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与通信的故事曾经,我把电话当做顺
TUhjnbcbe - 2024/10/16 17:07:00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通信世界全媒体特组织以“我与通信的故事”及“通信记忆”为主题的图文征集活动,广邀通信行业从业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讲述自己或家人与通信行业之间的精彩故事。在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投稿中,通信世界全媒体特选取部分优秀文章进行陆续刊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那些与通信有关的故事,一起回忆那些与通信有关的岁月吧。

以百宝箱的姿态装进大千世界

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五个春天,那时公社已经改制为乡政府,我出任乡文化站长,电话总机房就设在我的办公室隔壁。那时的电话没有自动交换设备,要靠人工转接电话。用户摇动电话的发电手柄连接到电话所的话务台,接线员根据你需要接通的地方,将线路插向被叫方线路的插孔里,双方才能通上话。仅仅如此,就是很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我觉得很神奇!线路一端连着村里,一端通往县城,两头不见人说话听得真真切切,这不是西游记里的顺风耳嘛。因此,不管有事无事,我都要到隔壁客串一把接线员。忙里偷闲的接线员自然对我很感激,他那知道我是有私心的,因为我的女朋友在长江南岸的一座小镇上工作,直线距离约有两百公里开外,搭车转车要一两天时间才能抵达。

春雨霏霏的三月,那天总机房比较清闲,我便试着给隔山隔水的女朋友打电话,经过一个又一个总机接转,终于县城的总机回答说摇通了。可我无论怎样屏声敛息也听不清对方的声音。同样,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对方也无法听到。县城的总机给解释说,相隔太远,层层接转,加上天公不作美,听不到很正常,如果事情很紧急,可以通过接线员一个接一个把信息传递过来。恋人情话,实属私密,我只得悻悻撤线丢下了听筒。

不知不觉又过了十个年春秋,女朋友熬成了妻子,电话也由人工接转改为自动操作,开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在撤县设市后的市报当记者部主任,可当时安装费太过于昂贵,我一个刚进城的人根本没有钱安装家庭电话。又过两年的时间,我才由报社配备了一部BB传呼机。新闻工作是一个全天候的职业,更何况我还要给其他记者派活,BB传呼机只是方便他人,接到了传呼,我还得四处去找电话回复对方,让人感到非常不便。我一咬牙,劝妻子放弃了买彩电的想法,勒紧裤带安装了一部座机。

我选择的座机是红色的,放在朝着大门的方向,一进门便看得清清楚楚,那军旗一样的颜色格外抢眼。电话铃声响起,一串丁丁冬冬,好像山涧跳动的清泉,让人心里十分舒坦。不过,我很快就有一种失落,移动电话取代传呼机。第一代无线电话机一块砖头似的,俗称“大哥大”,由于携带不方便,价钱又高得离谱,两三万元一部,除了极少数的大老板买得起,广大普通消费者只能镜中看花。“大哥大”在人们生活里冒了一下头,就同传呼机一道淹没在时代改革的大潮中。又过了三年,小巧灵便的手机现身了,不但能接打电话,还具备发短信的功能,价位也不是太贵。我使用的第一部手机,是诺基亚的平板机。

有了手机,与外面的世界联系方便多了。诺基亚一用四年。踏入新世纪后第三个年头,我换了三星的翻盖手机。这种手机发短信用写字笔,十分简便快捷。诺基亚写短信使用的是五笔或拼音,遇上复杂一点的字句和词语,我是两种方法交替操作,仍然常常弄得束手无策。对方发来短信,迟迟等不到回复,还以为我自高自大,想拨通电话解释一番,又似乎显得有些多余。有了三星手机,长期困扰我的这个难题迎刃而解。以后,我一直没有换过其他牌子的手机。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智能手机应运而生,人们的收入也紧紧跟着社会变革的步伐,我每月的工资涨到了五千多元。收入增加消费下降,一家人都用上了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功能太强大了,简直是包罗万象,除了通话发短信,还有照相、计算、导航、上网交易,还可以适时传输新闻稿件、布置指令性工作,几乎是无所不能。开通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与通信的故事曾经,我把电话当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