,后妃、公主等女性的男女之防更加严格。
因此,民间就有了“悬丝诊脉”这种说法,悬丝诊脉顾名思义就是当男性大夫为女性治病时,为了避免身体直接接触,在女性患者手腕的地方系上丝线,医生用手指接触丝线的另一端,通过丝线来感受脉搏的跳动情况。
在民间流传的版本里,唐代孙思邈为长孙皇后看病时,就用过“悬丝诊脉”的办法,但传说毕竟有夸大的部分,在实际情况当中,古代医生都是如何为宫中女性治病呢?本文以清朝宫廷医疗档案记载以及部分明朝时期的记录,来探讨“悬丝诊脉”这一谣言的来由。
清朝时期的太医为宫中女性治病都有详细记载,光绪4年,宁寿宫司房承差太监信修明记下了太医给慈禧太后治病的具体情况:“......先告知李莲英,李传上差首领,叫大夫请脉。......大夫进殿先是跪安,太后将手伸出,放在脉枕上,妈妈、女子代蒙一块绸布,两位大夫跪在左右,各诊脉一次”。
通过清朝太监的这段详细记载,可以知道清朝时期,太医为太后诊脉时并不是通过“悬丝”来诊脉,而是让太后将手伸出,放在脉枕上,让下人代蒙上一块绸布,用布来隔开太医和太后的肢体。
裕德龄曾被慈禧认作干女儿,她曾在宫中住过一段时间,为慈禧太后担任外文翻译,她对宫中太医治病的记载比信修明所写更加详细,她所记载的史实中,也明确写道只是隔着薄薄的沙绸:
“太医是这样看病的,在太后左右两边放上一张小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软垫,太后坐在御座上,四位太医磕完头后,分别跪在太后两侧,女侍官帮太后将手腕露出来,两只手腕上分别盖上一条极薄的手帕,因为任何男人的手都不准直接触到太后的玉体。”
裕德龄的记载已经很详细了,宫中太医给女性病人看病时,通过的并非是所谓“悬丝诊脉”,用“隔纱诊脉”来形容会更加贴切。
除了旁人叙述之外,清朝的太医薛宝田也写过诊治记录,太医所写和裕德龄的说法稍有不同。光绪6年,慈禧患病已久,久治不愈,于是征召宫外名医。薛宝田是当时的江苏名医,因此被应征入宫,他在《北行日记》中记下了给慈禧太后看病的具体情况:
“皇太后命余先请脉,余起,行至榻前,榻上施*纱帐,皇太后坐榻中,榻外设小几,几安小枕,皇太后出手放小枕上,手盖素帕,唯露诊脉之三部。余屏息跪。两旁太监侍立。余先请右郎,次请左郎。”
由于这条记载并不详细,但也可以看出,由于薛宝田等人并不是宫中太医,慈禧太后是坐在*纱帐中并没有露面,薛宝田因此没有直接看到慈禧太后的面容,这也就是垂帘诊治,其目的也是为了男女之防的问题,不过这句“皇太后出手放小枕上,手盖素帕。唯露诊脉之三部”,由于写得不是很详细,解读起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一:慈禧的手和腕部盖上一条素帕,伸出的手臂只有诊脉之三部的地方,其余地方还在*沙帐内,也就是说需要诊脉的“三部”即“寸、关、尺”三个部分依旧是用素帕盖着的,仍旧是隔着纱布诊脉。
二:手和腕部盖上一条素帕,但医生在诊脉时,需要将“寸、关、尺”三个地方一一掀开,也就是说,大夫的手直接接触慈禧的肌肤,这就和“隔纱诊脉”有所不同了,那么这句话哪种含义比较接近呢?
在笔者看来,第二种翻译更接近原义,那么如果是这样,也就是古代男女肌肤接触有违背礼节,但治病把脉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能将把脉的地方一一揭开,让大夫好精准把脉,特殊情况下,这就不违背男女之礼了,这或许也是古代礼节的变通。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隔纱诊脉”还是直接抚脉,都可以证明,在皇室,就算是最尊贵的女性,生病时也没有用过“悬丝诊脉”这种方法来解决“男女之防”的问题,那除了宫中女性,普通百姓看病,又是以何种办法解决男女之防呢?不防通过史料来揭晓一二。
平民看病这种琐事在史料中相当少,加上都是平时常见之事,所以古人很少有记载,但在《红楼梦》中,诊脉就有详细描写,尽管《红楼梦》并非是史料,可书中的礼节习俗几乎都是当时社会的实际反映,故很有参考的价值。
《红楼梦》贾蓉妻子看病时如此写道:“家下媳妇们捧过大迎枕,一面给秦氏靠着,一面拉着袖口,露出手腕,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半刻工夫,换过左手”
从中可以看出,贾家贵妇看病时并没有太多讲究,只是拿了一个放手的脉枕,直接露出手腕让大夫诊脉,也没有隔纱,大夫直接接触肌肤,由此可见,“男女之防”问题,在皇家当中尤为严重,可在民间,看病时并没有太多讲究,其实也可以理解,医者在古代地位还是较高的,普通百姓也就很少在这上面大作文章。
通过以上的史料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宫中还是寻常人家,“悬丝诊脉”这种做法都是不存在的,中医讲究:微察、细觉,而脉搏本来就很微弱,再通过丝线传导,再高明的医术也难以诊断病情,男女直接的伦理道德虽然重要,可在生死面前,这也就不算什么大事了。
那么,“悬丝诊脉”的传说是如何产生的呢?不防从中细细分析。
其中之所以有“悬丝诊脉”这种说法,还是因为当时的男女之防太过严重了,在这种背景之下,“悬丝诊脉”就完全合情合理,也能够令人信服并且广为流传了。
就以慈禧看病为例,都需要隔着纱帐或许“隔纱抚脉”,这样做的目的都是因为男女之防,贵妇人家看病时,有时候也是在纱帐内,不让大夫直接看到患者的面容,这在《红楼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诚斋录》中也曾如此叙述:
“治女人又难,治富贵之族,不得望闻问切,深帷帐之中,但凭往来之人语言传说。又‘诊脉之际,帕拥其面,巾掩其容,形色气宇,皆莫得见”。如此多的规矩,怪不得当时的医者会发牢骚了。
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贞节”,不让大夫看病,拒绝诊脉,而这种行为被当时的社会大加赞扬,《浙江通志》中有一篇文章名为《列女》,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明,朱贞女,幼许字周沔,未婚而卒,女闻,往持丧,剪发以誓,遂抚侄为子,事纺以自给。偶患疾,为延医诊脉,女曰:‘吾手岂容他人近乎?不许,寿七十一卒’”这个名叫朱贞女的老妇,许配给周沔后,还没结婚丈夫就死了,于是她就剪发立誓不再嫁,把侄子当作儿子抚养,年老时患病,为了不能医者看见她的面容,拒绝诊脉,患病去世,享年71岁。
这令如今的人难以理解,可在贞节观严苛的古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了所谓的守节,女性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而官府推崇这种事例,更令人无数妇女以此来模范。
因此,“悬丝诊脉”也可能真的存在过,假如当时有女性患者贞节观非常强烈,不允许医者触碰,有病也不愿让大夫医治,医生可能通过“悬丝诊脉”来做个形式,而判断病情则是通过家属的描述,了解到病症后再开药治病,而事后这种诊脉方式就广为流传。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有的医者为了自夸,到处宣扬称自己通过“悬丝诊脉”诊脉过多少女子,而民间传说向来无人考证,因此,这种说法能够在民间流传,也就不足为奇了。
简而言之,无论是从中医的角度,还是通过实际史料分析,“悬丝诊脉”这种广为民间流传的治病方式并不存在,或者说并不是正规的治病方式,而这种玄乎的看病方式之所以能够得以流传,和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及当时严苛的男女伦理观有关。自宋以来,妇女贞节观一代比一代强,至清朝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极端而又荒谬。
而男女之防的问题,清朝也最严重,在最严重的时期,也没有“悬丝诊脉”这种说法,宋明时期就更不可能有了,除了个别情况以外,大多数在“救命”和“男女之防”的选择上,还是更倾向于前者。
从这一流传了数百年的“谣言”,我们从背后看到的是限制妇女自由,*害已久的贞节观,也是因为荒谬的伦理道德观,在中国古代,妇女患病而不治的概率远比男性要高,由于各种限制,也导致了医者只能做到有限的治疗,从而酿成了太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