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家的认识,很多人停留在清净无为的层面,然而,悉数道家跟中国医学的关系,在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涌现出了很多药学家,比如药王孙思邈、葛仙翁葛玄、神医华佗、医圣张仲景,都是名垂千古的人物,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道家人物。这不是偶然,因为中医药的发展和道家思想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来有十道九医,道医同源的说法,那么,道家和中医具体来讲有什么关系呢?
一、道教的养生之道
道家经典《道德经》有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所以,对于生命的本质,道教认为天地万物实质上是齐一的,人也是自然界中芸芸众生的一分子,尊重自然的规律,才能够和自然协调发展。所以,道教的养生之道追求天人合一、返朴归真、顺应自然。中医是道教养生的集大成者,秉承了道统思想,遵循人体系统的运行规律,人体和外部环境的交互影响,辨证施治,自然养生。所以,我们所看到的道士都是精神矍所、鹤发童颜,这都是自然养生的结果。
二、道教养生的道法之基
道教所推崇的经典是道家老子的《道德经》,以“道”“德”并称,以德济体,修道怀德。“道”无形无相,需要通过“德”来彰显,道为体,德为用。修道要先“养德”,“由凡成真”的过程是一个积德并与道合真的过程。道教的修行提倡的是“性命双修”,既重视心性品德的修养也看重身形生命的修炼,以此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道教养生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道教养生,具有深刻的道德背景:以积德为基,刚柔并济、以静制动,清心寡欲、友善他人为务,循规炼养为常。
我们看金庸小说中的道教人物,张三丰的太极是刚柔并济的典型,就连降龙十八掌,也不是一味的刚猛,也是刚柔并济。有意思的是降龙十八掌这一招式名称还来自《周易》,金庸老先生的国学素养也可见一斑。道教人物更多地都是“清心寡欲”,安静、简单、质朴是清心静思的修道之人所喜欢的环境。可见,道教的养生思想不仅源于体、源于心,还源于内在的品格。
三、道教养生的道法之源
以医为基,医道同源,是道教养生的道法之源。长生久视、得道成仙是道教的祖师们人生最终目标和理想的境界。事实上,道教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十位道者九知医,道医同源,身心同治,岂分离”之说,身心一统、以医为基、医道同源是道教养生的道法之源。道教气学说认为气是自然界万物的物质本元,在《*帝内经》中,“气”的含义多达25种以上。此外,阴阳学说是道教养生和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源于《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的四诊八纲,首重阴阳,其脏腑、经络、病机、辨证,无不以阴阳为其统率。
小结:
十道九医,道医同源,道家不仅仅和中医关系密切,而且道教人物的长寿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养生秘诀。道教的长生不老的仙丹固然有故弄玄虚的成分,但是其养生之法却是现实而有用的,值得我们借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