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气候变暖,警惕青藏高原灾害风险
TUhjnbcbe - 2024/3/31 9:09:00
白癜风起因是什么 http://m.39.net/pf/a_4992915.html
                            

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地形复杂的高原,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亚洲多条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区和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这片雪域高原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年平均气温增速超过同期全球的两倍,出现冰川退缩、冻土消融、草地退化等问题。深入了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近几十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也愈加频繁。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初步发现,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逐渐趋于暖湿化,且表现出了更高的升温率。气温的升高、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的概率大大提高。

青藏铁路旁的玉珠峰记者王瑜摄

气候变化逐渐趋于暖湿化

调查显示,年~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为4.6℃,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率0.34℃/10年,超过同期全球平均值的两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0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升高2℃,在柴达木盆地和西藏西部表现尤为明显。年平均升温幅度最低气温大于最高气温。近60年青藏高原最高气温升温率0.30℃/10年,小于最低气温升温率0.44℃/10年。

近60年,青藏高原年平均降水量为.3毫米,总体呈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多7.1毫米。20世纪60年代呈下降趋势,80年代开始增多,此后转入偏少期,年开始转入持续偏多期。

就年平均气温而言,青藏高原不仅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增暖趋势,而且各区域均呈现出一致性的升高态势。这种变化趋势体现在空间分布上,则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步明显的特点。结合以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基本特征,则大致可以认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少的地区气温升高幅度要大于降水量大的地区。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年平均和最高、最低气温的增温分布均呈西南高东北低。其最大值分别超过2.2℃和3.2℃、2.4℃和3.4℃、2.8℃和3.8℃。全球变暖1.5℃和2℃时,青藏高原各季间气温变化分布差异明显,春、冬变暖呈南高北低的分布,夏、秋变暖呈西高东低的分布。在两种典型排放浓度路径(RCP4.5/RCP8.5)情景下,青藏高原区域平均的冬季变暖分别为2.19℃/2.31℃和3.13℃/3.05℃,较其他季节更大。

科研团队对全球变暖1.5℃和2℃时青藏高原的气温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在RCP4.5/RCP8.5情景下,全球变暖1.5℃时,青藏高原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暖的最大值分别超过2.2℃、2.4℃、2.8℃;全球变暖2℃时,青藏高原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暖的最大值分别超过3.2℃、3.4℃、3.8℃。

气候变暖加剧灾害风险

调查显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未来极端高温事件增加,极端低温事件减少,连续干旱日减少,极端强降水量增加。

数据显示,青海省轻灾、中灾、重灾及特大雪灾出现总次数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年~年呈较强的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3.2次,此后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5次;通过对青海省气象干旱日数统计分析,发现青海省年平均干旱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5.2天;将降水量≥25毫米的降水过程作为青海省暴雨统计标准,青海省年暴雨日数呈微弱增加的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5天;近60年,青藏高原平均大风、冰雹日数分别为37天和7天,均呈减少趋势;青海省年平均沙尘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天。

科研团队对未来气候暖湿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特征、冰川状态失衡与灾变风险进行分析后认为:未来中等排放情景下,年~年青藏高原暖夜日数和降水量将明显增多。其中,暖夜日数平均每10年增多6天,霜冻日数和冷昼日数减少,平均每10年均减少3天;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12.4毫米,中雨日数增多,平均每10年增加1天,降水强度平均每10年增强0.1毫米/天。

随着升温加剧,青藏高原的冰川表现出快速退缩特征。根据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与第一次冰川编目(20世纪60~80年代)数据对比,中国境内冰川储量减少约20%,面积缩小约17.7%。升温加剧和冰川快速退缩导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灾害频发,甚至发生冰崩等新型灾害,使得这一地区冰川灾变风险突显。

此外,团队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动力降尺度结果驱动通用陆面模式,对21世纪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在各种能源平衡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近地层多年冻土面积到21世纪中期(~年)将减少大约39%,到21世纪末期(~年)将减少81%。

强化防灾减灾能力

基于上述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青藏高原灾害风险,团队提出以下几点气候变化适应对策措施。

一是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成自上而下、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扩大贫困地区气象灾害监测网络覆盖面,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提升防范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的气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地方公共服务和综合治理体系,依法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和政府考核体系,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和公众依法参与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长效发展。

二是气象灾害、气候风险的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运行管理制度,形成气象灾害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打通气象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建成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业务,强化对雪灾、暴雨洪涝、干旱、霜冻等主要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建立规范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全面实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加强气象部门跟水务、农业、畜牧、自然资源、应急、保险以及地方政府等部门的协调与信息沟通,健全横向联接各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县、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多部门数据、信息、行动合作机制。

三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适应技术体系建设。依托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柴达木盆地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优化青海省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探索开展无人机航拍技术试验及业务化应用,提高生态地面监测技术水平,逐步构建天基、空基、地基一体化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加强高寒生态气象野外观测试验站建设,建立野外观测试验数据中心,提高高寒生态观测试验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和生态气象服务能力;着力提高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利用水平,提高生态遥感监测系列化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卫星遥感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稳定、防灾减灾、生态保护、城市规划和资源调查等方面的作用,支撑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围绕青海省东部特色种养高效示范区、环湖农牧交错循环发展先行区、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保护发展区和沿黄冷水养殖适度开发带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建立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农牧业气象观测体系。

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省级气候变化业务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库、气候变化影响综合评估系统和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服务系统,强化气候变化业务技术开发,集中在气候变化检测归因、极端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定量评估等气候变化监测检测评估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谋划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试验室和试验基地的建设,开展气候要素变化的野外观测试验站建设,建立野外观测试验数据采集中心,提高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试验数据分析的应用能力;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强化针对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和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决策咨询服务。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候变暖,警惕青藏高原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