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多月,广州日报将迎来67岁的生日。
年12月1日,这份由毛主席亲自书写报名的报纸正式诞生,在60多年的岁月里,广州日报记录了一座城的发展,书写了万千市民的故事,引领了中国报业的变革。经历“三落三起”、改革开放、互联网浪潮,身处变化发展的时代,广州日报的求存图强史就是一部以变应变的奋斗史。全国第一家率先扩版的报纸、首批自办发行的报纸、第一家“自负盈亏、自筹自支”的党报、第一家报业集团……诸多报业先河由广州日报开创。
步入新时代,广州日报已从一张报纸发展到今天集“报+网+端+微+院+库”于一体的融媒巨舰,融合传播力连续三年稳居地方党报第一。当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殷期待。一直是先行者、探路者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也将勇担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历史使命,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路上不断前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
我从西瓜园走来
结篇语
陪伴读者28期的“我从西瓜园走来”大型系列报道,今日迎来终结篇。
这个回顾《广州日报》67年辉煌岁月的专栏,诞生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搬迁到琶洲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数字试验区之际,自年1月18日开栏之后,便以引子、文化传承、革命记忆、历史见证、报业历程五大主题为线索,重新梳理广州日报所做过的重大报道,回顾城市、家国、世界的变迁,并见证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这艘传媒巨舰在新的起点再度扬帆起航。
未来,广州日报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这个辉煌的时代并肩前行。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倩薇、王晓云
采写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报业历程
三落三起
造就广州日报“珍惜机遇”之品格
诞生于年12月1日的广州日报,在成立后的20年间,经历了国内其他报纸少有的“三落三起”。被合并、复刊,被合并、复刊,再被合并,再复刊……面对“三落三起”,一代又一代广州日报人拿出开拓、拼搏、奋进的姿态,广州日报亦在磨炼中屹立不倒、变得更强。
年12月1日,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报《广州日报》诞生,得悉中国的南大门要办一张《广州日报》,毛泽东主席亲手书写了报名题字。据老报人谭国超撰文回忆,《广州日报》刚创刊时,编辑部连印报厂在内,仅百余人,编辑部大本营在人民中路号一座小楼里,夜班编辑室、排字工厂和印报房则在光复中路号原《越华报》社旧址。那时,记者每发一稿,须从大本营步行穿越人民中路,走进长寿路,再拐入光复中路将稿件送到夜班编辑手中。上世纪50年代初,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期,纸张供应难以为继,刚创办不久的《广州日报》于年元旦并入南方日报社。一年多后,要求《广州日报》复刊的呼声日高,纸张供应情况亦有好转,广州市委决定《广州日报》从年6月15日起复刊,社址就设在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即“西瓜园”)。是为一落一起。
年,国家经济困难,纸张供应异常紧张,年2月1日起,《广州日报》又与《羊城晚报》合并,合并后的《羊城晚报》社址仍在“西瓜园”。年,经济困难过去,《羊城晚报》与《广州日报》分家,当年7月1日起,《广州日报》再次复刊,“西瓜园”内呈现“一园两报”、互相促进的景观。是为二落二起。
好景不到一年,年5月15日,《广州日报》被勒令停刊,报纸的正常出版秩序遭到极大破坏。年9月1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报合并成新的《南方日报》,实行“军管”,合并后的南方日报社最初也设在“西瓜园”。年,中共广州市委决定《广州日报》复刊。但因条件所限,只能每周出两期,不能称之为日报,于是改名为《广州报》,以四开小报形式印刷。年,办报力量逐步充实,办报条件有所好转,当年8月1日,《广州日报》恢复每日出版,报名重新启用“广州日报”,版面亦改回对开版。是为三落三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广州日报》在三落中三起,彰显了党报的强韧生命力,锻造了一支强大的采编队伍,更让广州日报人学会了珍惜——珍惜机会、把握机遇,珍惜责任、勇于担当,为广州日报日后的腾飞奠定了精神底色。
四版变八版
为报道改革开放大胆改革
上世纪80年代,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州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作为市委机关报的《广州日报》自当策马扬鞭、奋步疾蹄。经过报社的充分酝酿、讨论,《广州日报》由对开四版改为对开八版,改版日期就定在年元旦。
年1月1日,《广州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封编辑部致读者的告示,这样写道:“在一九八七年到来的时候,我们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是改出对开八版的《广州日报》。本报为何改出对开八版?简单地说,是为了扩大报道内容和报道空间,增加信息量;提供学术、艺术探索与争鸣的园地;增设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的专版专栏。这是形势的需要,读者的需要,新闻改革的需要。改版后的广州日报的编辑方针、报道内容和报纸特色将是怎样的呢?概括地说是:立足广州,面向沿海开放城市,面向全国,兼顾海外,把广州日报办成既有指导性,又有社会性、群众性的、开放型的、多功能的、适合多层次读者需要的中心城市报纸……”
这段平实的话背后不只是版面扩容,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广州日报》将报道内容着重在改革开放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新经验、新问题、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上;报道空间打破地域的局限,加强对国内国际新闻的报道,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带和港澳新闻的报道;功能上,除了发布新闻、宣传政策、宣传法制、传播信息、舆论交流、民情反馈外,还提供传授知识、娱乐消遣、陶冶性情、服务咨询、商品介绍等多种功能。
年以前,只有《人民日报》是对开八版,全国所有的地方报纸至多对开四版。《广州日报》的改版,一举打破了各大报纸只有4个版的限制,引发国内众多地方报纸效仿,因此也成为中国报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年,《广州日报》改为12版;年,改为20版,当年,《广州日报》被评为全国版面最多的报纸。再以后,97版香港回归特刊开启中国报业厚报时代,之后上百版都已不在话下。
在广东率先自办发行
在全国首建报业集团
年起,广州日报又在发行方式上进行突破。年以来的40多年里,我国的报纸都是通过邮局发行的,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邮局对报社收取的发行费日益走高,令不少报社难以负荷。年,广州日报痛下决心,自组发行队伍,建立发行机构,实行自办发行。广州日报也成为广东地区第一家打破传统邮局订阅、自办发行的报纸,也是全国首批自办发行的报纸。这一举措实施初期,每年可节约发行费万到万元,当年就创下全国报纸零售量第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媒体观念的转变、管理体制的调整,以及市场衍生出的对商品广告和新闻信息的需求,推动着报业等传媒业开始走向市场。年,广州日报社与市财政脱钩,在全国党报中率先不吃“皇粮”,实现了“自筹自支、自负盈亏”的新财务制度,正式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主动断“皇粮”后,广州日报积极开拓市场,广告额持续攀升,年达到1.85亿元,首次跃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并持续稳居榜首。广州日报社旗下《足球》《老人报》《广州文摘报》《信息时报》《岭南少年报》《商旅导报》《赢周刊》等报刊相继创刊,市场细分也越来越完善,形成多报发展的格局。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之后,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署提出,新闻出版工作要实行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转移,为实现这个战略转移,应当适时组建报业集团。就这样,我国第一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应运而生。年新年伊始,广州日报被选定为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试点单位。年1月15日,经中宣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广州日报社组建我国第一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这是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自此,中国报业和传媒业走向集团化发展的新篇章。
首创“导读与索引”版
“第一纸”引发全国学习潮
进入21世纪,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一份拥有海量信息的厚报,如何能够快速抓住读者眼球?又如何能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精准、明晰、便捷地呈献给读者?“心中始终想着读者”是《广州日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6年9月8日,《广州日报》“导读与索引”版横空出世,其意义不仅在于打造“读者在新闻和信息海洋里航行的导航仪”,借鉴新闻网站首页形式,帮助读者按图索骥,轻松便捷掌握信息,更在于打造一个新封面、新头版,它能够将报纸最精彩的内容在最前沿的位置、用最好的方式展现出来。
“创新是什么,人家没有想到的我想到了,人家想到了但我先走一步做出来了,这就是创新。在这方面,《广州日报》总是走在前面,像“导读与索引”版,就是别人没有想到的,《广州日报》想到了。”当时有业内对“导读与索引”版如是评价。这一创举不但引来全国同行纷纷前来取经学习,全国平面媒体争相复制,更引发学界持续的论述研究——学界评价:广州日报在全国对开大报中首创“导读与索引”版,再开报业先河,实现理念创新。7年9月,“导读与索引”版荣获7中国媒体创新金奖。
年4月10日,“导读与索引”版再升级为读者熟悉的广州日报封面“今日天下”。这是广州日报打造阅读新四维、推出“第一纸”的又一次尝试。改版当天,广州日报做了对名读者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5%的读者反映“第一纸”的版面设计新颖,具有吸引力,其中,“今日天下”栏目最受读者青睐。每一天,“《广州日报》封面的核心区是什么新闻?”也成为读者期待、业界热议的话题。
融媒方阵连接亿级用户
连续三年稳居地方党报第一
21世纪初,数字、网络、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移动应用、社交媒体、自媒体和网络直播等传播形态的不断涌现,广州日报积极应变,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当前,广州日报已建立包括纸媒、数字报、大洋网、广州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