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张仲景的望诊独具匠心,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TUhjnbcbe - 2024/10/1 17:02:00

望诊是中医学四诊之一,位于四诊之首,是通过医者视觉观察搜集患者病情资料的方法,望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用以推断人体内的变化。张仲景对望诊独具匠心,为中医诊断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仲景望诊的内容很多,现就一部分内容望气色加以分析,其中气色包括望神和望色。

神是以人体的精气为物资基础的,也是五脏所生的外荣,故望神可以了解五脏精气的盛衰,望神的重点在于目光,表情和动态,表现为神志清楚,目光明亮有神,面色荣润,表情自然,语言清晰,呼吸平稳,肌肉不消,动作自如,为有神,虽病而正气未伤,脏腑功能不衰,预后良好,反之,则为失神。如太阳病,表邪已解,正气未复时所出现的“嗜卧”,多是正气虚衰的征象,又如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出现的“但欲寐”,还有热盛神昏出现的“但欲眠睡”等。也有表现为假神的现象,如垂危的病人,突然精神转好,面色由晦暗转为两颧泛红,食欲突增,语言不休,想见亲人,表示阴阳离绝的危候,被称为回光反造。

其次就是出现神乱的现象,包括癫,狂,痫等,癫,一般表情淡漠,少语寡言,闷闷不乐,神志痴呆,苦笑无常,多由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所致。狂,一般表现为狂躁不安,登高而歌,弃衣而奔,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多为痰火扰心所致。如张仲景用“烦惊”,“如狂”,“发狂”等的论述。痫,是突然昏倒,口吐涎沫,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作叫声,多为肝风挟痰,上蒙清窍所致。现代多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

《金匮要略》说:“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为有留饮”。张仲景用气色而不用面色是有原因的,因为不同国界,不同地域,面色是不一样的,但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精华气血,它是要显露于外的,这就是所说的气色。故《黄帝内经》说:“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故望气色可以反映五脏的盛衰。

望气色主要是面部,当然面部也有分区,鼻为面王,居于面部中央,在脏腑中,脾居中宫,故鼻主脾胃,当然也包括印堂部位,此部位反映脾胃的盛衰。中医学认为五脏配无色,也就是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青,赤,黄,白,黑,也就是本脏之色,“鼻头色青”,也就是脾的部位表现为肝色,“腹中痛,苦冷者死”,腹中冷痛是脾胃,胃肠的疾病,脾区表现为青色,提示为肝木乘脾所致,腹中冷痛,属于阳气不足,色青主痛。“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黑色为肾之色,肾主水,提示为,土不制水,肾水反侮脾土,水湿停聚,甚则泛滥。“色黄者,胸上有寒”,色为本脾的黄色,代表脾脏有寒饮,脾运失司,不能化生精微,停痰停饮;“色白者,亡血也”,面色晄白无华,血虚不得上荣于面,是失血,血虚的征象。“设微赤非时者,死”,不是因为温度高,或其它原因,而面色极白而两颧微显红色,这就是当时的肺痨病,也就是现代的肺结核。

“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对于外感痉病,张仲景有一套治法,但发生痉病的原因很多,此类痉病,两目瞪得很圆,眼不能闭,代表阳气浮在外面将要跑掉,非常危险,病情复杂,为难治之证。后面的就比较好理解了,这些是针对整个面部而言,“色青为痛”,是说寒凝经脉,瘀阻脉络,经脉郁滞不通,故身体有疼痛的症状,;“色黑为劳”,是说虚劳之极,肾精亏虚而不能滋荣于面,是肾劳的表现,当然,身体内有瘀血,瘀浊熏蒸于面,也表现为黑色。“色赤为风”,是指风热上扰而壅于面。“色黄者便难”,寒湿内蕴,既阻结于下,又肆虐于上,另外瘀热阻结,既热结于下,如黄疸就有便难的症状,总体来说病位与脾胃有关。“色鲜明者为有留饮”,饮气溢于肌肤而充斥于外,表现是色鲜鲜明,这里所说的鲜明不是好看,有光泽的意思,而是说水肿病引起的皮肤发亮,没有皱褶,

总之,望诊是中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上面所讲的,只是一部分,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给大家继续介绍。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仲景的望诊独具匠心,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