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山在线
光阴似箭,适逢《*山日报》创刊70周年,本人将近退休,新闻工作旅程将划上句号,于是就写上一段纪念文字,讲讲《*山日报》伴我走上新闻路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年关,在歙南大山里当教师的我放假回家,看到家乡的自来水工程,百姓还没吃上水,主管部门即完成验收,百姓怨声载道。我即写了一篇“读者来信”寄往《*山日报》,除夕日在《*山日报》三版刊发,此事引起了当时县委主要领导的重视,正月初三,县里即派出调查组到实地了解,是蓄水池落差问题,最后重建了蓄水池,百姓终于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一篇小小的“读者来信”竟然有如此大的监督作用,促成我对新闻评论产生浓浓的兴趣。于是我开始研读《*山日报》的评论文章,尤其是学习评论高手卢百平、老愚(余百川)、时光(许士光)的作品,从选题到框架结构,再到缜密的逻辑思维。然后聚焦身边周边的小事,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通过练笔尝试着向报社投稿,竟收获满满。从开始年发稿二三十篇,到巅峰时的多篇。当时《*山日报》的新闻评论栏目颇多,一版有“玉屏茶座”、“新安晓语”,二版有“梦笔生花”、“经济杂谈”,三版有“市场小议”、“励志篇”等,每个栏目我都有涉及,成为当时我们县在报社发稿最多的通讯员之一。
日报发稿大户,引起了县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