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七旬通讯员投稿40年记录怀柔20本手稿1
TUhjnbcbe - 2024/9/1 16:39:00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https://m.39.net/pf/a_7082970.html

从第一家宾馆落成到精品民宿从第一家农贸市场到影视城建设

七旬通讯员投稿40年记录怀柔

吴转运正在翻看自己收藏多年的手稿

多年收录的在广播电视上刊发的作品集

吴转运在《农民日报》上见报的作品

年APEC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怀柔科学城落户……怀柔迎来了一次又一次发展机遇,为世人瞩目。

就在怀柔有这样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用自己20余本手稿和余篇见报通讯员稿件记录下怀柔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变化。

他叫吴转运,年来到怀柔,年退休。直到现在,年过七旬依旧笔耕不辍。目前他正在打磨一本以自己经历改编的见证怀柔发展的书。

“未来我还想把它出版,用我的故事告诉大家怀柔的变化,北京的变化。”吴转运说。

20本手稿篇见报稿

经常手写到凌晨

打开一个纸盒子,一本厚厚的“账簿”以及一摞磁带出现在眼前。“我所有见报的稿子,都剪下来贴在这个‘账簿’上,旁边还写上了时间、报纸名字以及登在第几版。要是广播电视刊播的稿子,我就拿磁带录下来或者刻在光碟上……贴着录着,几十年就过去了。”吴转运老人捧着纸盒子告诉北青报记者,这20余本手稿有几十厘米高,每册手稿一页页用订书钉装订得整整齐齐。“整理这些是我的习惯,这么多年我都一本一本装订好,作为纪念。”

吴转运回忆说,“在七八十年代,写稿不用电脑,采访完写完稿,基本都需要修改两遍,再誊抄一遍,再赶到邮局寄出。为了保证时效性,经常写到半夜,着急了还得直接送到报社。”吴转运的老伴刘阿姨告诉北青报记者,以前,老吴天天除了上班就是在外面跑新闻,晚上回来就写新闻,家里的大事小事都需要她来处理。“不过这样也好,也就是因为他,我们家学习的氛围特别浓厚,家里的两个孩子在他的影响下也都特别喜欢看书学习。”

为写一篇“内参”

曾乔装病人现场暗访

吴转运记录本的第一页上,贴着一篇题为“冒山大队民兵连练山地作战本领”的文章,刊发在年1月4日《北京日报》。这是一则短消息,记录了当时大队民兵为熟悉首都北大门地区地形特点,学会了山地作战本领。随后在社会、经济、政法等多个领域,他都随时捕捉有传播价值的消息,并诉诸笔端。

他还曾经为了打掉非法行医团伙,乔装成病人亲自暗访。他在年5月24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工商管理学会《内部参考》第三十一期的“取缔非法行医刻不容缓”文章中写道,“笔者曾乔装患者深入窝点、到窝点周围调查、从金盆洗手的同伙处得到一些证实。”这篇“内参”详细地记录了当时隐藏在怀柔的非法行医窝点的表现、手段及危害等内容。“我都是做好了准备去的,提前都做了功课的,自己肯定能保护自己。”提起采访过程中的危险,吴转运说。

从第一家“旅游”宾馆

到精品民宿遍地开花

怀柔的旅游业是怀柔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吴转运的稿件中,记录了年第一家以“旅游”命名的宾馆——怀柔县第一招待所旅游宾馆落成的消息。

稿件中写道:这座五层旅游宾馆坐落在怀柔水库东侧的龙山脚下,顶部建有美观实用的凉亭,游人站在那里可以鸟瞰怀柔水库和县城全貌。全部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套客房,个床位,客房设施讲究,有空调、卫生间、地毯、彩电等。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价格合理,为旅游者提供了方便。

吴转运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家旅馆是在慕田峪长城正式对游客开放的前一年建成营业的,旅馆的建成可以说是怀柔旅游业配套发展的标志。伴随着慕田峪长城、雁栖湖、水长城等景点一个个对游人开放,怀柔旅游的配套设施也开始逐步完善。各种酒店、农家院、精品民宿不断建成,形成了怀柔比较完整的旅游服务配套。“比如说,以前的水长城没有开放,附近就是农村,前段时间去水长城看了看,发现好多村里都改成了民宿,不仅上档次还很有特色,这放在以前谁敢想啊!”吴转运说。

从无到有用文字见证

怀柔农村市场发展的多个第一次

北青报记者在吴转运的见报通讯员稿中还看到很多关于怀柔农村市场发展的内容。年,他正式调入怀柔区工商局负责宣传工作。这份工作给了他更多记录怀柔农村经济发展的机会,让他见证了怀柔农村市场发展的多个第一次。

吴转运说:“年以前,怀柔一直没有农贸市场,以前老百姓买菜都没有固定的地方,卖菜的都是在村边摆摊,占着马路,路上非常拥堵,极其不方便……年,怀柔南关村党支部一班人带着户村民投资22万多元建了怀柔第一家农贸市场——南华农贸批发市场,这也是咱怀柔农村市场建设的开端。”

南华农贸批发市场作为怀柔第一家成规模的农贸市场,为村里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他们直接搞批发,收购本村菜农自产蔬菜,同外埠联系互相调节农副产品品种来补缺不足……每天买卖成交额达六七万元”,年10月4日,吴转运在《农民日报》上刊登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年5月,吴转运的稿子里再次出现了“市场”一词。一篇名为“怀柔建成北京最大综合市场”的稿件被多家报纸采用。

这种记录怀柔农村经济发展中“第一次”的内容,在吴转运老人的稿件中还可以看到很多,“怀柔百货大楼新建怀柔县第一个自选商场”,“怀柔县兴建第一个封闭式农贸市场”等都在他的笔下成为历史的见证。吴转运说:“现在怀柔的大型便民市场已经比较完善,老百姓也富裕了。我们的生活也便利了许多。”

北青报记者还在吴转运这余篇见报的通讯员稿件中,看到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95北京非政府组织论坛”在怀柔的召开时怀柔保障市场秩序的成效,九十年代怀柔工商是如何治理假冒伪劣产品的举措,以及八九十年代关于怀柔工商如何优化营商环境等主题的文章。这些过去的举措和方法,也许很多都成为了现在城市发展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年,吴转运从怀柔区工商局退休,虽然见报的稿子少了,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参与怀柔的建设发展。杨宋影视城建成,他不仅当群众演员,还组织自己的老朋友、老熟人参与其中。“以前杨宋就是个普通村子,自从建了影视城之后,全国各地的人都过来了,特别热闹。《梅兰芳》在那拍的时候,我还当了三天的‘春来饭馆的老板’呢”。吴转运说。文/本报记者武文娟

对话

准备出书

记录怀柔变化

北青报记者:您为什么会坚持把这些素材都保留了下来?

吴转运:我在怀柔从事的两份工作都与宣传有关系,自己平时喜欢写,也喜欢新闻。刚开始是觉得自己写的文章登到报纸上非常有成就感,后来觉得能记录怀柔的发展历程很有意义。所以我就把样报保留了下来。

北青报记者:怀柔发展这么多年,您感受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吴转运:怀柔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看着街道一天比一天整齐,私搭乱建的少了,绿化越来越漂亮了。过去提起怀柔就是远郊区县,就是农村,现在提起怀柔,都是旅游休闲、影视城等新名词。作为怀柔人真是很骄傲。

北青报记者:听说您正在写一本书?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吴转运:我现在已经写了一部分了,书中的内容主要就是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改编的故事。这里面有我自己在怀柔几十年的经历,还有在怀柔生活的变化。现在已经开始联系出版社了。希望大家能从我的书中感受到怀柔的变化,以及国家这几十年的变化。

文/本报记者武文娟

摄影/本报记者袁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旬通讯员投稿40年记录怀柔20本手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