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委员风采王志彦一名记者委员的浦东情
TUhjnbcbe - 2024/5/6 1:49:00

11月28日,周六下午,采访约在世纪公园旁。他刚完成当天工作,此刻接受采访,“歇口气吧”。

职务名称是“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区情频道栏目主编”,他摆摆手,自称“跑浦东十年的记者。”

他是浦东新区政协委员王志彦。

今年国庆假期后到现在,50天,基本每天只睡4到5个小时。累,脑壳疼,但停不下来。说起浦东,更停不下来。

在地球仪边看浦东

为迎接庆祝浦东新区成立30周年这个重大节点,自今年1月启动报道工作以来,王志彦率领8人记者团队“钻”遍浦东各个角落,访遍各界人士。11月中旬,配合庆祝大会召开,这个团队交出10万字报道,16个整版的优异答卷。11月12日,他在庆祝大会现场采访,当日下午,他又带着两名团队成员赶往浦东新区成立30周年成就展,采访策展者、讲解员,交出两个整版专题报道,还兼顾10个新媒体报道产品......

中央、上海、浦东对30周年的重视前所未有,王志彦感同身受:“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回顾前30年,纵论再30年。现场所有人都感到,浦东这张王牌,在这个新起点有着更深的意义、更大的作用。”

他再一次成为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年11月1日,入职5年的王志彦换了条线——从交通口转到专跑浦东。

那一年,浦东新区成立20年。今年30年。浦东这10年,王志彦是见证者、挖掘者、记录者、宣传者。

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大陆上的第一个自贸区。挂牌仪式9点开始,清晨6点,王志彦便赶到仪式现场,看到那一刻所有人的憧憬,当天,他的工作直到次日凌晨2点才结束——等待第一份负面清单问世,“20个小时,我感受到何谓改变、关键、前沿。”迪士尼从选址到开业、“一业一证”试点、自贸区的每一步......他用笔一一呈现,“迎风而立,这是浦东的时代,更是时代的浦东。”王志彦很喜欢这句话,这成为10万字专题报道中他最得意的文章标题。

“上海是排头兵、先行者。全市16个区,浦东是排头兵、先行者。我是报社负责报道浦东的记者,这个定位逼得我必须站在地球仪边看浦东。”王志彦说。

站在地球仪边,他站得坚实。

1月,组建起浦东报道团队,作为组长的王志彦给了大家第一个任务:读书。他挑选20本关于浦东开发开放历程的权威著作给大家,“不读透浦东,怎么报道好浦东?!”

对王志彦这个负责人而言,10年来品读浦东的数字是“”,包括全景叙述、专题详述、亲历者口述等等,这是他“读透”浦东的底蕴。

20本读完,浦东和浦东人的30年融进他们的报道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呈现一个“30年来做对了什么”的浦东。

第二个任务,还是读书,读透30年来的上海,30年来的中国乃至世界。“不读透‘两个大局’,怎么体会此刻的‘前所未有’?”又是一个“本”,王志彦想让自己在地球仪办看得更真切。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区的干部们把‘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这句话,写成美术字贴在机关食堂,尽人皆知。我要是不在地球仪边,怎么跟得上浦东?”王志彦说。

记录一个个交汇点

11月20日晚上,网约车司机彭辉搭载乘客返回浦东周浦明天华城小区时,恰遇小区“封门”而被迫滞留。

11月23日清晨6点半,王志彦在上观新闻刊发报道《意外滞留上海明天华城小区的司机找到了:当时只差5分钟,现在做好志愿者》,引发全网热议。

谈到这个“独家首发”,王志彦说了两个“两小时”。11月21日,他电话采访明天华城小区居委会书记两小时,聊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这个小区的影响,聊“小区总理”们的应对之策。两小时的最后,书记无意间说道:“有个‘滴滴’司机也被迫留在小区里,我们正在帮他解决吃住问题。”

这句话让王志彦有了追下去的想法。次日晚,他联系到彭辉,又聊了两小时,一夜工作后,稿件在清晨发出。

站在地球仪边,为什么用那么大的精力报道这件事、这个人?“因为两个小时的交谈,让我看到平凡的微光。”王志彦在报道中写下了彭辉遭遇变故时的淡定和积极,“大家都没什么怨言,听从安排,做好自己就行了。”

“在突发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微小而不确定的,但微小不代表只能怨天尤人。司机彭辉的故事意义在在于此。”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委员风采王志彦一名记者委员的浦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