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你期待中的新闻获取方式是怎样的?”
这是知乎平台上的一个提问,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
我在山里修飞机:其实现在想想,传统的未必就不是好的。我现在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之前在校的时候爱刷知乎、看b站,可是长久过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什么。
后来因病住院,休学了一段时间。远离了电子产品之后,我每天的新闻来源只剩下病房的电视和时不时送来的官方报纸。但就是这有限的资源,让我获得了许久没有的充实感。
现在想想,与其说什么样的方式,不如说自己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检索信息。毕竟归根到底,信息还是通过我们的眼和耳进入大脑,然后再根据大脑进行判断。
我想表达的是,其实新媒体本身并不重要,媒体人的态度和受众自身的判断才是关键。
才子是我弟:希望严管自媒体,现在自媒体“标题党”虚张声势、甚至胡说八道的太多。期待官媒进一步加强报道时效性,跑在谣言前面。孟唯溪:我不满意的是现在我国舆论完全被服务于资本的某些媒体掌控,他们简直为所欲为,大众看到的新闻都是被“加工”过的新闻,潜移默化的改变大众的想法。最近,挑拨南北矛盾、性别矛盾,到处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春秋笔法颠倒黑白。从国际上来说,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领就会有别人占领,现实是怎样众目皆知。同样的,国内舆论阵地还要重蹈覆辙吗?
最近震惊地发现,国外媒体无耻下作那一套手法,原来我国某些媒体也会,还玩的更6,可惜这一套竟然用在了国人自己身上,真是可悲。
客观的媒体太少了,最最基本的,有职业道德的媒体太少了。
夏木:第一,不希望有标题党,看了半天大新闻,其实只是个过时的旧闻,或者是不实信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第二,有道德底线,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各种秀下限、搬弄事非,商业化的环境里,你喜欢看下限,我就秀下限,交替下滑,是非常不好的。
第三,希望多看到一些包容和理解的文章,而不是各种尖锐对立。
第四,希望多些有思想、有深度的好文。
第五,真的不希望有大数据下的“信息茧房”,感觉现在的大数据有些太过了,你喜欢看花边类,看到的都是花边类,你喜欢科技类,看到的都是科技类,甚至你换部手机,多点几个奇闻异事类,马上推荐的都是奇闻异事类,这有点太扯了。
00:54“我真不想看个新闻最后去买了双鞋”
避免“误伤”,是责任,也是善良
有一年高考前夕,两个记者带着一封没有落款的举报信,去某地了解考风问题。所见所闻让人惊讶:走出考场的考生,对场外发送答案者抱怨“你是从17题给我发进来的”;一位考生的试卷直接被另一名考生抢走抄袭;考场之外,陪考家长们的热门话题是讨论如何作弊……
显然,这是重磅新闻。高考首日,两位记者就发回了详尽报道。但是,并没有当日发布。
这么做的理由是:高考正在进行,这种报道具有极大冲击力,在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同时,会给那些清清白白的考生的带来心理冲击,或许,会影响部分考生的临场发挥。
这则新闻在高考后次日刊发,旋即成为全网热点,教育部和有关省份启动追查。到第二年,该省为所有考场安装了摄像头。
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以“吸引眼球”为要,严肃媒体做新闻,经常要有一点耐心,有一点克制。
媒体的杀伤力有时很大,避免“误伤”,是一种责任、一种善良。
“出现重大险情,对新闻工作者的最低标准是及时发稿。”
年的新闻,除了疫情,还有洪灾。
江西九江的江洲镇——一个四面环水的岛镇,发公开信呼吁在外的父老乡亲速回老家抗洪救灾。《中国青年报》派出的记者很快到了那里,发回报道证实“已有游子回乡”。
当众多媒体转发“江洲镇居民全部撤离”消息时,这个记者焦急地告知报社:是分批撤离,不是全部撤离——劳动力需要留下抗洪。
也是九江,年,《中国青年报》的一位记者在齐膝深的洪水中,一边行进,一边用手机向报社口述了8段现场消息,后方编辑合成《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成了九江决堤后见诸媒体的第一篇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一位微博用户评价,这则简讯完全可以当作如今的微博直播来看,“文字精炼,事实清楚,没有一个字的废话”。
为了这则简讯,记者涉险上了长江大堤。那是真正的“逆行”,只不过当时记者说的是:“出现重大险情,对新闻工作者的最低标准是及时发稿。”
“我不想成为信息孤岛。”
得承认,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操作,太“重”了。
派记者去采访调查,人力和差旅成本不低,最后可能一无所获。机器抓取、机器人写作不香吗?
或者,在高考日刊发的高考舞弊报道,岂不是更能获得流量?
深耕受众的感官,往往比深耕新闻更有流量。“标题党”“震惊部”“突然宣布专业户”都是这样诞生的,总归要“恰饭”的嘛。
有没有感觉,如今反转新闻越来越多?缺乏扎实的调查研究,只有实时的抓取转发,只有“网友曝”,新闻就容易反转。
身边一件真事:一位父亲得知儿子要去一个地方出差,就上网浏览关于当地的信息,两个小时后,他没查到什么信息,反而购买了一双鞋。
对此,有报道为证:多家商业新闻资讯客户端擅用新闻来包装广告,推广的还是假冒伪劣产品。
算法揣摩我们的口味,制造出一个将人围困的“信息茧房”,很强大很精准。
一项有关新闻获取方式的调查中,众多年轻人表示很反感碎片式阅读,以及大数据推荐,因为这样的“新闻”只会让人越来越偏激,路越走越窄。把用户按照喜好、习惯,分割成各种小块群体会撕裂。有人说:“我不想成为信息孤岛。”
天下苦“流量”久矣!
我们相信: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我们手机里的图标太多了。
人生苦短,它们都在争夺我们的时间。据说有一项调查:全球智能终端用户,经常打开的客户端在8个左右。看看这些程序的使用时长,会觉得颈椎隐隐作痛。
但是现在,还是要冒昧向你推荐一个图标。
最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刚刚改版。在这里,努力去做到的就是,不会诱导阅读,只由职业新闻人来筛选和编辑有价值的信息,可靠、简约,不偏不倚、不带节奏。
缺点是:不讨好读者,不迎合情绪,只提供事实。
优点是:不讨好读者,不迎合情绪,只提供事实。
信息洪流凶猛,找到有价值的新闻和真正的好故事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在这个信息过载、用眼过度的时代,我们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时间的阅读。
问答网站上,有个提问是关于“你期待的新闻获取方式”。答案林林总总,但是经常被提到的,是真实、深度、没有“标题党”,不带节奏。对于一家传统媒体来讲,这些都是刻在基因里的。无论是在报纸还是客户端,你都能看到这种基因的强大表现。
过去近70年里,这里诞生过那么多的名篇,入选过各类教科书,出现在那么多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里,影响过几代人的语文,包括进入国庆70周年大型展览里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也包括许多人想起中国首枚奥运金牌就会想到的那个标题:《背了半个多世纪的“0”甩进了太平洋》。
从诞生那天起,《中国青年报》就始终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致力于通过真实、理性的声音,通过建设性的批评和对国家发展深沉的思考,使正气得到弘扬、公平得到守护。因为相信,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它一直致力于发现值得一书的年轻人。这个国家每个时代最耀眼的心灵,在锋芒初露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在中青报上。
它也在努力揭示和抚慰每个时代的痛点,凝聚共识,推动进步。它的名专栏“冰点”,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