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后期,新星出版社有套小众丛书,对我影响挺大,它当时秉持的理念是填补国内空白,其中一本外国学者谈大教育的书,甚至改变了我的文学观。
我这批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写作的作家,由于秉持现代主义的精英理念,很容易把守在象牙塔里闭门不出,拒绝与读者交流等,视为文学高度的体现。但这本谈教育的书,令我的视野豁然开朗,让我意识到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不只是教室、课程、老师、父母,也是文学、哲学、书籍、行动、谈话等。比方说,诗人不止负有“诗言志”的道德义务,也负有改善审美表达、更新认知的语言义务,这些都仰赖交流,没有交流文学是不存在的。
进入新世纪后,我除了写作,还办南京评论文学网站、民刊、诗歌奖、文学活动、编诗刊、面向社会开写作课等等,都可以视为是对这种大教育观的文学实践。这本当时很小众的书,不止改变了我的文学观,也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作为作家,还愿意成为面对社会的写作课导师。当时我就有一个念头,既然这本名不见经传的书,能改变我的人生,那这个世上一定还有很多人的人生,等着被某本小众书改变,如果将来我有机会编文艺书,我一定秉持新星那套书的理念,只做填补空白的事,不跟风跻身潮流,更不投身做畅销书。因为潮流书、畅销书体现的,是已经为人所知的公共意识,不再需要谁去启蒙,我等专业人士再添一本这样的潮流书或畅销书,实在是对自己专业技艺的辱没和浪费,专业人士应该走在公共意识的前头,成为独行者、文化先锋,催生那些有价值但不为国人所知的意识,填补认知、审美的空白。
《一寸师》作者:黄梵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4月
我心目中的“填补空白”,是这样一些书,某人或某类书的第一本,或某人的某类书的第一本,第二本就不在考虑范围。要践行“第一本”的丛书理念,并不容易,需要找到对理念有共鸣的出版社。江苏人民社这套“南京评论”丛书的前身,是文艺社的“海象丛书”,这两套书实际是一套书,都是基于这个理念。
我认为国内文化界、文学界,太泾渭分明了,太恪守体裁、门类的界限,你参加文学或文化活动,会发现你遇到的都是专家:只写小说的小说家、只写诗的诗人、只写散文的散文家、只写评论的评论家、只画油画的油画家、只画国画的国画家、只刻篆刻的篆刻家等等。不仅如此,文化活动也是泾渭分明的,画家只参加画家的活动、诗人只参加诗人的活动、小说家只参加小说家的活动等等。你去看出版社编的文学丛书也是这样,小说归在小说丛书、诗歌归在诗歌丛书、散文归在散文丛书、评论归在评论丛书,真是泾渭分明,好像彼此有仇似的。大家为什么会这么做?说白了,是前时代遗留的分工文化观念,在宰制着我们,那时科学要求专门化,学科推崇分得越细越好,这种专门化的观念,在当代科学领域已被跨界的新兴学科纠正,但在国内文化、文艺领域,还丝毫未损。
我到境外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发现“跨界”不止是文化界的呼求,已是他们的行动。比如,在佛蒙特中心和纽约我的两场读诗会上,听众的专业身份五花八门,有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油画家、雕塑家、版画家、手艺人、出版家、报社记者、律师、教授等,这些听众对文化和文化活动,没有分工的观念。比方说,有的作家他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写短篇小说,但他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