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粟裕在皖南新四**部接见国际友人(左起:德国记者汉斯·希伯、陈毅、加拿大护士尤恩、粟裕、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汉斯·希伯塑像。
年3月7日,希伯聆听周恩来的报告,沈其震为他翻译。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迅速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焦点,大量的西方记者来到中国。他们的行迹遍及中国各大城市、各大战场以及抗日革命根据地,报道中国战局以及中国人民保卫家园、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情况。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夫妇、艾格尼斯·史沫特莱、波兰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等。与他们相比,汉斯·希伯是一个略显陌生的名字。
希伯同样是一位来自万里之外的外国记者,访问过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位记者,在中国山东抗战最严峻、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他穿上八路**装与中国人民共患难,最终以一名抗击日寇的战士的身份在战场上牺牲。
希伯的事迹一度只留下极简单的墓志铭,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家王火四处奔走,多方探访,完成传记小说《外国八路》。
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讲话时,提到了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名字:“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的宝贵支持……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记者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
墓志定缘
山东省临沂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与新四*副*长罗炳辉墓毗邻的,便是国际友人汉斯·希伯的长眠之处。六角亭状的陵墓庄严美观,汉白玉雕成的希伯半身像矗立一旁,墓碑上,详细镌刻着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在中华大地上战斗的事迹,供各界人士瞻仰缅怀。
不过,30年前,希伯的墓却不是这番模样。今年96岁高龄的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王火,清晰地记得初次邂逅希伯墓的情形。大约是年,那时在临沂第一中学当校长的他到学校附近的烈士陵园凭吊,一下子被希伯的墓茔和墓上的题字吸引了,“墓上刻着‘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两行字,文字传略极其简单,大概只知希伯年战死于沂蒙山区的大青山。”
王火是复旦大学新闻系出身,早年做过记者,写作更是多年爱好,敏感的他立刻意识到:一个外国的共产*人在中国战场上献出了生命,这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想写一写汉斯·希伯的人生故事,可是,墓上的题字和传略太简单了。向临沂老乡打听,没搜集到更具体的情况,却听到了一些动人的传说,“有的说清晨日出时,有人曾看到过身材魁梧的‘外国八路’在山顶上瞭望日出;有的说,阴天山顶云雾缭绕,能看到希伯骑着枣红马在云雾中奔驰隐没……”这让王火更加好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外国人,能让当地老百姓如此传说呢?
这样的疑问在心里一放就是十几年,直到年夏天,重新拿起笔的王火才有机会着手寻找希伯的故事。
那时,希伯已经牺牲了37年,37年间风云变幻,王火只能进行“大撒网”式的寻找:在临沂访问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到烈士陵园积满尘土的屋子里翻阅档案,去图书馆甚至私人收藏中查找相关资料……几番辛苦,只找到了一点材料,并且,仅有的这点材料还相互矛盾,比如最基本的希伯国籍,就有德国、波兰、奥地利等多种说法。
还好,初步的资料搜集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希伯牺牲前在今沂南县一带活动,参加过师罗荣桓*委领导的年“留田突围”之役,他跟随部队在东蒙山中行*,直到年11月30日在大青山战斗中牺牲。
王火决定沿着希伯当年的足迹走一走,这一走,就是一年多。他回忆说:“当时沂蒙山区交通不便,汽车、公路统统没有,就骑着自行车下乡。山区里好多河沟没有桥,只能卷起裤脚、扛起自行车蹚水过河,那时候刚好是雨季,山洪泛滥,有的地方水深齐腹,就把衣服脱了直接过去……”在山里走了两遍,王火被慢性肠炎和腹泻折磨了一年,但他一点没后悔,因为这次采访收获颇多,从山区老百姓口中听到了希伯的许多具体事情,还纠正了一些资料中的错误,比如希伯牺牲的地点应是“五道沟”而非“梧桐沟”。
忙活了一年多,王火心里有底了。随后,他在济南找到了抗战时期的《大众日报》,惊喜地发现报纸上有不少希伯在鲁南的相关报道。在北京和上海,他访问到了许多了解希伯或与希伯交往过的中外人士,如粟裕、萧华、罗荣桓元帅的夫人林月琴、帮助安排希伯去延安的王炳南、在山东根据地接待过希伯的黎玉、邀请希伯访问新四*的沈其震,以及希伯夫人秋迪、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等。在访问过程中,前期的各种疑问陆续找到了答案。
几乎被埋没几十年的汉斯·希伯的事迹,终于慢慢浮现了出来。但在“文革”刚刚过去的上世纪70年代末,王火还是有点顾忌,写这样一个外国人,*治上可行吗?为此,他特意拿着介绍信到外事部门(中联部)询问,得到的答复是:“中央一位领导同志说过,为什么希伯到今天没有人写?”有了外事部门的肯定和支持,王火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希伯的点滴故事逐渐在他的笔下流淌而出。
汉斯·希伯,年出生于克拉科夫(Krakaw),此地原属于奥匈帝国的一个地方(奥地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划归波兰,但他在德国学习、成长并开始*治生活,参加了德国共产*。“这便是他的国籍有不同说法的原因。”王火告诉记者,希伯在德国上大学期间,曾参加过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战期间,年轻的希伯在德国医药卫生部门工作,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参加示威游行被捕入狱,直到战后才被释放;参加德共后,曾在莱比锡和德累斯顿等地的报社工作;到过苏联,见过列宁和斯大林。
希伯喜欢研究中国历史和问题,对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的中文名字来自中国好友沈其震的馈赠,据沈其震回忆,他曾告诉希伯,“希”是“希望”的意思,“伯”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是中国人给大儿子起名时常用的字,“我是长子,我原来的名字就有‘伯’字,现在我不用这个名字了,我把它送给你”,希伯听后非常高兴,欣然接纳。
正如这个名字的寓意一样,从年到年,对中国满怀希望的希伯先后三次来华,在中国度过了长达11年的时间。11年间,他用手中的笔,与革命大潮中的中国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不解之缘。
笔底惊雷
年,年仅28岁的希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甫到上海,便目睹了英帝国主义制造的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中外反动当局实施新闻封锁,同时捏造事实说“学生们要冲击巡捕房,游行队伍中有人在呼喊:‘打死外国佬!’这一类口号”。
这让希伯愤怒不已,因为惨案发生时他就在现场,同许多外国人一起不受干扰地观看了游行队伍,真相是没有一个外国人受到攻击,也没有一个巡捕被杀或受伤。他在报道中秉笔直书,毫不留情地戳破租界当局的谎言:“英国人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打响了大屠杀的枪声……这是一次卑鄙的谋杀,是英国‘文明’代表们粗暴、残忍的产物。这些刽子手们对他们在殖民地屠杀手无寸铁的牺牲者已习以为常。”
亲历惨案,希伯看清了帝国主义的嘴脸,也看到了中国工人运动和大革命的壮大气势。年12月,希伯开始到革命中心广州的国民革命*总*治部编译处工作,负责英文周刊《中国通讯》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他的工作实际是向国内外公众宣传国民革命*领导集团的主张。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变后,希伯毅然放弃了国民*府的“铁饭碗”,声明“已经不能把国民*的观点和他自己的信念统一起来了”。他还写了一批讨伐蒋介石叛变的文章,直言“打上叛变印记的蒋介石,尽管他可以继续他的血腥镇压,但革命也将把他及其罪恶勾当投入万丈深渊。”
辞职返回欧洲后,希伯依然挂念中国的命运。年初,他将自己在华期间发表的文章汇集成册,以“亚细亚人”为笔名,用德文在柏林出版,取名《从广州到上海(-)》。年正是中国革命的低潮,目睹了蒋介石叛变的希伯仍对中国革命充满信心,他在这本册子的前言写道:“国民*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假革命词句被揭露了……中国革命在继续、在战斗,中国几亿人民的胜利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逆转。”
因为信心,希伯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