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信宝忠,今年72岁,早在年,我就已经和都市报结缘。
还记得年燕赵都市报社驻唐记者站在唐山西山道上一家旅馆,只有静宏伟、刘洪彬两位驻站记者。那时,由于没有邮箱,我只能用笔写在稿纸上,骑车十几里地给记者站送稿子。
报社搬到唐山信息大厦后,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到报社坐一坐,接触到的记者都十分热情,这也是我喜欢给都市报投稿的原因。当时,除了上班时间,周末放假我也会去报社转一转。让我没想到的是,不管是哪个时间来,报社都有记者在。前几年,都市报搬迁到高新区冀东新闻大厦后,尽管相距二十余里,我还是时常骑着电动车,去报社与记者们面对面交流。
这些年来,我提供线索和投稿的数量多达余件。长期的接触,让我更加了解都市报,也更愿意和都市报接触。可以说越了解越喜欢,俨然成了都市报的“家里人”。
对于《燕赵都市报》,我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想。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年春运期间,为了让读者真实了解铁路职工保安全的第一手情况,记者进行了72个小时的全程报道。当时是我陪着记者一起去的,72个小时里,记者几乎没怎么合眼,跑前跑后,从列车状态到列车员工作状态再到旅客乘车感想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被她抓住,并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社区抢占车位、环城水系公共设施被破坏、公路路面坑洼不平、街头烧烤污染等等,《燕赵都市报》总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