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转型机器代工广州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
TUhjnbcbe - 2020/8/1 10:3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大的医院

转型“机器代工” 广州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


【大比特导读】面对日益严峻的成本压力和处于低位的出口贸易,广州外贸企业面临新一轮的结构调整。观察发现,广州外贸企业寻求“突围”主要表现于制造工厂外迁和发展机器人计划两大方面。


面对日益严峻的成本压力和处于低位的出口贸易,广州外贸企业面临新一轮的结构调整。观察发现,广州外贸企业寻求突围主要表现于制造工厂外迁和发展机器人计划两大方面。


广州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现代工业中尖端自动化技术高度集成体现,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已成为工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的生力*。机器人产业研究专家罗百辉表示,广州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有200家左右,其中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是中国较大的机床数控系统生产企业,连续12年产销量位于国内第一、世界前三位,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目前已经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2012年累计销售机器人200多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是华南区域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汽车装备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分为汽车白车身及零部件焊装自动化、动力总成、一般工业三大领域,2012年度共实现销售订单合计1763亿元,较2011年度增长131%。除此,广州还聚集有敏嘉、沈阳新松、松兴、中国机研院、中国电器科研院等一批机器人生产、研发和集成应用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世界先进机器人运营商拓野机器人董事长凌琳表示,使用机器代人一年能收回成本,而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可达10~20年。工业机器人售价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在国内汽车厂家所用的点焊机器人系统,一套价格在60万~120万元之间。以某电器生产企业的压缩机改造一条机加工线为例,需投入2台机器人,整个项目改造费用约为142万元(每套约为71万元),每台每年运营及维护成本约为2万元,可减少约5名员工(6名员工,还要剩下1名控制维护生产线),人工成本为6万元/人年,每名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按两班倒计算,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5人26万元/人=60万元。


生产要素成本仍是最大瓶颈


在二期走访发现,客商人流比一期要少,但参展商普遍反映,外贸订单同比去年有一定增量,增幅大约在1成至2成间浮动。不过,传统制造业还是离不开劳动力和原材料等要素的影响,订单增量不能改变利润变薄的现实。


Circle是一家广州小家电制造企业,拥有30年的建厂历史,典型的出口企业。销售经理蔡兴果介绍,外贸今年逐步企稳,该公司一年出口额为2亿元,平均每年有2成左右的增长。他表示,外商对于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能再靠以前以量取胜的方法,必须要提质来赢得市场,中东、非洲相对低端,欧美则要求高端,而东南亚市场也开始对品质有所需求。价格不是第一要素,质量才是共同关注。例如一个烧水壶,表面上各个厂家都一样,但内头的做工则大有讲究,漏不漏水?包不保温?设计能否达到顾客的心理标准?蔡兴果说,提质的过程,人力成本、原材料等是不得不考量的要素,对于勇于创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困扰。


花都安达工业品厂老板何先生告诉,整个市场竞争很大,虽然今年有少量增长,但对于企业而言还是压力山大。他说,他们生产丝带、彩带和彩花,技术门槛不高,关键是人力资源到位和原材料的采购。发展20多年来,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不仅仅是工资的问题,现在的工人都是80后、90后,思维观念跟上一辈不同,周末加班有两倍薪酬都不愿做,宁愿要休息要去玩乐。我们为此也相当头痛。他坦言,企业必需在这波生产要素变化中找到方向,不然只会被市场淘汰。


趋势1:营销中心留穗制造工厂外迁


纵观二期参展商,很多劳动密集型的厂商开展了以成本为引力的迁移。以广州源加贸易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手工艺品出口北美,但受迫于成本压力,工厂设立在福建,在当地招揽工人,营销总部则位于荔湾区龙津路。广州乾信家具贸易公司,总部同样在广州,生产车间却设在福建,企业的核心从生产转向营销。


国靖家具是一家台资企业,总部位于台湾的新北市,一年外销额达3500万美元。副总经理房弘达表示,早在30年前,该公司就开启了以劳动力成本为主导的迁移,当时台湾的市场已经饱和,而制造业也面临岛内人力成本过高的制约。所以,国靖家具很快迁移到广州番禺。但伴随人力、土地成本的不断走高,番禺工厂也遭遇了台湾总部所面临过的瓶颈。


梳理该公司的足迹,发现,作为非标产品制造企业,国靖家具一直在围绕劳动力成本内迁。从台湾到番禺,再从番禺钟村到鹤山设立分厂。据房弘达透露,该公司准备在安徽增加一家工厂,以代替广东的产能。劳动力成本占产品出厂价的12%左右,而且还会继续上涨,但产品不能因此涨价,很多时候成本的压力只能依靠企业内化人员精简、加强生产环节监控,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提高所有人的效率。他说道。


玩具是劳动密集型的典型行业,区域竞争非常激烈。花都四联玩具有港资背景,其本身设立之初并不在花都。1996年进驻广州,2007年受城市空间扩张所限,工厂转到了花都花东镇,而将来该公司的命运很可能是继续北迁。


趋势2:转型时顺势启动机器代人计划


机器人制造成为近两年的热点,在广交会一期机械展馆内,科沃斯机器人集团的展台上,一群人正将展台团团围住,人们在参观的是一个半人高的机器人,正用童稚的音调与人进行对话。伴随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传统制造业也顺势启动机器代人计划。


据广州市社科院蓝皮书调研报告显示,有市场需求情况调查表明,广州相当一部分优势企业在生产、仓储等重要环节都有根据实际需要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业机器人和全自动化设备。例如,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焊接和喷涂工业中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北汽集团华南生产基地的在建整车项目就设计使用70台ABB焊接机器人,90台ABB喷涂机器人,80台工装搬运机器人及机械手。


花都安达工艺品厂老板何先生坦言,新生代的工人不如老一辈勤劳,而且人力成本逐渐走高,令企业利润越发微薄,无法扩大在生产。企业需要壮大,以机器替代人工的程序是必然趋势。何先生称,以其工厂为例,因招工难、用工荒,企业引入了部分机器,现在基本实现一半机器一半人工的生产模式。机器生产可以改变传统生产环节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境,也是有助于中小企迈向转型的方法之一。


广州轻工出口公司的孙经理告诉,与该公司合作的玩具厂不下十家,但面对成本压力和竞争,生存困难,以前只接大单,现在2、3000美元的小单通吃,其实玩具行业在转型和引入机器方面需求很强烈。


花都四联玩具的刘迪行给算了一笔账:包装工序需要10名工人,算是普工每人每月工资2000多元,包吃包住包社保,一个月该工序的人力成本为2万多元,一年累计接近25万元,而且这还不包括工厂福利、补贴、奖励等。但一台包装机只需要几万元,两台包装机可等同10人的工作效率。另外,在聘请两个工人管理机器足够了。结合机器消耗和电力成本,总体而言第一年与10个人成本相若。


初尝机器生产的刘迪行直言,从长远来看,机器在次年就能节约成本,1、2年就能收回投资成本,这是非常可观的改变。他表示,玩具仍是劳动力密集为主的产业,机器代人只能从包装做起,从个别工序开展,暂时难以全面铺开。


本文由大比特资讯收集整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型机器代工广州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