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医院推出“医师节特辑”,向临床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致敬。他们中既有从医数十载的名老专家,也有支撑科室发展的年轻骨干,请听听他们的从医感悟、“战斗”心声、亦或是埋藏于心底的暖心故事。
为医必有始有成,方可为有德、有道、有术之良医
《王新陆临证七讲》心得
中医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它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实践。在行医的道路上我不断反思,不断探寻,随着经验的累积,终于对中医有了那么点感觉,患者主动就诊者也日益增多,但是仍感不能成为上医,自感遇到疑难杂症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中虽有几分道理,但是难以言明。
非常幸运跟师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虽然跟师时间不长,但被王老师幽默风趣的看病方式、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所深深折服。为能更好学习王教授的临床思维及学术思想,开始拜读王教授著作。当拿过《王新陆临证七讲》这本书的时候,一下子被里面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内容深深吸引,内心惊叹好久没遇到这种渴望一口气读完的好书了。
王老师在序中讲到夫治病欲求覆杯之效,必求良方,而良方之出,则在良医。成为良医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但是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学里数载寒窗苦读,每日读着如同经文般的经典,学着一摞摞的医学书籍,心中有好多治病方案,信心满满,一旦临证,竟想不起是八纲还是六经,三焦还是脏腑,真是学医三年天下无不治之病,行医三年天下无治病之药。
读书寻理,多是晦涩难懂,读王老师这本七讲,感觉心中似曾相识而又豁然开朗,书中从四诊的采集方法,到临证的思辨模式,最终的择方用药,虽然是简单七讲,但字字珠玑,通俗易懂,用简单的话语讲明了临证之道、临证之术,内容全面,道理深奥。
在《王新陆临证七讲》这本书涵盖了王老师的多年临证体会及临证经验,有效提高后学者临证用药的辨治思想。
王老师第一篇讲的:疗效为重,思维先行,首先提出了中医思维的重要性。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美结合的临床医学科学,具有双重属性,中医具有“整体观念、阴阳五行、以人为本、中和思维”的核心思想,研究中医要有古代哲学及传统文化思想,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明确中医诊治包含着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疾病的全面过程,只有具备真正的中医思维和中医方法才能提高临床疗效,发扬光大。
王老师讲到如何做到上医治病十全九,来提高临床疗效,就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以明白发病的自然环境及气候特点的致病条件;天人相参、取类比象才能明白病人的病因及及机制;医生看病还要做到安神定志,心平气和,才能做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中医具有独特的四诊模式,察色按脉全面采集患者临床资料,望闻问切虽然人尽皆知,但技术要求却很高,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敏捷的思维,见微知著的悟性才能真正搜集到体现疾病本质的辨证依据。王老师还讲到中医遵循阴阳五行的思辨模式,先别阴阳,必先五胜,明查标本是中医执简奴繁、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抓住疾病本质的方法。虽然短短的几个字,但是涵盖了自然科学、哲学思想、概括思维等等多源性及多重性内涵,既朴素又严谨,用简单直接的思维模式推测出人体玄妙的病理过程,迅速抓住疾病本质,切中要害,随之才能立意择方,精准选药,组方遣药法度严谨。同时中医以“和”为贵,治疗的特点不在对抗,而是疏导及激发人体本身的潜能,治疗需要保持“补偏救弊,以平为期”的原则,要“适事为故”,达到阴平阳秘。“无证可辨,血浊为先”是王老师20年前提出的学术观点,也是目前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改变导致慢性病的一种疾病状态,血浊思想的提出是现代疾病谱系改变的根本原因,也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可行性。
王老师短短的七讲,道出了中医临证的方法及思辨的方式,最终大到方证相应,药到病除。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医必有始有成,方可为有德、有道、有术之良医也。王老师对医学知识的深刻认识指导着每个中医工作者,同时告诫我们为医者西药知识要跟得上,中医知识要深得下,中医药知识深入研究到五千年的文献之中,西医要了解前沿的学术动态,纵横八万里,才能成为现代中医医家,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赵曼丽
主任中医师,脑病六科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分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潍坊市中医药学会中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第13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五批、第六批潍坊名医,潍坊市中医”优秀学科带头人,年齐鲁卫生与健康领*人才。
对中风病和内科疑难杂证尤为擅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痴呆、头痛、眩晕、周围神经病、植物状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