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学中医的人有很多,有杰出成就的也很多。为什么?因为古人学中医,大多数是情怀,不为挣钱,不为名利,为的是济世活人。所以,也才有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经典名言。
在中医传承的几千年来,对于学术传承是很严格的,尤其是师父对徒弟的考核,是近乎苛求的。在理学界,著名的“程门立雪”就是求学的典范。在中医界,师父对徒弟的考察也是十分严格的,扁鹊就是经过长桑君长期考核之后,才决定传授其衣钵,朱丹溪就是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求师之旅,终于感动了罗知悌,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那么,古代中医考核入门弟子,会考察一些什么内容呢?这个在古代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特殊规定,全凭师父对弟子诚意的感知,如果通过考察,便可入门。直到清代的一本儿科著作中,明确提出了13种人不可学医的明文,这本书就是清代医学家夏鼎(字禹铸,号卓溪)的《幼科铁镜》。
一、残忍之人,必不恻怛,不可学
这是关于不能学中医的第一个标准,医乃仁术,一个人如果生性残暴,十分残忍,这样的人决不可学中医。大唐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到,一个医者要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所以,学中医的人,首先必须要有一颗“仁心”。
二、驰骛之人,必无静气,不可学
所谓“驰骛”,本意是奔走、追逐,“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就是这个意思。但在这里则是引申意义,意思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古人十分强调专注,东学学、西看看,静不下心来,自然是学不好中医的。
三、愚下之人,必无慧思,不可学
古人常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这不仅仅是要求学医者有一定的国学基础,更何况是“愚笨之人”。中医尤其重视辨证施治,对思维是有要求的,“智商捉急”的人真的理解不了中医思维。
当然,这里引申一下,还有一种就是懒人,不可学中医。古人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也提倡“天道酬勤”,一个人的智商不是很高,但也有通过努力提升的,如果一个人不努力,凡事都想偷懒,这样的人不适合学中医。
四、卤莽之人,必不思索,不可学
所谓“卤莽”就是做事不细心、办事很马虎。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不细心是对患者的不负责。现代护理中为何强调“三查七对”?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那都可能出现问题。中医很早就重视细心,孙思邈曾说“胆欲大而心欲细”,就说明了学中医的人,需要胆大心细,这跟现代的汽车驾驶一样,卤莽只会出事。
五、犹豫之人,必无定见,不可学
所谓犹豫,主要是对任何事物迟疑,无主见,人云亦云,毫无主见。这种人学医是大忌。在古时候,往往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病症,都会找几个医生来“会诊”,假如你毫无主见、人云亦云,是没办法治好病的。作为医者,没必要标新立异,也未必需要所有时候都能“力排众议”,但起码的主见是要有的。如果凡事都优柔寡断,那不适合学中医。
六、固执之人,必不融通,不可学
所谓固执,大多是坚持成见、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一意孤行。固执与犹豫是两个极端,犹豫是毫无主见,固执是坚持成见,一个没注意,一个认死理。这两种人都不适合学中医。那么,为什么固执之人,不适合学中医呢?首先,中医需要懂得兼收并蓄,需要融会贯通,如果太过固执,就会把其中某一本或几本典籍作为不可更改的规矩,这就麻烦了,要知道“只有印版印的书,没有印版印的病”,都照着书,不知变通,那怎么行呢?
七、轻浮之人,必多忽略,不可学
所谓轻浮,主要是言行随便,不严肃不庄重。比如你给患者看病,却嬉皮笑脸,遇到异性患者就搭讪,甚至还有其他想法,这是不可以的。还有,对于患者的隐私也随便给别人说,这些都是轻浮的标志。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学中医呢?
八、急遽之人,必期速效,不可学
所谓急遽,意思就是追求速效。虽然中医不是慢郎中,只要方药切证,大部分时候都可以覆杯而愈,但是凡事都要一分为二,不是所有的病症都可以快速的治好的。有的甚至需要治疗好几年才可以治好,有的甚至是治不好的。中医从不讲究“终身服药”,但有些疾病即使终身服药也是治不好的。如果作为医者想速效,这样往往没有根据病情循序渐进,这样只会“揠苗助长”,不会有好结果的。
治病救人,讲究的合理、科学用药,中医素来讲究“用药如用兵”,合理的等待是有必要的。时间未必全是良药,但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如果一心想着能不能把原本需要七天治好的疾病,一天搞定,这样往往会用力过猛,最终酿成大祸。所以,有这种心态的人,不适合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