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乡土兄弟说大哥文赵兆平
TUhjnbcbe - 2023/10/15 16:26:00

赵建功,别署二独堂。男,年生,祖籍山西河津,现居太原。编审,书法家。历任《语文教学通讯》编辑、《中学生文学》主编、语文报社副社长等职。学书半个多世纪,从颜体入门,渐及“二王”、魏碑、汉隶、秦篆等。作品真、草、隶、篆诸体兼长,近年来悉心钻研,将小篆、金文、甲骨文诸体融会贯通,书风雄强老辣,厚重典雅,格调高古,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多次参加省级和全国性展览并有获奖。作品被《语文报》《青少年日记》《名家名作》《山西文学》《名作欣赏》《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中国邮*》《文化产业》《映像》《山西画报》《记者观察》《国粹艺术名家》《新华网》《人民网》《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搜狐》《知乎》《都市头条》《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刋发介绍。

乡土兄弟说大哥

文/赵兆平

大哥赵建功,河津市新赵村土生土长。自我开始懵懂记事、读书识字,大哥已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上学。毕业后,他一直供职于语文报社。前后在外近半个世纪,只有过年或清明节,才不定期地回村里,总是来去匆匆。他曾在辛丑年自撰联里写道:“从河津到临汾,从临汾到太原,一路走来,家山愈来愈远,昼念夜念。”这也许是大哥在外几十年,对自己工作生活,和离开故乡的一些感想吧。

对大哥更加熟知,特别是他的书法方面,是在他退休后的这些年。记得那是丁酉年深秋,我跟村里两位兄长,第一次到太原看望大哥。当知道老家兄弟要去看他,他非常开心,打早就安排食宿。中午带我们吃西餐,喝红酒,笑着说,咱们老家面食猫耳朵、馒头油饼等都很不错。饮食应该多样化,生活有时还是需要调理一下的。吃过午饭,喝茶聊天。当然,写字是必有的内容。

当时一位兄长,要写“抱扑”“慎独”两条大字竖轴,大哥立刻回应:字数虽少,内容很好。一个是道家的最高境界,一个属于儒家自我修为。说话间,见大哥左手端大碗浓墨,右手执大提斗笔,在厚半尺、长丈余的书案上,铺开六尺对开的半生宣纸,挥毫泼墨,即刻写就两幅大字。在“抱朴”“慎独”下方,分别用行书落款:“朴者素也,见素抱朴,道之本也,无为而无不为也”;“自古能慎独者,天地不欺也,而况人乎!”每幅书作,无论布局、书写,包括落款、钦印等一招一式,都一丝不苟,仔细专注。那一次,给我们兄弟,每人写了两幅六尺对开榜书。从见面聊天,大哥热情招待,到随说现写,前后解字说文,场面情景,兄弟们都很受感染,我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知道,其他兄弟和乡亲到大哥那里,他也是一样热情接待,从不厚此薄彼。兄弟们总觉得他在语文报社当领导,做主编,才高学富,似乎是站在龙山之颠,望而难及。近些年,我多次到太原看大哥,亲近的机会多了,乡土情深,兄弟情重,是我对大哥的切身感受,“望之俨然,既之也温”,才是最真实的大哥。

大哥的谈吐总是那样随和,有温度,接地气。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跟河津中学主办的育花文学社王社长,到临汾邀请大哥,参加文学社第一届颁奖活动。那时,他当《中学生文学》主编,三十出头,年轻有为,英俊潇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和大哥虽然相差十几岁,却像多年未曾谋面的忘年交、老朋友。他知道我也喜爱文字书法,就跟我讲说书法涉及的文字、文化知识。比如通假字,有些双通,有些单通,有些不通;比如繁体字,书法作品忌讳繁简混用,并例举细述。也有时讲一些典故、历史背景等。大哥多次语重心长嘱咐我:学书法要读帖、临帖,更要博览群书,坚持学习;不能跟风,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书法的核心,归根到底还是文化……似乎想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倾囊相授。一次次看似轻松的说谈,实是把“书文载道,品节铸*”之理念,贯穿始终。

辛丑冬月,为落实“美丽乡村”规建,先祖坟茔迁移。村集体出资划地,赵氏后裔树碑建亭。大哥悉闻,积极参与,倾心竭力,前后多次书写碑亭勒石所需内容。当先祖茔里,三百二十二年前(康熙三十八年)的券砖,重见天日,劵文一部分字迹,已糢糊不清。大哥跟他的堂弟赵建刚,互通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土兄弟说大哥文赵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