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我们从有关部门提供的历史资料中,收集了民国时期几位报社记者在有关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各有侧重地介绍和评论了当时通渭县的有关情况,现于刊载,以飨读者。
通渭的毛织手工业
《西北日报》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四日载稿,无作者姓名
通渭的毛织手工业之发达,是为本省人士所称道的。当到通渭旅行或者路过该县的公路汽车站时,你就可以看到在车站的门外,背上扛着手里提着各种各样的毛衣、毛裤和毛线,等着顾主的购买。如果你再进城里去“浪”一下,全城里无论是经营农作或者开小店铺的,各家各户都放着现成的毛织品。再看男的、女的、柜台里坐着的,街头上蹲着的人,手里都拿了有铁钩的木板,怀里兜着毛线团,不断地在编织。这是说明通渭县近二年的毛织手工业是特别发达的,真是所谓名不虚传。
通渭县的工业,虽无详细调查,但一望而知,毛织手工业的发达是如何普遍。家家户户除了操作农事或小本商业外,便是手织毛衣之类。年产毛衣也无实数目可稽,据称可出万件以上。本地的毛线质地甚佳,年产在二万斤以上。不过这里毛织品所用的材料,即羊毛,从会宁、海源等地输入的也很多,但在品质上不如本地的好,至于产品运销,除少数豫、陕商客收运外,本地人民却没有作大规模的运销的。每日仅由零商小贩,各集汽车站,争抢出卖。
本县很穷苦,除毛织手工业,其它工业尚不发达。勉强来说,县城西门内有永固手工纺织生产合作社。社共有木机三架,大纺线机一架,手纺织机六架。出品有半毛半线的水纹布和粗毛线布,因资本限制,生产量不大。
此外就再无别家工业社了。这是很可惜的。通渭的毛线,不能有改良的技术制作成品,同时也不知设法扩大羊毛的生产,仅就现有的羊毛,普通的手工业技术,使本县的这种可靠的而且是唯一的农村副业未能发挥其最大功效,真是多么可惜的事。
通渭巡礼
——陇南采风之一
《西北日报》记者乔廷斌
(一)马营镇一宿
过华家岭不远,便到了通渭县属的马营镇。这是一个七千居民的大村镇。在昔日,它曾有过闪光的时代。那时陕西土布,湖北“枣阳”布,都在这里为集散地。盐庄生意也盛极一时,所以,驮盐的骆驼,运货的骡马,成群结队的车辆,日夜不断地挤满了这里的每一条街巷。于是,它便成了定西、秦安、陇西、会宁几县的商业中心。但是,当民国九年大地震时遭了劫,全镇的房屋完全被震毁,死伤了三百多人。自此以后,危难不断地降临,变乱频仍,灾祸不绝,商品移散于附近各地,于是它渐渐萧条下来了。如今看到的是满目荒凉,残墙断垣,触目废墟,令人不禁沧桑之感。
除了马营镇公所外,新川乡和锦屏乡的乡公所也设在这里,因为马营镇是过往的要道,纳粮上税都比较方便,必要时两个乡镇可以并在一起联合办公。该镇现有中心学校一,保国民学校一,因经费不充足,设备当然欠完善。但是,这里的中心学校却有一个特长,它时时刻刻给学生们灌输新的常识。该校高年级的学生,自己出钱,按月订阅兰州的两家大报。每班都有一份,贴在教室讲台旁边的一块黑板上,教员们随时将国际情况、战事的进展讲给学生们听。此外,该校还编有常识补充教材一种,这些教材都很切实扼要,譬如:“甘肃在中国所占的地位怎样”“通渭有多少人口、有什么出产、有什么河流”等。每周由级任教员出十个题目,先由学生自己解答,若答复不出,然后由教员详细解释,每双周再由教导处审查试验一次。这种教授法,才是“读活书,活读书”。在今天,确有提倡的必要。
此间除了农作物以外,胡麻油算是输出的大宗,年产约二十万市斤,完全运销兰州。
(二)当前的急务
在马营镇住了一宿,第二天黎明又向通渭进发。通渭有十八万人口,二十五个乡镇。县城与马营镇的形势差不多,四周全是山,县城占据的是四山中间的一块窪地。民国九年大地震时,这里也遭劫难,情形非常惨,城北的笔架山倒塌下来,压毁了城内的屋舍,人民死伤非常多,大伤元气。
通渭县有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或许是甘肃其它各县所通有的,不过这里特别严重些——燃料奇缺,木料奇缺。没有燃料,吃饭便成问题,缺乏木料便没有房子住。通渭的木柴每斤市价已卖到八元。(当时的一元当为现在的一分钱——编者注),木炭每斤二十元。民政厅赵厅长针对这个严重问题,曾在县政座谈会上对通渭各界大声疾呼,他说:“在路上我很留心地看到,过了马营镇,山坡上的野草便多起来了,尤其在井儿坡(疑有误,应为坡儿川——编者注)附近,土地异常肥沃,证明气候和雨量都很好,但是通渭植树的成绩却没有什么表现。甘肃目前的问题不只是水利,燃料的问题也很大。老百姓没有燃料,只好拿草烧,过几天也会连草根掘来烧了。没有草便无法牧放牛羊,不能牧放牛羊,便没有肥料。缺少肥料,便影响粮食的生产,所以这实在是一个大问题。在通渭的木柴已卖到八元钱一斤,一斤木炭须要二十元。煤炭要从兰州运来,木料要取自岷县,一元钱的木料要花五元钱的运费。通渭县是山乡而不是水乡,山乡没有材木,没有柴烧,则是笑话。人生最伟大的事业,乃是改造环境。我们必须下决心改造通渭的环境。兰州的中止山,土地比通渭荒瘠,过去从没有栽过树,一般人认为决不能栽树,但是现在居然能种树,而且成绩意外的良好。兰州中止山植树的方法是层层掘沟,以本山之水,养本山之木,这个方法很可以作通渭的参考,要逢沟插条,遇山掘沟。过去植树困难的原因,是保护不良。现在省府已订保护的办法,凡私人在公地上植的树,呈报政府备案的,其利益即永远归植树人享受。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谁不爱惜自己的财产,谁不珍惜自己的利益呢!所以我希望通渭各界要下最大的决心完成这项工作。最低的标准要在明年栽种一万株树……”。
植树运动,在通渭来说,确属当前的急务,我们希望通渭各界能切实负起这项使命来。
(三)驰名全国的通渭毛线
“通渭”所以驰名全国,应该完全归功于该县的特产——通渭毛线。甘肃的羊毛手工业中心,不在兰州,不在天水,而在通渭与临夏。天水与平凉的羊毛工业,因为是后来兴起的,在数量上还不能与通渭相比拟。至于秦安的褐子,现在完全被“临夏”褐子压倒了,所以,秦安的羊毛加工品,也没有多大的前途。
通渭毛线能够兴起的原因,完全是时代的需要,它沾了抗战的“光”。随着抗战的演变,外货不能内运,布匹的价格突飞猛涨,于是不得不用土产代替洋货。一斤外国毛线的价格足以购买五斤土产的毛线,一件棉布衣的价值,足可以抵得上两件毛衣,所以通渭毛线便应运而兴了。
通渭有一句很普遍的俚语,“闲坐不如捻线杆”。抗战以前就有捻毛线的风气,那时只是少量的,抗战以后,便一年比一年勃兴,今年的纪录更是空前。但是,通渭每年究竟出产多少毛线,其输出产值如何,这项统计数字,一直没有精确的调查,县政府没有,县商会也不知道,本地毛线商更茫然。甘肃省银行通渭办事处在三十一年六月份曾有一项估计数字。该行是按照通渭的人口及工作时间概略估计的:“通渭妇女约有八万人,其中能从事捻线的,可有四万人。此四万人之工作,只可按一万人计算,以其非整日工作之故也。若平均每人每年可捻线二十斤,则一万人可捻线二十万斤……”。
上面这项估计数字,是在两年以前的。在今天,显然大非昔比。为探求一个比较确实的近似数字,记者曾往访通渭县商会常务理事李华山。他是本城人,自己没有纺毛厂。对于毛线销售的情形,比较起来算是通渭城内最熟悉的一位。但是他也没有一个较精确的数字,因为一般的毛线商人都不肯把实际的情形吐露出来,原因是怕纳捐上税。他说:“去年的毛线产量不及今年,那时销路狭,只限于兰州、西安、天水等地。今年的情形不同了,通渭毛线的市场已遍销国内,最远的是昆明、重庆,次之是广元、成都。重庆与成都的商客,远来通渭大量收买,一要就是几万斤、几十万斤。通渭毛线最近所以突然涨价,就因为成都与广元的客人又来收购。因为成都的市价已卖过通渭的两倍,在川滇边每斤线已卖到二千六百元,因此通渭的市价也随之提高了。七天以前,这里的白毛线每斤自七百元至八百二十元,枣红色的最贵,也不过九百元一斤。现在各色毛线平均都提高了一百元……。通渭毛线的销路愈广,其产量亦随需要而增大。去年的产量不会超出一百万斤,今年的产量可以在两百万斤以上,这是个很诚实的估计。通渭的毛线,大都集中在平襄(城区)、陇阳、陇山、榜罗、常河、义岗等六个乡镇,其他的乡镇当然也有,不过产量极有限。至于毛线的利润,算起来相当大。现在的羊毛市价,每市斤零售价是二百二十元,总购只要一百五十元。每市斤羊毛可以捻成十二两线,洗涤之后,可得净线十一市两。每人每天可捻四至五两。羊毛多来自靖远、海原、固原。通渭也产羊毛,不过数量很少,但品质太好了,人们都舍不得卖,多半自己用。通渭的羊毛既白且细,毛质又净,每斤毛可捻线十五两,较海原等地的外来毛每斤多出四两线。”
谈到毛衣的情形,他说:“毛线衣衫只限本城织制,纺织几乎全是用人工,全县仅有三部机子。在夏天因为昼长夜短,每人每两天可织一件,冬天则需三日织一件。”
在这里我们已得到了每人每日的生产量,也晓得了产毛线的集中地点,求一个近似数字,显然已不是难题。每人每日捻线四至五两,每月可捻线八市斤,除去农忙季节,捻线时间按半年计,那末每人每年捻线的平均数量至少是四十八市斤。根据县政府的户口调查表:平襄镇的人口,男二二七五人,女二零九四人。陇阳镇男三零一三人,女三三七五人。陇山镇男六三九一人,女五七五六人。榜罗镇男四五七四人,女四五四二人。常河镇男四七九九人,女四八十三人。义岗镇男五四七五人,女四九五四人。这六个镇人口共计,仅以女子来说,即有一五五五零人(据说男人也有百分之三十从事捻线),每人每年按四十八斤计,通渭今年的毛线产量是一二二六四零零市斤,若再加上男子所捻的,当在一百五十万斤以上。每市斤平均以八百元计,今年的毛线总值该是一、二零零、零零零、零零零元。就毛衣来估计,平襄镇的女子是二零九四人,每人每三日织衣一件,全年工作日以六个月计算,每人每年可织六十件,年产量就是一二五六四零件,每件平均一千五百元,其总值为一八八、四六零、零零零元。毛线、毛衣全年的总值为一、三八八、四六零、零零零元。过去的通渭经济情况是农业为主,以农村副业为辅助,老百姓完全靠卖粮食过日子。现在的情形是以工业为主,农产品次之,已由农业社会经济进入为工业社会经济了。通渭的毛线,换来了外省的大量金钱,不仅繁荣了通渭的经济,对于甘肃也有不少助益。
我们认为,通渭毛线事业是有其远大的前途的,但必须及时努力,在品质上不断地求进步,在技术上急起直追,同时还需要有计划的倡导,设立大规模的纺线厂,务使毛线均匀一律,整齐划一,把眼光放远大。否则,将来旅途畅通以后,便不能同舶来品相抗争。最近通渭的毛线商曾发生过不顾职业道德的事情,他们在毛线里掺上水,毛线运到外地以后,不是发霉便是变了色,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商人若不遵守道德,若不争取信誉,那是自毁前途、自绝出路。据说县政府与商会已严令禁止了,同时还布告通渭的正当毛商,对于这些不守信誉的毛线商,随时检举,严加纠正,杜绝这种不良的风气。
编者注:本资料原件系旧报纸剪裁单页。边头只印有“十九日、西北日报、第三版”等字而无年代。据我们从原件上附载的其他内容核对校正,判断此文登报的时间,当是民国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