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鱼的哭泣与追问
明湖城市公园是光明新区的民心工程之一,建成后成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数万条死鱼飘浮在湖面上,腥臭难闻,那白花花一片的场景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好好的一个公园景观湖,为何成了鱼的集体“坟墓”?据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公明水利管理站正在进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需对明湖采取排水措施,导致湖面水位降低,接近“死水位”,鱼群密度过大而出现死亡。至于是否为居民怀疑的湖水污染所致,有关部门表示,还有待水样检测结果确认。不管怎么样,公园景观湖变为死鱼湖,纳税人的钱换来了一堆腥臭,这种现象值得有关部门好好重视,认真排查,并切实从中汲取教训。比如,从报道中看,大量污水直接排进湖里,排污渠的铁栅栏上挡住了厚厚一层塑料袋等垃圾,湖水整体泛*发臭。不管污水是不是导致鱼群死亡的原因,它对环境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是否应及时加以整治?再比如,水库除危加固工程需要对明湖进行排水,且排水量高达80万吨,为何没有预计到这会造成大面积湖鱼死亡,没有对可能的后果进行应有的评估?如果部门与部门之间能事先多些衔接与沟通,这种情况也许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据周边居民反映,湖面出现腥臭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倘若一开始就采取补救措施,也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鱼群死亡。
那些张着大嘴的死鱼似乎在发出无声的哭泣与追问,追问的是如何堵住管理漏洞、管理职责如何有效衔接之类的问题。深圳拥有“公园之城”的美誉,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公园800个,位居各大城市之首,至2020年末,全市公园总数将超过1000个,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将超过600平方公里。但与这样的“量”相比,如何防止重建设轻管理的思路,通过管理提升这种绿色福利的“质”,也是一个忽略不得的话题。(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