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22日电(吴一航)自7月15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发布起,“科学养生”“未病先防”“中医中药”等关键词在人们茶余饭后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市民大健康理念逐渐从以“养病”为中心向以“养生”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对此,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主任委员贾杨表示,树立大健康理念的前提,应该注重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把中医药知识理念贯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能有效提高市民健康意识,也有望使市民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年11月27日,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推出的中医药文化专列在上海地铁2号线正式上线运行。新华网吴一航摄
抓好中医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生活观念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适时引导学生学习中医相关知识,不仅能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良好体魄,还可以提示其注意防控近视、肥胖等风险。
近期,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对上海中心城区预备班到高二年级的名学生开展了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研活动。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在不断提升,而生病时首选中医诊治的学生比例却不高。
“调研数据表明,其中94%的学生都认同中医的预防保健作用,但生病时却不首选中医。”贾杨说,经过和同学们大量地沟通和交谈后发现,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逐步增强,大多数同学认为西医见效快,而中药却起效缓。拿普通感冒发热为例,相当一部分家医院输液,或自行服用抗生素等,从而导致了他们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
4月26日,中医药文化走进上海市*浦区储能中学,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为同学们讲了一堂生动的“春夏之交话养生”主题课。新华网吴一航摄
据悉,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在助力中小学生中医药知识科普及应用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近年来,该馆与上海市部分区*府相关部门联合主办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得到了学校师生及家长的高度评价,该活动旨在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激发同学对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增强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希望能让孩子们从小就从中医药文化中受益。由此,既切实影响孩子自身乃至一个家庭的身心健康观念,又促使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喜爱中医,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贾杨说。
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校长滕平表示,希望通过中医进校园课程活动,在同学心中埋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中医的精髓在于‘养’人,希望课程能引导孩子们日后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品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家庭影响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上海市民朱女士介绍,自己去学习了中医推拿,家人有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会用一些中医的方式帮助他们缓解症状。“中医的优势在于不仅能治疗病症,而且还可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平时也会给家人做一些中药膳食,感觉很不错。”朱女士说,女儿在国外上学,平常也会让孩子学习和了解中医药相关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她的成长,也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抓紧医师人才队伍培养让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
中医药要发展离不开创新,中医药要走向世界离不开传承与融合,该如何突破中医发展的瓶颈?
要加强中医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是重中之重。贾杨解释道:“医师人才队伍培养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提升。中医药可以渗透进整个医疗体系,小到感冒鼻塞,大到恶性肿瘤,中医药方法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所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无论他们学的是什么专业,都可以引导他们在诊疗过程中运用中医药知识,这是加强对中医药保护和传承的必备环节之一。”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打通中西医间的壁垒是关键。两者相互补充、融合发展,既实现了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突破。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正是中医西医协调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
屠呦呦曾这样说道:“中医药学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来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智慧。继承与发扬中医药有多种模式和途径,需要中医药工作者努力探索,创新前进。”
抓稳“治未病”科室建设完善相关医保*策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健康诊断关口也逐渐前移。目前,上海市各中医医疗机构正全力推进“治未病”科室建设,希望能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健康服务保障。
据了解,随着推进工作逐步深入,一些实际问题也随之出现。
“我们在和一些‘治未病’科相关负责人交流时发现,他们普遍反映,来科室问诊的市民不清楚该挂什么号,医生也很难给其做出具体诊断。此外,因为就诊费用暂未纳入医保支付体系,给部分人群的医疗费用也增加了一定负担。”贾杨说,因为接诊范围模糊,“治未病”专业人员职称晋升路径不明确等因素,给“治未病”科的建设工作带来了一些困扰。
为此,贾杨建议,从全民健康的角度出发,相关部门是否考虑把医疗保险支付关口稍加前移,并加大“治未病”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