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中国报纸征婚第一人,70个字的证婚词,
TUhjnbcbe - 2024/5/6 1:49:00

介绍对象一事,自古以来都有传统,古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常态。前段时间,在年上映的电影《牧马人》突然在网上又火了起来,电影中一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让很多网友津津乐道。在改革开放之前,自由恋爱,主动找对象都还算是个稀罕事,大家还是以媒人介绍对象为主。

但在年,中国就出了一件很轰动的公开征婚事。这件事如果放在如今,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各种相亲节目层出不穷,但在那个自由恋爱都不常见的年代,公开在报纸上征婚,简直就是爆炸性新闻。

先来了解一下这位征婚的人,他名叫丁乃钧,江苏淮安人,年生。他是个文化人,年中专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成都地质学院做实验员。不巧的是,在第二年,他就被化为了“右派”,本来一片光明的前途,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他接受了劳动改造,也经历了多年艰苦心酸的生活,终于在年被平反,之后还被安排到了四川江津地区任教。

到四川教书时,丁乃钧已经年近四十了,这个年纪很多人孩子都十几岁了,他还孤身一人。丁乃钧独自到四川,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自己朋友圈很小,除了学生就是同事,而同事大多数也都是结过婚的人了。当地认识丁乃钧的朋友也都看出他的难处,纷纷发动朋友关系来给他来找对象。但毕竟年龄太大了,在当时不好找,也相了好几次亲,都没有结果。

能介绍的都给介绍过了,还是没有合适的,朋友也都无可奈何。丁乃钧思来想去,总不能打光棍一辈子吧,他忽然想到,既然在江津地区找不到合适的,要不就在报纸上登个征婚广告,那岂不是全国人都能看到,这样找到对象的机会就更大一些了。既然要投广告,那就得先选个合适的报社,他对比了几家报社之后,最终选定了由人民日报主办的《市场报》来投稿,这个报纸在当时影响力还是可以的。

他给《市场报》的编辑写了一篇长文,把自己很难找到合适对象的情况给说明了一下,并说了自己投稿的意图,就是希望报社能给自己刊登一则征婚广告。他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很难为情的,因为当时全国还从来没有过在报纸上去找对象的人,这让人看到了,岂不笑话自己。但为了自己的婚姻大事,他还是鼓起勇气,把这封信放在了邮局。

但信投过后没多久,丁乃钧就后悔了,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太冲动,应该自己多考虑考虑再做决定,反悔之后,他就赶紧跑到邮局要把信拿回来。但不巧的是,这封信已经被工作人员给寄走了。这可能就是天意吧,由此也诞生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而且丁乃钧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这封信竟能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市场报》的编辑收到信之后,也被丁乃钧动之以情的文字给打动了,决定帮他做一则征婚广告,登出来的内容是这样的:

“求婚人丁乃钧,男,未婚,四十岁,身高一米七。曾被错划为右派,已纠正。现在四川江津地区教师进修学校任数学教师,月薪四十三元五角。请应求者来函联系和附一张近影。”

简简单单几十个字,却引来全国巨大的轰动。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件事可以算是破天荒头一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觉得好奇,有人觉得好笑,人觉得丢脸,还有人甚至觉得这是在破坏社会风气。这则新闻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也在国外产生了巨大反响。

新华社把这篇征婚广告发布了英文通稿,随后外国各大报社媒体都相继转载,外国人看待这篇文章的角度跟国人不同,他们把这则征婚广告上升到了思想的高度,觉得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是思想进步的象征。如今看来,这则征婚广告确实具有时代意义。

这则征婚广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对于丁乃钧自己来说,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丁乃钧公开征婚的做法,但他还是收到了来自全国多位女士来信,还有好几位女士亲自到四川去找他面谈。丁乃钧说曾经有一位蒙古族的姑娘跑了几千公里来找他,但不巧他正好回会江苏老家探亲。那姑娘就在四川江津一直等他回来,等了十几天都没见到人,最后很遗憾地走了,二人后来也再未谋面。可见,在当时也是有很多单身男女青年在为婚姻大事苦恼,他们可能与丁乃钧面临相同的难题,但却没有他这样公开征婚的勇气。看到征婚广告后,主动去寻找广告中的意中人,这样的勇气还是有的。

在这二百多位姑娘里面,丁乃钧找到了他的意中人,是一位东北姑娘,名叫张丽瑛。张丽瑛的条件还是不错的,毕业于师范学院,文化学历高,毕业后在吉林当老师,28岁未婚。二人通过征婚广告相识后,一直有书信来往,还互赠照片,双方对各自的相貌,工作,性格等都比较认同。二人后来在书信中也聊到了结婚的事,丁乃钧还坐火车专程从四川赶到吉林,二人见面商讨了一下结婚的事。讨论的过程挺融洽的,没过多久二人就真的结婚了,丁乃钧的征婚广告也算是没白登。

不过这次的婚姻并没有长久,主要原因还是二人对未来生活规划上出现了分歧,张丽瑛因为更年轻,学历也更高,所以她也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有更好的发展。但丁乃钧却带她回到了自己的江苏老家,那是一个小县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张丽瑛看来,这个小县城更适合养老,而非工作打拼,甚至还不如在吉林教书。她想去南京那样的大城市工作,但以丁乃钧能力和已经四十多岁的年纪,他已经无力在大城市打拼了。二人因工作和价值观的不和,最终分道扬镳,离婚了。

离婚对丁乃钧打击挺大的,却没有打消他继续找另一半的念头。因丁乃钧征婚广告的成功案例,让中央都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中国报纸征婚第一人,70个字的证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