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记者张守营报道日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承办、与诸多金融、媒体与能源机构合作举办的第二届“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论坛上举行了首部“碳中和”蓝皮书项目的签约仪式,启动了首个“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
作为首部“碳中和蓝皮书”,其研创与问世为皮书系列增添了新的成员。在社科文献“皮书”系列中,经济、文化、金融、法制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都已有皮书出版,但在碳中和领域,尚未有蓝皮书出版。基于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作为绿色金融研究的机构,承担了本部皮书的研创工作,将填补整个皮书系列的空白,并将成为全球认识当下中国绿色金融的重要窗口。
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目前在全球和国内各大智库排行榜中,稳居全国一线智库行列,特别是在绿色金融研究领域,一直获得国家的高度重视。社科文献出版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一家社科出版机构。皮书,经过二十多年的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运营,已经形成了一张亮丽的学术名牌。如今,整个皮书原创已经覆盖多个研究领域,每年出版近种皮书。
王利民强调,碳中和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国际交往中有力的支撑点。变革需要动力,需要方向,也需要路径,需要抓铁有力的劲头,更需要着力点。人大重阳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碳中和蓝皮书,一定能够为这一系列“需要”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撑,生动地展现我国短期、中期、长期绿色发展轨迹,为我国国际交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战略服务。
蓝皮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认为,年是碳中和元年,也是绿色低碳经济全球竞争的元年,蓝皮书的启动将具有重大意义。蓝皮书执笔人已囊括金融、能源、环保、科技领域方方面面的人才,力争尽快在年底之前做出一本高质量的、具有权威性的碳中和蓝皮书。
据悉,书中将深入分析“碳中和”目标的全球形势,以及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均衡跟踪、测量、分析城市绿色转型中碳减排目标的达成效果、进展和前景,剖析当下金融业的绿色升级走向,力求充分发挥指导实际工作的参考价值,引导绿色金融服务于21世纪中国低碳经济时代全面发展。
本次会议还启动了国内首个“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标志着将首次从城市绿色可持续综合发展的角度(S60),深入分析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碳达成率”,并指导其达成“碳中和”目标的实际工作。东方国信副总裁杨文忠在签约仪式前致辞,他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变革必定离不开科技的赋能,需要通过监测、预警、分析等数据系统帮助做决策,用数字化探索和推进城市往更低碳、更智慧、更清洁、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此次人大重阳和东方国信成立“中国城市‘碳中和’智慧监测平台”,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产学研用有效结合起来,开拓创新,希望能够成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众多业界权威及“碳中和”专家和学者。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主持,王文院长发布了《“碳中和”元年与金融业的绿色升级》研究报告(学术版刊于《当代金融研究》年第1期)。
主旨演讲环节,原中石化原董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傅成玉主要就“碳中和、碳达峰“领域如何“提升认识的自觉性,促进行动的坚定性”发表了看法。”碳中和、碳达峰“这个话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减碳的问题,而更多的必须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来看待全球生态问题,一定要包容和谐、共同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是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我们要通过”碳达峰、碳中和”来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达成这两个目标,我们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企业,所有的变革要通过可操作层面,主要是各类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生产方式要通过智能化来改变。第二,我们现在国家讨论欠缺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你,就是技术减碳。这个就涉及到技术问题,通过计数算法来算出实际的碳排放量。第三,金融能促进企业的活跃性。中国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碳贸易中心,因为无论是从规模还是现在推动力度上,都是必然的结果。所有的社会进步都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提高认识的自觉性,确定行动的坚定性。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主旨演讲环节发言,他就“碳中和”为金融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金融体系应该如何改革以符合“碳中和”要求做了详细论述。马骏认为,“碳中和”预计将在未来30年内带来多万亿的绿色金融投资,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林业等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商业机会,但也带来了应对气候变化所需面临的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面对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应该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绿色金融标准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加符合“碳中和”、做好环境信息披露、强化对低碳投融资的激励机制、开展产品创新、开启金融机构自身“碳中和”以及强化国际合作。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发言表示,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归根到底是取决于能源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更取决于资金效率的提升。首先,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归根到底是取决于能源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更取决于资金效率的提升。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有一个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是为数不多的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促进经济效能提升,能源效能提升的工具。只有包括能源和资金这两个要素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才能够真正地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我们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主旨演讲环节由《环境与生活》常务副总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郑挺颖主持。
接下来的论坛的研讨环节,“碳中和“领域专家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进行讨论。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徐小东认为,要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战略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绿色电源将成为我国主体电源。为实现目标,我们要重构电力系统,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形态将更加多元。加快能源低碳转型需要对现存的能源消费和利用方式进行重塑,这在消费、供给、输送、储存、市场机制等环节均面临着技术挑战,需要开展技术创新,以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王淑娟认为,碳交易市场等金融工具非常重要,碳产品的核心是要有实质碳减排量,而这些交易机制正是是碳减排成本最小化的一个绝佳途径。而从技术方面来讲,她认为CCUS(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技术)在未来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预计可为我国实现碳中和提供15-20%的贡献。全球在这方面的投资和项目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在这方面技术上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展望未来,我国要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还有很多的工作可做,攻克技术难关、利用金融机制将是非常关键的战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若想推动绿色发展,首先要了解碳中和、碳达峰的真正的含义,不同的企业应该了解自身的碳路径。这里主要提及三个主要的技术路径。这些路径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相关产业和企业的支持作用,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加强政策激励与支持。第二,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及绿色产业相关标准,即标准国际化,国内标准要统一等。通过标准的制定及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厘清绿色项目边界,明确绿色投融资方向,可将资金引导到真正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行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二,需要大量的金融产品广泛运用到绿色发展中。当前,绿色信贷仍在绿色金融产品中占据主要地位,其他产品的规模仍旧较小。因此,绿色金融应当在产品创新及推广应用方面下功夫,以此增强绿色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第三,加强绿色金融与数字科技等融合。绿色金融创新同样离不开科技支持,将科技与金融融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应通过建设和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科技作用,利用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等解决当前阻碍绿色金融发展的工具、方法学等问题,开拓绿色金融发展新境地,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网副总编辑杨新华认为,针对我国目前不断提升的绿色实力,从媒体的角度,社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政策的解读:根据产业、财税政策的深入探讨及解读,为社会构建良好的政策氛围;第二,责任的传导:城市及企业作为责任的主体,需发布相关责任报告;第三,共识的构建:绿色金融作为热门领域,通过相关论坛活动,使其进入到公众视野,构建一定的共识,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第四,国际的传播:气候治理可以作为全球合作的抓手及工具,同时绿色发展及崛起也能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大重要部分。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表示,我国要实现年“碳达峰”、年“碳中和”目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在十四五期间,应将发展绿色产业集群作为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发展绿色产业集群离不开充分的金融支持,而绿色金融就是最好的推动力和加速器,应从法律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抓住重点和关键领域,强化金融协同和基础设施建设,调动政府的积极性,引导金融机构将全社会各种金融资源不断配置到绿色产业中,夯实绿色产业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涂永红教授表示,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认为,绿色金融虽然不是与所有产业和行业相关,但其意义非凡,金融机构和社会群体应该投入其中。当前,绿色金融领域面临着一些风险,如绿色金融发展不到位、绿色标准不明确等,为应对这些风险,金融机构应首先做到在本行业中实现绿色低碳化。
最后,研讨环节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负责人崔震海也发出邀请,希望更多专家参与“碳中和”蓝皮书的编写。
本次第二届“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论坛”,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网、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中国银行保险报》报社、《环境与生活》杂志、《当代金融研究》杂志合作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