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黑中医最凶的,恰好是那些最缺乏科学素养的人
近年来,关于中医与西医孰是孰非的争论不时成为网络争论的热点话题。倘若这种争论停留在学术层面,只是针对两种医学流派优缺点的争议,尚属正常。但这种争论逐渐升格为文化之争,有些人借助对中医的否定,质疑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有人抬出了“科学”这一个硕大无比的帽子,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支持中医的人都是缺乏科学素养的人。但事实上,秉持中医伪科学论调的人恰好是那些缺乏科学素养的人。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和药学,乃至护理学、养生学、保健学的总和。中医或者西医,都是人类在数千甚至上万年的时间长河里,在斗争疾病、维持健康的过程中总结和积累的知识、经验,是一棵树上的两棵果实,均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虽然两者是同根而生,但两者不论是诊断方式、治疗思路、药物施用等,都存在明显差异。虽然随着西医传入中国、中医走向世界的进程不断加快,这些差异正在逐渐互通、融合和缩小,但由于两者赖以诞生和维系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医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而且非常明显。
中医生存的基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交集点就是天人合一或者天人感应学说,例如说:“宇宙大人体,人体小宇宙”,认为人体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体与宇宙万物是相通的,宇宙不但影响人的生命活动,人类活动也反向地对宇宙形成影响。在这种哲学的指引下,中医往往把人体的疾病与健康放在更全局、更系统的维度上进行分析,例如导致人生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或者六淫、六元,它们要么源自体内,需要寻找自身气息的流动和平衡,或者需要分析生活环境,寻找或者来自体外不良因素。再进一层,中医还需要根据时辰、季节、节气、方位等外部的时空因素查找病因。更高明的中医,更要结合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行,来判断和治疗疾病。简而言之,中医是一个将视角逐步延伸和放大的思维过程。
而西医则相对是一个由大渐小的辨析过程。从整个身体,再到器官、组织、细胞、遗传基因、分子层面的生化反应。公正地说,两者不存在谁更加正确、更加接近真理的问题,不过是因为哲学和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思维和前进道路。轻易地用对错的概念对两者进行褒贬,就好比天上飞的耻笑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总认为陆上爬的是低级、错误一样,是武断和极不负责任的。这种缺乏对两者差异深刻认识的粗暴评判,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思维方式。
黑中医的人,一个最基本的武器就是所谓的实证性。即认为可以用工具测量、可以用数据表达,或者直接用感官可以视、听、闻、触、尝的事物,才认为是真实存在的或者符合科学的。而中医体系里的“气”、“经络”、“穴位”等概念,都无法获得解剖学或者仪器测量数据的支撑,就认为是不存在的,认为中医是故弄玄虚。莫要说中医在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治疗方面的奇异疗效,有一个很常见却不争的事实是,很多人的一些不适,用西医的诊断方式是测量不出任何疾病数据的,最多只能定义为“亚健康”,而中医却可以通过阴阳五行的辩证,在气血等方面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并获得良好效果。
将无法证实,无法测量和感知的事物认定为不存在,这本身也就是一种非科学的态度。毕竟人类的感知能力和当前的技术水平是有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长久以来被人们认为不存在的,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有其存在的事物,逐渐被证实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氧气。即使是人们已经确认存在的事物,也无法通过所谓的科学手段进行测量,例如灵感、思想、情感、心理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截止目前谁也无法去测量一个人有多少思想,或者将思想拿出来称量一下,但谁也不能否认思想的存在。
在学习和笃信西医的人看来,中医是不可捉摸或者不可思议的。例如在诊断方式上,西医会利用骨骼、肌肉、血液等组织的各种具体数据和形态来辨别和确认疾病,很具体,很明确。但传统中医采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没有一个是可以用明确的数据表达的。望气色,没有精准的色度表来对比;听声音,不能进行音色和声强测量;问体感,也缺乏系统的问题列表和标准答案;至于切脉,在西医看来更是玄妙和不靠谱,各种脉象之间那种模糊而细微的差异,根本无法变成可以被所有人解读和理解的文字或者数字。
中医学习,更多依赖悟性和经验积累,对“悟性”的强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倾向于“悟”的特点,既增加了西医思维对中医的理解,也无形中提高了中医对习学者的素质要求和学习难度。所以,中国的古人就提出了“医者仁术也,非仁爱之士不能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的思想,就连民间也说:“秀才学医,三年不成”,可见条件之苛刻。很多人由于遇到了医术平庸的医生,进而怀疑中医的疗效。其实,中医的难学,导致了当下中医人才的匮乏,这才是根本的原因。这并不是中医的错。
中医还有一个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药材。中药的形态,炮制、饮用方法,常常给人粗疏和不卫生的感觉,在那些讲求无菌级生产、包装和使用的西医看来,这些黑乎乎、脏兮兮的草木土石熬制的混合物,怎么可能给予人健康,不令人患病就已经不错了。至于某种药物究竟是如何作用于人体,如何参与生化反应,如何干扰疾病的,中医没有任何记录和解释。的确,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手段,中医在药材的种植、加工等过程中缺乏这方面的措施和手段,但随着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中药材的治病机理也逐渐明晰,并开始实现可测量。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的研制成功,就完全得益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启发。
退一步讲,如果中医是不科学的,是损害健康的,那么在西医进入中国的二三百年之前的数千年乃至上万年里,炎黄子孙为什么没有在一次次的疾病与伤痛中灭种,中国人是依赖什么和疾病做斗争的?这似乎是一个强盗逻辑,但也值得黑中医和支持中医的所有人思考。
(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