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社合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中大传设学院与本报联办融媒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圆桌会
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加强中心工作宣传、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如何让青年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打造“守正创新”型人才队伍,这是主流媒体和新闻院校共同面对且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12月31日,广州日报社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共同举行院社合作系列活动之“媒体融合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圆桌会”,来自高校和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江永忠表示,推进高校与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提升新闻业界和新闻学院产学研合作,增强在服务中心工作舆论宣传领域的合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讲好广州故事发出更洪亮声音,这样的“院社合作”非常有意义。
“传统媒体面临如何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考题,而高校新闻学院则面临如何培养新型主流媒体人才的困惑,我们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合作交流很有必要,也很重要。”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余敏斌在致辞中提出,希望学院今后能够向报社输出更多人才、理论和研究成果,也希望今后报社能深度参与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向学院教学科研输入经典案例和精彩的媒体融合发展故事,建设实践实训教育基地,实现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合作关系。
不久前发布的《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广州日报融合传播指数位居第三名,仅次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家中央级党报,连续四年位列地方党报第一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杨清蒲表示,取得这些成绩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州日报始终坚持“党媒姓党”,将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和传播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他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支撑。未来,广州日报社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合作要不断深化、细化,在探索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方面下更大功夫。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代院长黄毅表示,报社乃至社会对于高校的期待在于人才培养,我们大学也志在培养出让组织放心、用人单位放心的人才。年轻人是一张白纸,他们来到大学,我们将给他们画上怎样的蓝图?学校要真正了解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要与这个时代紧紧结合,培养党媒、社会、国家需要的人,不能跑偏。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周成华主持此次活动。据悉,此次活动也是广州日报社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加强“院社合作”系列活动之一。双方接下来还将合作开展直播电商经典案例评选、粤港澳青年网络文化研究等活动。
与会专家主要观点:
曾一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一果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论文《准确理解和阐释马克思理论——由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谈起》。曾一果认为,意识形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从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出发,重新讨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阐述,他提出要了解马克思思想,必须在思想上同时了解这一思想产生和发展时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必须揭示出这一思想的内在整体。
罗坤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应该怎样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罗坤瑾教授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三条路径。一是融入国际表达,增强内容普适性。媒体在讲脱贫攻坚故事时,需要实现从“大叙事”到“小叙事”的转变,聚焦于普通人的脱贫故事,通过具体真实的脱贫案例,来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二是扩充叙事层次,丰富议题内容。要将叙事重心转移到扶贫策略与脱贫经验上来,在对中国脱贫故事的讲述中,要更加突出中外合作的叙事话语,力争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传递出完整的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三是在“自者”与“他者”互动中讲中国故事。通过中国媒介与西方媒介的合作,促进自我陈述与他者叙事的互动,以信息平衡的手法呈现中国,以西方视角的策略讲述中国,有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的认知壁垒。我国脱贫攻坚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让中国减贫经验为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就要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让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
郑天虹(新华社广东分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广东分社高级记者郑天虹从新闻实务的案例切入,分享了新华社报道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验。郑天虹介绍,在深圳特区40周年报道中,新华社把移动端放在优先位置,创新利用动漫、穿越机拍摄、记者写歌、老照片故事征集等报道形式,引发受众普遍情感共鸣和互动热潮,为弘扬主旋律发挥主战场作用;在疫情报道中,主动设置议题,回应百姓关切,造就大批现象级报道产品;在坚持舆论监督报道方面,不放弃任何一个线索,以获得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的“深圳富源高考移民”报道为例,新华社记者最初在微博上发现爆料信息,随后深入挖掘,最终得到教育部门独家回应,揭露了真相,并推动了问题的解决。郑天虹认为,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仅参与国家上层建筑的构建,还承担着党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功能。如果主流媒体固守陈规,不与时俱进,不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就会脱离群众,从而丧失舆论主阵地地位。
詹小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教授詹小美在会上做了题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形式生产》的主题发言。她认为,从教育的价值生产指向出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形式生产,既是一个教育内容价值赋意的过程,又是一个思想观念身体实践外化的过程。从教育过程展开的形式出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形式生产可分为课堂教育、活动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类型。其中,课堂教育主要指观念内化的实践,其方法可分为三类:“史论结合”的阐释方式、“查考一体”的论证结构、“语图互文”的叙事方法。
葛彬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葛彬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论文《新型主流媒体的本体论追问和价值论阐释》。论文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哲学具象新型主流媒体的本体追问,阐释了新型主流媒体是在以人为主导的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产物。葛彬超提出,在我国,新型主流媒体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智能技术驱动下,新型主流媒体的智能采集、自动生产、精准分发、沉浸呈现等媒介逻辑,拓宽了精神交往空间,优化了精神交往体验,丰富了精神交往样态,使其满足价值主体精神交往需要的效用性空前增强。
刘黎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实践的核心是如何通过观念与媒介的链接,实现最大范围的社会组织与文化整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后刘黎明认为,社交媒体、内容平台和大数据算法的广泛应用正在不断加剧媒介生态的复杂性。面对渠道困境,如何突破传播效能的瓶颈,是新型主流媒体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必须解决的难题。刘黎明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