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更好展示70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航天事件和成就背后的故事,中国航天报社策划了“共和国航天往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主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该系列报道揭开尘封档案,采访亲历者和见证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中国航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再现中国航天事业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在新时代大力传承和弘扬航天“三大精神”。
本期推出第二篇《举国之力白手起家》,讲述航天事业创建初期,在全国范围内调集人才的故事。
本文约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年,对那一代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
年初,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了向科学进*的号召。“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研究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这样的真诚和信任感染着每一位科技工作者。
这一年的除夕夜,中国人第一次用联欢会的方式庆祝春节。回到祖国才3个月的钱学森以空气动力学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是44岁的钱学森在新中国度过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当时人们不知道的是,一项神秘而伟大的事业正在酝酿之中。
1
搜罗“最高级人员”
年10月8日,经过中国*府的营救和艰苦斗争,钱学森终于冲破藩篱,重新踏上祖国的土地。
那时,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钱学森来说,他感觉到中国的一切都是新的、充满希望的。钱学森曾回忆说,他第一次受到毛主席接见时,毛主席说得最多的就是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希望他多多培养年轻人。
▲年2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参加*协会议的全体人员时与钱学森亲切交谈。
同年11月,钱学森踏上了考察东北的行程。这其中发生的一段插曲,不仅改变了钱学森的事业轨迹,也为新中国的导弹事业按下了开启键。
哈尔滨*事工程学院在当时是一所神秘的大学,中共中央调集各方力量和资源创办了这所特殊的院校。空*工程系、海*工程系、炮兵工程系……在时任院长陈赓大将的陪同下,钱学森回国后第一次对新中国*事院校的教学、科研情况有了直接了解。
在这里,他不仅见到了罗时钧和庄逢甘两位老朋友,意外地见到了老同学梁守槃,还认识了一位沉稳且与他经历相似的年轻人,这个人就是时任哈*工炮兵工程系副主任的任新民。这四人都出现在钱学森后来草拟的“最高级人员”名单中。
“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
“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
“好!钱先生,我就要您这句话!”
这段陈赓与钱学森在欢迎晚宴上的对话,后来广为流传。“就这一句话,决定了我父亲这一生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钱学森的长子钱永刚曾说。
钱学森面临着当年陈赓大将筹建哈*工时一样的处境,那就是从零开始。在周恩来总理的鼓励和建议下,年2月17日,钱学森向中央呈递《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这份《意见书》提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草案、发展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其中几乎以一半的篇幅勾画了研制队伍建设的设想。
“问题是如何从约15个高级干部和50个年轻干部的人力中,以最迅速的方法,建立起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三部分:研究、设计和生产。”钱学森分析道。
作为《钱学森与中国航天》课题组成员,陈大亚和刘登锐等老同志依旧步履不停地进行着各项研究。谈起老五院成立初期的人才建设,刘登锐说:“钱老在《意见书》中列出的‘最高级人员’名单里,有他在美国时候的学生,也有他归国后见到的一些著名科学家,还有在东北考察时‘看上’的精英,都是他根据研制导弹火箭需要的专业挑出来的。”
空气动力、航空结构、发动机、控制……可以看出,《意见书》里搜罗了当时国家在这些领域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钱学森还参与了《-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作为一名火箭技术专家主持,他与王弼、沈元、任新民等合作,完成了第三十七项《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的起草工作。
在钱学森的推动下,新中国把一批尖端科研领域锁定在世界最前沿。当时参与规划制定的一些科学家,如梁思礼、*纬禄、郝复俭、吴展、张履谦等,后来也先后走进老五院。
2
从全国各地汇聚老五院
年9月,北京前门火车站接来了一批批从全国各地毕业的大学生,其中有多名大学生被送到了位于北京西郊医院里。
▲年,科研人员就是坐着这样的“大班车”被接到了即将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最初的办公生活地点。
“我们一行5人下了火车,坐上了筹备组派来的两辆三轮车。车夫蹬了1个多小时才把我们送到医院。”86岁的航天老专家陈奇妙对当年的事情记忆犹新。
同年8月20日,北京*区空*医院、华北*区疗养院和*委疗养院刚刚经过中央*委批准,成为即将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最初的办公生活地点。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旧址(原华北*区疗养院)
一路上,第一次来北京的陈奇妙并没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