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槐荫区交出2021年亮眼成绩单
TUhjnbcbe - 2024/10/26 16:28:00
白癜风治疗要多久 https://m.39.net/disease/a_5408152.html

2月24日,记者从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年,槐荫区政府上下紧紧围绕“”发展思路,聚焦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积极担当“西兴”龙头、争做“中优”先锋,勇立时代发展“潮头”、铆足争先进位“劲头”、保持昂扬向上“势头”,坚定不移地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优服务、保安全、护稳定、强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步履坚定地向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目标勇毅前行。

年,槐荫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进出口总额增长40.2%,引进市外投资.6亿元、增长21.2%,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增长41.5%。新增“四上”单位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44.8%。

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81场,提供就业岗位1.8万余个。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8万人次,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6万元,建立市级以上就业创业孵化基地5个。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新增就业人,任务完成率达到.7%。

着力提升特色街区品质,持续激发和谐、华联、宜家等商圈活力,印象济南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市唯一一家山东省第三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街区,晋升为10亿级消费商圈。推出“多彩夜槐荫”系列活动,我区市级夜间经济聚集区总量在全市位居第二。引入了小鹏汽车区域总部等20家品牌首店,有力推动了消费迭代升级。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全省模式下的跨境电商货物首次搭乘欧亚班列发往欧洲,货物全部出自我区跨境电商企业。全年跨境电商业务总量达到8.43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聚优势,求突破,“产业兴”迈出坚实步伐。在全市率先建立由企业和政府负责人共同担任链长的“链长制”,重点打造8条产业链。金融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山东天岳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储备省级上市企业5家、市级上市企业52家。现代物流产业提质扩容,17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36.4%,增速居全市第二位。高质量开展双招双引,推出“六个一”招商引资服务保障措施,出台招商引资新政、双招双引合伙人及双招双引大使聘任奖励办法,成功举办“济南市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系列活动、济南市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论坛暨产业合作交流会、槐荫区“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推介会等双招双引活动,对接项目个,签约落地项目个。坚持“项目为王”,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全年完成土地供应93宗、亩,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健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1%,4个省级重点项目迅速推进,18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我区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评议中取得第5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谋创新,出实招,“科创兴”释放澎湃动力。优化完善创新生态,出台“科创十条”、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在全市率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行扶持。与国内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院地及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达余家。全国首家心电学工程实验室落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山东省实验室成功落地,山科控股(槐荫)科创基地已落户科技型企业25家,九阳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太空厨房研制单位。全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深化“智汇槐荫”人才工程,出台“人才二十二条”,打造“人才赋能港”,成立青年人才创投服务基地,建成院士工作站14家,新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25人,全区两院院士、泰山学者等省级以上领军人才达到余人。

塑品牌,强内核,“文化兴”提升槐荫气质。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2个3A级景区,提升四五纪念广场、机车工厂党史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商埠文化、工业文化多点开花的繁荣局面。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文化体系,新建1处泉城书房及10个街道村居分馆,推出涵盖全区主要旅游景点的“槐荫文化旅游地图”,实现“一图知槐荫,一码听槐荫”。创新推出“文化点单”服务,开展公益性艺术指导和艺术培训,让市民尽享家门口的艺术殿堂。倾力打造“泉城文化艺术会客厅”,江北最大、济南首家蜡像馆正式开业,方特东方神画、省会大剧院、时光艺术之城等文旅载体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区主要景区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收入达到78.24亿元,同比增长40%。

补短板,重治理,“生态兴”呈现多彩画卷。坚持绿色发展,完善污染源分类管控清单,实施“人防+技防”的污染防治新模式,空气质量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市定标准。全区61个社区入选第一批山东省绿色社区,数量全市最多。有序推进沿黄生态廊道保护提升,完成长平滩区护城堤工程建设,成功经受了年以来最大秋汛考验,切实保障了黄河安澜。大力保护碧水清流,推进排水管网“清网战役”,率先在全市实现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施黄河—小清河—玉清湖—玉符河—腊山河—兴济河等水系连通工程,打造“安全生态、清水畅流”的美丽河湖。

强基础,提质量,“教育兴”实现重大突破。高标准、大规模推进校园扩容,实施了4所学校改扩建工程,新投入使用23处教育设施,新增学位2.1万余个。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与杭州绿城育华教育集团、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合作的3所学校投入使用;与山东大学、济南报业集团等5家单位合作的10所新建幼儿园交付使用。成立2个幼教集团,建成8所品格教育示范园。大力引进教育人才,新招聘教师人,数量为历年最多;建成名校长工作室3个、名师工作室31个;面向全省引进高水平教育人才11人。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崛起成峰。强力推进片区征收拆迁,拆除房屋处,征收集体土地余亩。加快布局优质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山东中医药大学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实现“当年拆迁、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精准医学产业园一期、保障三区全面竣工,总投资超过亿元、占地约0亩的医疗硅谷开工建设,医学大道等18条市政道路及民生配套项目快速推进。引进前沿高端项目31个,中国中医科学院“一带一路”重大感染性疾病联合实验室、医院、山东大学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等项目顺利落地,产城融合、智慧生态的绿色健康示范区加快建设。

央企总部城破题起势。积极导入总部型产业资源,成功举办了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共建共享”推进大会等30余场高端峰会,小米山东总部、及时用车等总部型企业相继落地。推动商务楼宇集聚发展,报业大厦建成西城新媒体电商直播基地;首诺城市之光成为集商务办公、企业孵化、总部基地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山东数字金融产业园已注册企业47家,基金管理规模达到亿元,初步形成了私募基金、高端商务、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等总部经济聚集区。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各类展会51场,吸引观众超过万人次,为片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再焕生机。坚持有机更新、重塑肌理工作思路,积极配合市直部门和市级平台,完成商埠区“一园十二坊”保护规划及周边地块规划设计、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成果编制。大力推进二环西路以东老城区更新,启动了福音里、万紫巷片区房屋征收工作。加大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实行挂牌管理,加强对宏济堂、阜成信棉花行东记西记、山东丰大银行旧址、经四路基督教堂、德式教堂等文化遗产的管护和开发,槐荫印记、历史记忆更加鲜活。

智能制造产业区创新发展。半导体产业链招商实现新突破,元山科技、均和国晶、古天电子等12个上下游项目签约落地,半导体产业园一期已入驻项目3个,天岳二期完成主体施工,天岳5G射频器件碳化硅衬底材料项目竣工投产,金百图电力、网源电力、国网山东电力应急救援大数据中心等配套项目加快推进。该区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被认定为我市第一批绿色环保标杆产业集群区。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亩均税收、产业集聚度均实现大幅前移,授权发明专利总量突破项。

乡村振兴生态区璀璨夺目。着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出台19项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清理整治耕地余亩,实现了粮食稳产增收。“槐荫四宝”“稻田蟹”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吴家堡大米”成为我区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加快融合,建成“泉城稻花香”田园综合体,打造赛石玫瑰园游客中心、特色民宿,举办油菜花推介会、插秧节、丰收节等农业节庆活动,“齐鲁小江南”美誉名扬省内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推动“七星九美十三香”片区打造,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年综合成绩位居全市第一。成功承办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议观摩活动,乡村振兴工作得到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

以推进20件重点民生实事为抓手,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6.2%。推进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参保完成率%。新建3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5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5处农村幸福院,为名失智、独居老人配发智能定位设备,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开展儿童福利工作,深化“大力水手”儿童主任增能计划,实现困境儿童救助帮扶常态化。稳步推进“荔枝花开”残疾人文创就业联盟工作,为余名残疾人制定康复服务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创新推行独任审批师制度,建设“中央厨房”式审核勘验系统,打造“来之即办”名片。在全省率先上线企业服务系统,创新企业回访机制,进一步丰富“槐荫快易办”服务品牌内涵。全面推进“互联网+监管”、远程监管、在线监管、风险预警、大数据分析等市场监管方式,真正实现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率排名全市第一。

加快推动智慧康养平台建设,实现省级医养结合示范街道全覆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设老年友善型医疗机构,创建4所市级托育机构示范点,婴幼儿照护服务进一步加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全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设置了中医科,61家中医类医疗机构与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打通了中医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扎实开展“红色物业”工作,16个街道全部建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受到中组部

1
查看完整版本: 槐荫区交出2021年亮眼成绩单